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卞智洪)

李阳0

李阳1

李阳2

(孙京龙 摄)  

如果你看到两篇关于李阳的报道,你会发现这两篇文章重复了;如果你听李阳讲上两堂课,你会发现又重复了。甚至于你去看张元导演的《疯狂英语》——这是一部忠实纪录而不置一辞的纪录片,里面有全国各地激情沸腾的演讲现场,但最后你肯定会累,因为不管在革命老区还是太庙、长城、体育馆或乡间足球场,李阳和听众的反应总是一样的。

我们从各种途径接触到的李阳永远是一个样子,他在疯狂地传播他的疯狂英语,“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喊英语”、“把你的中国式口腔肌肉锻造成国际肌肉”……他一再说他小时候是个害羞、内向、自闭的人,他的大学英语成绩非常不好,但疯狂英语把一切都改变了。

《双向式英语》、《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90年代以来,没有一种英语教材能像“疯狂英语”那样,令人形象地看到学习英语已经变成一个多么重要的社会事件。李阳会把个性解放、个人成功、民族精神以及国家富强统统与疯狂英语联系在一起。他不仅提供学习英语的工具和放松神经的娱乐,他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人为学好英语,有人为宣泄情绪,有人为增益心智,有人为凑热闹,有人是被组织来的——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来听他的演讲,他们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但在彼时彼地的仪式中,他们大都举起了右臂,和李阳一起凌空画着英语音标的发音。那一刻就像80年代的歌迷们为精神偶像举起蜡烛或荧光棒。

其他时候李阳在干什么?其他时候他不得不策划这些“疯狂”。他要设计宣传手册的封面包装,要挑选教学录音带的配乐,要联系演讲场地,要根据市场和公司财务状况提出新的计划,甚至还要分身出来写有关疯狂英语的评论文章。李阳从不提及他在推广疯狂英语之后遇到的障碍。

1999年初,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剧组的一台摄影机和一台摄像机,以及另一个新闻节目的摄像机,同时对准了他。他不要脸吗?他要保持自己前后风格的统一,又要说出一些新意来让对方满意,他肯定得告诫自己不要露出窘态。事后他的表述是,那天因为灯太多,把天花板都烤着了。——这样的表述才既符合“疯狂英语”的语态,又能达到推销自己的目的。

最好玩的是,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见到李阳时才能够“疯狂”一把。他走后,学英语仍是各用各的办法。李阳不得不像一个歌星四处赶场。他的妻子为他算过,若要向3亿人传播他的“疯狂”,需要90年的时间。1999年夏,李阳在桂林阳朔举办英语强化封闭集训营,决定克隆出100个李阳——这算是对妻子的一个回答吧。

李阳自己说:“坦诚地说,我的东西就这么一些,但我在做,我是用我的生命在做。”

1994年,李阳成为广州身价最高的口语翻译,酬金曾达1小时300美元。有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跑去做演讲。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不想打工了,他要兴办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又拥有极为广泛的市场。

李阳

1969年生于江苏,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1992年任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语播音员,并开始从事英语口译工作。1994年创办李阳·克立兹国际英语推广工作室。199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疯狂英语”大型巡回演讲和教学。至今已有数百万人听过他的演讲。

李阳有各种各样的名言,“打击我吧!折磨我吧!侮辱我吧!冤枉我吧……你使我兴奋!你使我斗志昂扬!……你是我终生感激的恩人!”“热爱丢脸,欢迎挫折,享受痛苦,挑战潜能,追求成功,锻造辉煌”;“让3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3亿外国人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用英语赚世界的钱,就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了”。

上一篇: 梁从诫
下一篇: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