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丁磊0

(法满 摄)  

丁磊编写的免费电子邮件软件Freemail目前运行在北京、广州等12个城市的主要网络接入服务商ISP的服务器上,总注册人数达到360万。也就是说,目前可靠统计数据里中国400万网民可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用户使用他的软件(重复注册用户数除外)。

发电子邮件是网络新手上网后遇到的第一个有吸引力的玩意,有多少人因为有了丁磊的软件才成为网民已无从考证,但丁磊的确以一个人的力量加快了中国人生活网络化的速度。

10月底,丁磊在一次公开场合宣布自己将辞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职务,他说:“我是一个工程师,最合适的位置是公司的技术总监(CTO)。”丁磊说首席执行官会有更合适的人选,但技术是公司创造新路的动力。

“网易”的技术如何呢?“一般小的应用功能要求,我们的开发队伍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大的系统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比如即将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网易’除了购买必要的工具软件之外,所有的技术都由自己开发,一个月完成了。”

一直以来,技术是网络文化的核心,让丁磊醉心的有关软件的数据也是“网易”长期吸引两万多个人网站的关键,他们共同热爱技术创造的新生活。“在我们网站的聊天平台里,技术上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在线交谈,平时平均能吸引到1300人。”丁磊说。

还有就是技术的自由。“我曾写过一些自认为很不错的文章,但是没有哪个编辑同意发表。现在好了,我可以把它们发表在网上。”丁磊在网易公司主办的“首届网络文学大赛”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大赛当然存在悖论,网络论坛、聊天室的内容自由恣肆甚至泛滥,冠之以权威统一评价是件困难的事情。这种无限自由即使是最优秀的程序员丁磊也无法给予评判,丁磊为“网络文学”找一个家的努力也许超出了他作为工程师的范畴。

但是以工程师自居的丁磊以最大的努力完成技术自足的梦想,他说:“把互联网公司说成是‘烧钱’的公司,是最容易吸引风险投资的公司,是一种误导。现在‘网易’虽然不再卖软件,但网站的广告和赞助收入足以让我们保持发展。”丁磊对风险投资持“拒绝态度”。拒绝以目前互联网公司的通常运营规则做模版的丁磊很骄傲于通常以免费邮件起家发展成“门户”的道路,纯粹的技术背景和没有完全商业化则是丁磊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像‘雅虎’,杨致远没做以前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除了免费邮件软件之外,丁磊还主持开发了第一套中文搜索软件和自有版权的社区服务软件,技术除了本身的迷人之外还能“无中生有”创造更多的网络生活内容。丁磊说:“目前中文网站上,也许有500个内容频道,却一无可看。”网络可看的内容是什么?有数十万人在网上聊天、一天内上亿的电子邮件被发出和接收、某网站率先编排克林顿的丑闻等等。网络生活被认为是对现实生活的一次革命,程序员被认为是具有魔鬼能力和魅力的狂人。外表温和的丁磊保持了东方式的温文尔雅,技术专家不再像弗兰肯斯坦那么令人恐怖,但它更深入人心。

丁磊

1993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毕业后丁磊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在那里,他充分掌握了Unix的精华。他认为网易的成功和使用Unix是无法分开的。

1997年5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注册资金50万人民币。

网易在7个月之内,建立起第一个网上双语(汉/英)免费电子邮箱服务器。

1998年2月,网易向第一位用户一中国电信广州分局发放了免费电子邮箱系统许可证,并把网址WWW.163.net租赁给中国电信广州分局。然后开始向其他互联网企业发放邮件服务系统许可证并利用许可费支持公司的运做。

1999年5月,丁磊率领网易北上开设了北京办事处,人员在3个月内从2个人迅速增加到超过60人。两个月之后,网易和香港网上行及台湾奇摩建立了华网联盟。

1999年7月,网易举行了奔腾Ⅲ电脑的拍卖,这是中国第一次网上商业拍卖会。

上一篇: 俞敏洪
下一篇: 宋朝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