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任波)

俞敏洪0

(娄林伟 摄)  

考试从来都不应成为任何一个教育家的终极理想。但俞敏洪自认为是教育家,却恰恰因为考试。几年前,出国梦屡屡破灭的俞敏洪倾其所有,办起一个小小的托福培训班时,并没想到,日后将被成千上万的留美学生戏称为“教父”,而他所编写的一本GRE词汇集则被学生们奉为“红宝书”。

成为恢复高考第一批受益者的俞敏洪深知考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意义。高考使他从农家进入北京大学,而托福、GRE考试则可以使他从中国进入美利坚。用英语挣钱对俞敏洪而言顺理成章,短短几年,他渐入佳境,几乎所有的英语资格考试都能在新东方学校找到对应的培训班。考试的需求是如此旺盛,1997年到1998年,新东方培训学生总数超过50000人次,听过新东方各类讲座的学员达数十万人次。慕名而来的求学者遍布全国各地。

英语专业科班出身的俞设法使令中国人望而生畏的托福、GRE考试变成了以福特式生产线灌输的产品,他用来包装这种产品的是自创的单词快速记忆法和对标准化考试的精确拆解。他因而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名声大噪。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东方学校的学员当中,有近万人的GRE成绩超过2000分,2380高分的殊荣也归于新东方学员;超过1万名的新东方学员托福成绩在600分以上,每次托福考试,都有数名学员获得677的满分。俞敏洪不断为全球范围内最高得分者贴上新东方制造的标签。他有效地降低了考试门槛,让被中国知识分子视为改变命运阶梯的留学运动的国内部分逐渐呈现出喜剧色彩。几乎在美国、加拿大各地的任何一所大学校园,俞敏洪都能发现新东方的学员,这无疑给他带来教育家的成就感。

俞敏洪承认,托福、GRE考试取得高分,并不等同于能够真正驾驭令中国人爱恨交加的英语。事实上,一个GRE高分者在国外校园里表现出听、说、写的障碍是俞敏洪意料之中的正常现象。无意之中,他以一种皆大欢喜的商业化手段嘲弄了穿着西装的标准化考试。

这种商业化给俞敏洪带来了一个普通教师难以想象的钱财。为给新东方学员炮制迅速实现美国梦的可口糖丸,俞敏洪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的生产体系。新东方拥有一支颇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和一套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新东方教师薪水之高有口皆碑。新东方为学员提供的信息和咨询服务,也以其热情周到而创造了国内成人教育培训服务的新风范。新东方学校称自己为“出国信心和质量的保证,新东方的成功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又一个奇迹”,然而,悲剧也正在于此。新东方所对应的是中国人消耗在考试上的巨大资源。

俞敏洪发难的对象是美国的ETS,他捅破的却是中国人自己为考试戴上的神圣面具。但是,与其说他是教育界的堂吉诃德,倒不如说他就是一个寻常商人,非同寻常的只是他涉足的领域。俞敏洪无意之中一招点中中国教育的应试制度和产业化两大穴位。他启发了国人的想象,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人需要通过考试来实现的诸种梦想。

俞敏洪

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农民家庭。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

1985年,毕业留校成为北大教师。

1991年,辞去北京大学英语教师职务,在东方学校英语培训部授课谋生。

1993年,创办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至今。

1998年,来校听课学生总计逾10万人次,学校固定资产达1500万元。

上一篇: 张朝阳
下一篇: 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