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小时网络“秀”
作者:李伟从机房的电脑画面上可以看到测试者的一举一动
走出测试室,立即陷入记者的围攻
一个游戏
9月3日早上5点,广州25岁的女孩梁碧霞就被闹钟叫醒。打出租车赶往机场,目的地是北京。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共有12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人,都在赶往机场的路上,他们在未来的三天将面临同样的生活——依靠互联网生活72小时。在酒店的客房里,没有被褥等一切生活用品,没有电话电视,只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你将足不出户地在里面待三天,依托互联网和3000元钱(包括1500元的电子货币),取获你的一切必需品。你的一举一动都将通过在客房里的摄像镜头进行网上直播,你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也将被web.com记录下来供工作人员研究。这就是上海金易网络公司举办的72小时网络生存活动,12名测试者是从三地5000多名报名者中精选出来的。
该公司总经理马昕说,这是一次试验,看看不同类型的网民在网上会干些什么,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能给网民提供怎样的生活。
对许多网民来说,这却是一次好玩的游戏,北京的一位测试者上网时间几乎为零,他也极乐观地说:“大不了在宾馆里睡三天觉呗”。尽管主办者一再强调是“网络生存”而非“网络生活”,但参加者都不觉得“生存”这两个字里意味着什么残酷的内幕,他们都是一脸的兴致勃勃,只不过用三天玩一个游戏,然后再回去各干各的。
9月3日中午,北京迎来了四位测试者,上海的冷明、何一虬和广州的梁碧霞、徐俊斌。冷明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服装的女孩,网龄两个月,她想搜集一些女性网站的资料,为自己做网站作准备;另外她还想向网民宣传捐献骨髓,她小时候曾被疑为患白血病,住了几个月医院,她说那段日子太难忘了。何一虬是一位35岁的经理,网虫级别,他原本想在网上炒一把股,但正好赶上周末休市,所以就打算在网上办个虚拟公司。梁碧霞搞网页设计,是个“新人类”,不愿想太多,只想在这三天里自由自在。徐俊斌25岁,来体会数字生存,并希望建立个人主页。
生存报告
4名测试者:(从左起)何一虬(上海)、徐俊斌(广州)、冷明(上海)、梁碧霞(广州)
结束了3天的测试,4名测试者走上回家路
第一天:9月3日14:00至9月4日14:00
他们一开始就遇到了意外的困难,由于线路问题只有何一虬拨号成功。梁碧霞拨了几次后就开始不耐烦地在屋里走来走去,随后索性躺在床上睡了一会儿。徐俊斌焦急地在纸上写了“密码错误拨不通”几个字,举在摄像头前求援。冷明只是缩在座椅里一遍又一遍地试。经过紧张的调试,故障排除,测试者正式上路。
4:40分时,冷明第一个收到永和快餐的订餐,有叉烧包、牛肉鸡丝粥等。然后她接连下载了许美静的《荡漾》、《快乐无罪》,在5:10分时很惬意地边听音乐边享受晚餐。饭后开始采购其他生活用品:被子、力士洗发水和浴液、牙膏牙刷等。在这一天里,她搜集了十几个女性网站,对它们的速度和内容进行点评;去骨髓库的站点剪贴资料;给关心她的网友们回信,这一天她收到了近500张帖子。9月4时上午10:20,她收到了两份重要的物品:牙膏牙刷和小零食。
梁碧霞在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可以上网了,首先下载了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然后才去“永和”订了饭,接下来又是下载了大量的MP3,也许没有音乐她连今晚都过不去。她又去订购了些生活用品,大多数时间都在聊天室里海阔天空,不到12点她第一个睡觉大吉。早上又是最晚9点多才爬起来,然后就忙于聊天,贴BBS、回信、看时装。中午她当然不会放弃睡午觉啦。
徐俊斌摆出一副备战备荒的架势,先订购了方便面、饼干、矿泉水各一箱,外加一只电热锅,以备不测。他的晚餐也是“永和”,吃饱喝足后开始写网络日记,好像是为了出去后发表。他试图用DOL联系其他测试者,交流经验看看怎么把钱花光。到9月4日早上,他已联络了两名测试者。为了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牢底坐穿”,他在早上起来后做了一遍第八套广播体操。
工作人员一致认定35岁的何一虬是位很油的资深网民。他并不急于上来就去订餐,而是先去了招商银行察看他的信用卡的使用说明,随后又申请了E-MAIL信箱,这才稳稳当当订了饭。何先生十分欣喜于自己成为了新闻人物,不断上各个新闻网站察看信息,接受采访,给网友回信,并在BBS上和主办者开一些“玩笑”。最著名的玩笑就是他在主办者的Dreamer网站的BBS上,以CCTV为笔名声称:“在北京,一位来自上海的测试者因饥寒交迫离开现场,大家看到的转播是假象。”
第二天:9月4日14:00至9月5日14:00
这一天最大的新闻来自千里之外的广州。一位来自北京的测试者终于耐不住26小时的断粮,放弃了测试。这位可怜的小兄弟只有18岁,就读某无线电中专,上网时间几乎为零。发的30多封E-MAIL都没有成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焦急地踱步,然后就是茫然地望着窗外。网友们给他写了500多封帖子教他觅食,但他都不知怎样查看。但他走出测试现场时,一位网友在深圳给他订了永和豆浆,送餐车正飞驰在高速公路上。
冷明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十分遗憾,这一天她已渐入佳境,兴奋得一夜无眠,只在早上7点多才去躺了一小会儿。她在许多BBS上发表了捐献骨髓的文章,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烈响应。晚上她订了一个蛋糕感谢场外的工作人员,但早上蛋糕送到时,她却忘了这回事,自己独吞了。吃了之后才十分不好意思地写了封致歉信。
梁碧霞这天成为聊天室里的红人,她最大的苦恼是买不到衣服和毛巾,因此常常对着摄像镜头做鬼脸发泄一下。
徐俊斌在这一天里非常勤奋地寻找一切可以花钱的地方,他在日记里写到“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没有被子,这位怕冷的老广急中生智拆下了浴室的隔水帘。谢天谢地,他订的毛毯在9月5日1:05分送到,四人中只有他盖上了被子。
何一虬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察看了很多政府网站了解政策,并给北京市的刘琪市长发了E-MAIL,讨论网上公司的事。他还在不断接受采访。为了躲过工作人员的视线,他已将身份“陈海”换成了“007”。
第三天:9月5日14:00至9月6日14:00
最后一天,冷明搜集的女性网站已达40个,并写下一份详细的点评;很多网友在她的号召下表示愿意捐献骨髓。在测试结束之前,她终于买到了渴望已久的扫描仪。
梁碧霞的公关优势在这一天得到了最好的回报。9月5日下午4点多一位叫晓兰之介的北京网友给她送来了两盒点心,她们在网上认识了不到一小时;晚上她又收到了一件御寒的毛衣,这是她在广州的网友托付北京的网友辗转送来的。也许看到了接近的希望,她兴奋得觉也没睡。一大早就戴上墨镜(不知哪里变出来的)在摄像头前又扭又跳,趴在床上做俯卧撑。为了给自己庆功,她还买了鲜花和果篮。
徐俊斌购物热情仍旧高涨,他甚至花99.80元买了一个转笔刀,而他手中只有一支不足五毛钱的铅笔。这一天他显示了足够的慷慨,他订了蛋糕送给工作人员,并将朋友送来的烤鸭分成四份与战友共享。
何一虬在四处打听江总书记和上海徐市长的电子信箱,想要表达他的宏伟构想。他的网上公司可能来不及开了,但他已经搜集了很多资料,并成功申请了一个域名。
皆大欢喜
9月6日中午,金易网的工作人员终于吃上了徐俊斌订的蛋糕
72小时的生存考验活动在热热闹闹中开始热热闹闹中结束,全国近百家媒体炒热了72小时里的每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赴三地,北京地区就出动了四套班子;北京特快也将直播现场搬到了保利大厦,每天进行40分钟的网上直播。中央电视台的路彬彬、《北京特快》的主持人范红军,《北京晚报》记者王学峰也给自己在测试者的隔壁开了房间,同步体验生活——互联网一直是老记们的神经兴奋点。
被摄像机与闪光灯笼罩的12名测试者成为最风光的人物,互联网因这些张生动的面孔而有了更多的噱头,他们过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互联网的面子。72小时里12名测试者的生活都在Dreamer网站上直播。我们可以很容易在报纸上找他们当天的食谱,每个人的BBS上都收到了几百个网友的帖子,很多人都关心他们是否吃上了饭,甚至自费为他们订餐,富有同情意识的国民彻底破坏了原有的游戏框架。使他们不再是可怜兮兮前途未卜的试验品,而变成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当然,过多的关注过多的介入,使他们在网上的行为已不再是普通网民的所作所为;所受的礼遇也非普通网民所及。他们经常忙于察看自己的BBS,给网友回信,接受记者采访;观赏性提高了,实验价值却下降了。
同样风光无限的恐怕更是活动的组织者上海金易网络公司以及他们的梦想家搜寻网,这种全国上下媒体抬轿,全国人民关注的热闹正是他们所需的效应。活动伊始,他们就联络了十大媒体组成了组委会。营销经理钱倩说,这个创意来自微软公司在英国的一次100小时的测试,活动从酝酿到出台不到两周时间。总经理马昕不否认众多媒体介入会影响测试的客观性,也不否认媒体炒作给他们做了一个大广告;但他多次重申他们最终测试的是网络,而不是人。梦想家网站因这次活动当然地成为今日热门站点,点击率从8万到12万上升了50%。
电子商务和网络零售也借这次活动着实火了一把。一夜之间,中国老百姓知道了网上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从精神到物质,从鲜花到酱油;比逛菜市场方便多了。网络,多平民!虽然对测试者来说,网络零售商更像圣诞老人,他们只能期待他的不定期的降临,发出了订单,可睡觉前还要祈祷,收到货时满心欢喜,却有“奇异”的事发生,饼干变成了牛奶,想要本介绍音乐的书却送来了关于民俗的书。
天瑞达公司的业务主管李立平说,他们知道这个信息后就在时刻准备着。世都百货在确认订单后也派出了项目负责人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最抢眼的当数“永和豆浆”。他们在北京并没有网上外卖业务;为了本次活动特地成立了北京外卖小分队,专供测试者饮食。这种努力当然也得到了一流的广告回报。
因为送货慢,常出错,价格不菲,品种不全,网络零售招致了众多非议,但他们仍旧兴致盎然。因为此举至少使人们开始关注电子商务,普及了网络购物、网络信用卡服务。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珠穆朗玛—数字巅峰”的市场总监毛一丁说:“我们8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利润10%为20万,但与投入相比却微不足道,不可能养活我们单位所有的人。中国有400万网民,每年增长60%,前景广阔。我们目前的书籍和CD卖的就很好。相信这次活动后会有很多网民试试网上购物的。”
无论怎么说,“72小时网络生存”是一种实际的“拉动”试验,它不仅拉动了网络的广告效应、拉动了关于网络的消费,而且给所有的网络服务商带来了更美好的梦想,因为在这个时代,人实在已经成了“为钱服务”的工具。
3000元他们买了什么?
冷明总共花了2948.89元:三次永和外卖72.05元,生活用品(零食、洗发水和电吹风等)1566.84元,扫描仪1250元,瑞星杀毒软件60元。
梁碧霞总共花了1793.6元:永和外卖101.8元,饮料及生活用品153.8元,一块帝盟“猫”870元,一件束腹型泳衣420元。
徐俊斌花了893.05元,永和外卖106.95元,电热锅、方便面等202.1元,生活用品(毯子、牙膏等)215.5元,“四大名著”、《学习革命》等书籍149.5元,快译通438元,蛋糕66元,步步高无绳电话609元。
何一虬总共花了1523.15元,永和外卖111.15元,生活用品(饮料、饼干等)120.8元,摄影书籍283.2元,打印机9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