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接招?

作者:王珲

世界头号保健品公司卫德的减肥产品打入中国干的第一件事,是想清理减肥保健食品市场。1999年9月8日,由其亚洲代理商北京美生公司和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联合举办的“新世纪减肥与健康发展趋势研讨会”在新华社召开。他们甚至为这个研讨会上准备了一份倡议书——整顿减肥市场、规范企业行为。以期凭借专家的呼吁尽早促成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立法、立规。

中国减肥食品的混乱有目共睹。依据5月份中国预防医学院食检所公布的调查表明,国产减肥食品只有46种获得批准,但市场上仍存在着未经批准或者被卫生部查处后撤销批号的减肥食品。另一个较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产减肥食品科技含量低。1998年卫生部对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减肥品市场进行随机抽查,结果有19种减肥品含有严禁使用的兴奋药物。

尽管如此,中国减肥品市场每年仍以10%~18%的速度增长。面对国内7000万的肥胖人口,对减肥品市场的争夺战在所难免。目前,登陆中国市场的国外减肥保健食品仅有3家,而携带美国1997年来最畅销的减肥品进入中国的就是“肥克”。“美生”的总裁、哈佛毕业的医学博士孙晓成说:“‘肥克’让中国的减肥品市场第一次做到了与美国市场同步。”

西方社会将肥胖视作“世界公敌”。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特别工作组主席詹姆斯日前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举办的“肥胖问题学术报告会”上指出: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另据今年国际肥胖症大会发布的报告认为,全世界因患肥胖症死亡的人数是饿死人数的两倍多。美国的肥胖人口占其总人口的30%多,因而美国每年用于减肥的科技投入达数十亿美元,而其产品更是达70~80种之多。

“肥克”的研制用了十几年时间,企业对于科研产品庞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让人对它的产生背景几乎无懈可击。而这一点会对中国产生何种影响?9月8日上午,“肥克”召开进入中国的新闻发布会。与会的一位报社女记者认为,“肥克”的大张旗鼓以及用研讨会的形式探讨中国减肥品市场的发展问题手段过于高明,这让她极不舒服。“国产减肥品跟他们的竞争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一个市场总是要让它先充分发展,再谈规范。现在国内企业在资金、科研实力上都拼不过他们,再一限制,市场还不都让他们给占去了。”

“肥克”预计自己将在一年内占领中国市场60亿元减肥品10%的市场份额。所以“美生”更希望由中国政府出面为他们扫清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局面。但到会的近30位专家们没有在倡议书上立即签字,他们谨慎地防止自己的名望被企业行为所利用。一位搞营养研究的专家私下里对记者说:“任何事都有正有反,谁敢肯定你美国来的东西就一定没有副作用?就一定适合中国?建立法规,以什么标准,美国的标准?这在操作上是很有难度的。”

“建立规范是很有必要的,倡议书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学术部主任梁佩真说。她和美生公司所持意见一致,“减肥食品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问题,消费者必须要在安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选择,无论是民族产品还是国外产品,它们共同竞争的标准应该是安全可靠。” 减肥

下一篇: 第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