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融合:人类沟通的未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冬月)
记者:电子邮件和WEB站点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打破了时空差距;而IP电话的使用似乎又扩展了人们沟通的手段。但今天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仍然依赖于单机(桌面计算机和笔记本)与局域网或电话线路网的连接。那么,真正意义的网络自由应该是什么?
麦金:新的网络时代并不仅仅指互联网,虽然互联网是网络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但它也仅是在整个通信领域所发生一切变化中的一部分。抛开成见,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真正的通信网络世界。
这场变革所涉及到的远不止于互联网和IP路由,它还包括下一代数据网、光纤网络、无线网络、宽带接入及同时管理服务和网络操作的软件平台。它将包括一切网络行为,最终实现人们期望已久的网络融合。这种融合将在网络的外围与核心同时发生。关键问题是连接并最终以最佳方式融合语音和数据、无线和有线,从而创造一个具有今天语音网络质量和可靠性的网络架构,而无须考虑要处理何种业务类型。
而利用互联网收发电话呼叫无疑令人激动,但坐在PC机前的用户不希望被局限于仅能与使用相兼容软件的人进行交流,他们希望像使用电话一样自由地随时呼叫世界上任意地点的任何人,并与之交流。除此之外,人们还需要包括信用卡电话、对方付费电话、三方会谈、会议电话等在内的多种网上服务,而今天的互联网还远不能实现这一点,IP电话的效果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人们期待着这样一天的到来:无论是打电话回家、收发邮件、召开电话会议,还是访问站点,都只需简单地点击一下图标。然而,创造“点击一切”的想法虽然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功能的增强将导致复杂度的增强。
记:为实现“点击一切”的理想,我们面临的难题在哪儿?
麦:人们使用语音、数据、图像等不同网络进行联络时,网络通信速度蹒跚的情景屡见不鲜。但通信速度的下降通常出现在网络间的边缘。我们在采用互联网端对端协议的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收获。这些软件帮助我们以新的途径进行通信和商务运作。可是随着我们越来越依赖于这类软件,也发现它们并不能确保我们及时得到所需的服务。事实上,除非技术的发展使IP具备与ATM相同的服务质量,但这种愿望是不可能达到的。
目前,各种年龄段的人都在逐渐加入网络大军,特别是孩子们把以往对电视的热情正在转向网上的娱乐和交流。面对飞速增长的用户数量,分割有限的带宽将会降低信道的利用率,而无法使用高速连接的用户则将更加饱受下载延迟的痛苦。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好的途径,使人们能充分享受互联网世界。
记:从来自国际电联的IP和ATM两种传输协议看,这两种传输方式各有优劣,谁也不能被代替。最好是如前面提到的两者或多种网络有机的融合。但如何在技术上实现这种融合?
麦:网络的融合将以不同的带宽范围和多种接入为商家和家庭用户提供无线及有线等手段的语音、数据及视频服务。这场网络融合的变革开始于核心宽带网络,逐渐发展为网中网,并最终通过软件实现无缝连接。在未来两三年内,朗讯科技将建立一个T比特系统,该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入网中网世界并使所有网络交会为一的通用平台;同时填充了网络之间的空白。这正是令当今通信工业最为激动之处。光纤传输将会打开一扇通向下个世纪应用的大门,它可用来架设城市网、私人娱乐网,甚至校园网。
记:通信软件在这个变革中将扮演什么重要角色?
麦:正因为有了软件,我们才能在使用电话线接入互联网时控制其工作;在浏览网页的同时,利用PC机回复来自其他处的呼叫,或用预先录制的信息予以答复,或创立自己的呼叫优先处理级别模式,或无暇时自动回复所有呼叫,或拒绝来自造成呼叫堵塞的ID的呼叫;当在线工作时,接收来电通知;在使用公共网络或IP语音时,仅需点击一个比萨饼的WEB图标即可在本地餐馆预定菜单,或使用WEB界面的软件对所有呼叫进行管理和访问;另外,一个建立于公众交换网上的出口可使当前电话系统上的任何用户在一台虚拟电话设备上自由建立呼叫。
记:“朗讯”在网络融合的软件方面作了那些贡献?
麦:大家知道,在互联网和电话网间架设的协议层可为用户提供创建其所需的新服务功能。前不久,朗讯公布了用于语音和数据网的基于IP的系列服务,其中一项功能使用户通过一部电话访问WEB站点,而无须任何其他设备;另一项功能可使用户在WEB浏览器上查看接收电话信息并点击呼叫者姓名以对其作出回复。
背景
据统计:
●每一分钟内,有500万个电子邮件信息被发送;
●每一小时内,有3500万个音频邮件信息被送出;
●每一天内,有5万人申请移动电话服务,加入到全球2亿无线用户的行列;
●每一星期内,有63万条新的电话线路被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