

价值1000万美元的词汇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年初,互联网上爆出一大丑闻,域名游戏中,当时最有知名度的词汇,“year2000”在拍卖网站eBay上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创下了域名交易的纪录,但很快,这一游戏就漏了马脚,买家并不付款,按照eBay的交易规则,卖家对此还无可奈何。接着,不甘心失败的卖主又把year2000转移到专事域名拍卖的网站——伟大域名,在那里,开出的底价是250万美元,可惜一直无人应价。
追述这一事件及其影响是有趣的。当year2000价值千万的时候,全世界的域名投资者纷纷行动起来,抢注2000年之后的有限的年代资源,不足10天,21世纪的前58年均被注册,后40年逢十的年份也被瓜分,来自韩国的一家公司占领了22世纪的制高点,抢注了year2100。按现在的域名规则,每年域名的使用费是35美元,year2100仅保有到下一个世纪就需要3500美元。当然,这一切都会得到报偿,不久,year2004在拍卖网站上出现,卖主的推销语就是:等卖到year2000的价格,你只需要4年。再也没有比这更有号召力的了,竞拍异常踊跃,价格毫不费力地跃上4000美元。到了22世纪,如今的注册者恐怕无一在场,但抢注者自有其逻辑,域名可以像期货那样从一个个交易者手中传下去,直到实物交割的那一天。
这里,文字的价值规律就必须重写。目睹了众多的交易,伟大域名,互联网上最大的域名交易商给出了域名的价值规律——字数越少,商业价值越大,一个域名就越有价值。价格与长度呈反比,与商业意味成正比。比如,“别信我”的商业价值是零,而诸如bank,loans这样既短且与金钱直接相关的词就价值连城。果然,在1月末的拍卖中,loans拍出了300万美元的高价。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规则,同时也使语言的价值直接显现出来。传统行业中,商品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需要在产品品质,广告推广等多方面做出努力;而互联网上,只要一两个单词,顾客就自动找上门来,显然,一个小小的单词,就等于厂家用于市场推广的费用。文字的商业价值在此显现无疑。business.com价值750万美元,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year2000甚至连250万美元也值不到,则与它的作用范围太小,商业意味不浓有关。
且慢,问题并不能就此解释清楚,须知,文字乃人类最伟大的、最为珍贵的资源。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代代相传,人类才得以创造出如今世上的财富。在此之前,人们运用所有的文字都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文字属于人类的共同财产。现在,互联网却给予商人们如此便利地,而且合法地霸占公共财产的手段,这一价值更是无法计量。试想,百万年发展起来,为千千万万人一辈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无形资产,只要70美元的两年的注册费就能独占,而且是在最有前途的媒体上,历史上何时曾有如此便宜的事?域名拍卖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话,“字典上的词你还能注册到吗?”当你成为字典的一部分,你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从来没有人试图计算过字典的价值,但在域名交易者的价值观中,字典里的词汇是有价的。“雀斑”,一个1997年注册的域名,给自己开价10000美元,而且真的有人应价。1998年后,这样的在18000个单词的字典中能找到的单词就再难注册到了。一种欧洲土产的鸟的底价是500美元,这样的词只能在50000单词量以上的字典中见到。人类的词汇是一种最为有限的资源,一个词能为全世界的人接受是很幸运的,若是广为应用,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以资源的眼光,全世界60亿人口的需求,供给却只有区区几千几万,价格当然会飞上天。有些人自以为能够创造出了不起的域名,殊不知,域名游戏的规则是建立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的,创造力在此毫无意义。通常,三个字母的域名都能卖到500美元,这也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估价,26个英文字母在此的排列组合机会只是17576次。而四个字母就毫无价值,它的排列组合机会高达46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