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住呼吸,也许能活得久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颜莹 王珲)

屏住呼吸,也许能活得久些0

我们怎么了?

一栋豪华气派的写字楼,一群朝九晚五出入其间的白领,“优雅”是我们看待他们的生活状态、工作环境时常用的一个词。然而,出入于北京丰联广场的日产柴油公司所烦恼的事情,却让人们读出了“优雅”的代价。

1997年起,日产柴油公司入住落成于繁华的北京朝外大街的丰联广场。在支付高昂的房租金的同时,职员们又开始为不能间断的吃药支付起药费。“我们每天都吃药。”这些体面的白领们一进入这栋体面的全密闭式的写字楼,脑袋就开始疼,一种刺激的气味让他们的眼鼻感到难以适应。“下班的时候没问题,但一上班就有感觉,腿酸。”职员们说。如果不是他们一大早就开窗换气,呛人的气味会熏得人进不了屋。大家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想尽办法。养花是件最令他们绝望的事。记者看到,一大堆花盆簇拥着一堆烂叶子,连生命力最强的绿萝也在与这个环境的空气的抗争中败下阵来。职员们告诉记者:“买来不用几天就成这样了。”

相同的遭遇、相同的感受也发生在写字楼中的其他公司。康玉林所在的公司是去年1月搬进来的,一年多来,康玉林的桌上、抽屉里也放上了冬苓草、金嗓子喉宝之类的治呼吸道的药。 “咽喉疼,呼吸道发干,时间长了脑袋蒙,容易疲劳,到这儿特明显,我还自己找原因,但现在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康玉林还发现自己的同事特容易得感冒,只要外面一有感冒菌流行,他们准是无一幸免。特意买来的空气加湿器和净化器也收效甚微。

到底是什么在作怪?日产公司下决心花了一些钱,请北京市化学物质毒性鉴定检测中心的专家为他们寻找原因。8月,记者跟随专家进行的测试结果证明,它的办公室空气中氨气含量严重超标,竞高达国家卫生标准的18倍。18倍对人意味着什么?专家告诉记者:“对人可以产生轻度、中度中毒症状,而浓度过高,会造成人神经系统的问题……”据检测,在丰联这幢豪华气派的写字楼里,其他地方氨的最高浓度也有1.22毫克/立方米,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的5.1倍。一进入写字楼,一股刺鼻的类似氨水的气味就扑面而来,而这种味道在狭窄的电梯里、走廊处就更为明显。

经检测还发现,中央空调排风口处也有高浓度的氨,专家分析认为:“大楼的抗冻剂和空调的制冷剂都是产生氨气的原因所在。施工部门若在冬季施工时将含氨物质加于混凝土的防冻剂中,大楼内的氨气将在很长时期内难以散去,只要墙体不被破坏,它就会一直存留。加之空调为了节能,要把房间密闭起来,密闭后产生的行风量不够,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当然会产生昏沉沉的感觉。这其实就是‘不良建筑综合症’。”

病态建筑综合症

有两家公司因为忍受不了刺激的氨气搬出了丰联,但绝大多数公司会和日产一样,继续坚持在这里,签定的租房合同是一部分原因,优越的地段也是其中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人们自身的忍耐力。一位职员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向物业反应情况,得到的说法就是人不比植物,人是有适应性的,“事实也正是如此,花一盆盆的枯了,我们不还是挺好的吗?”

起着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没能对抗过含超浓度氨的空气,人类的情况是否又真的可以依靠着几粒药片安然度日呢?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北京丰联广场出现的情况其实并非个别,即使没有那么高的污染指数,长期以来人们也发现身处密闭大楼内,整日埋首于工作的这类人群被某种莫名其妙的“病”所困扰,具体表现为眼、鼻、咽喉和皮肤刺激;咳嗽、胸闷、头疼、疲劳、不适,工作能力失常,效率下降。但离开后病症会自动消失。近年来,随着医学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破译了这种“病”,它被称作“病态建筑综合症”,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癌症、心血管病等有明确诊断指标的病症。

病态建筑综合症状普遍发生在新落成或重新装修的大型及高层建筑中。大量合成材料的使用,密封的门窗构件,使室内产生的多种有机性气体及由人体产生的生物性污染物等得不到合理的稀释和置换,这就是室内空气品质恶化的原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面对由空调等原因造成的数以百万计的病态建筑的问题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据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对450所办公楼的调查,50%的楼房的空调使空气品质恶化。它们所致的主要危害不仅表现在不良建筑物综合症上,也会相应地引起肺癌、肺间质瘤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不良建筑物约占办公建筑物的30%。例如,1984年在美国加州一幢新大厦内发现,172名雇员中就有154人患有病态建筑综合症,每人平均有7.2种症状。来自英国学者的另一个例证恐怕更有说服力。英国学者将在一座新建空调办公楼内工作的525名员工与另外3座自然通风楼内的281人作比较,结果显示,前者的发病症状发生率比后者高出3到4倍。

不言而喻,空调与建筑材料一起构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空调的使用不当会引起三类病症:1.空调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类似军团病;2.由空调系统内存在的霉菌等引发的过敏性疾病;3.由于空调换气次数低,造成新风量不足,大量污染物淤积,在美国40%左右的污染都是由于空调系统引起的。同样的问题业已出现在我国。据悉,我国的空调覆盖率已达到60%。大量调查表明,豪华办公楼、商务楼室内的空气质量问题最为突出。更糟糕的是,相对于西方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把关,来自建筑材料自身的甲醛等污染几乎很少,而在我国,仅以北京市场上的建筑涂料为例,就有50%以上不合格。

封闭的循环

遗憾的是,像日产公司这般寻求原因、保护自己的主动意识在现实面前,也未能真正地起作用。专家们测试后拿出的结果,对于丰联物业而言,不过是一些无奈而又令人无能为力的事实。作为业主,对建筑施工材料的认知恐怕不会比日产的职员更多。检测中心的主任高星说:“目前这种问题的出现,是我们的企业、建筑部门过去很少意识到的问题。建筑单位往往只考虑到大楼的外观、功能、素质,却没有想到安全性能和有害物质的存在。施工单位必须要考虑建筑材料、空调质量的选择。”令从事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高星们感到迫在眉睫的是,国家对此一无法律规定、二无行业标准,形成了中国社会经济急遽发展的同时衍生出新型的环境危害。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专门研究空调病的教授戴自祝告诉记者: “人都追求舒适的环境,所以降温、驱湿都是用空调,但这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密闭的环境。人由于生物的需要,本身就是污染源,再加之室内装饰材料、家用电器、日用生活品(化妆品、清洁剂)等,都会产生污染。室内的空气质量还受到室外环境的影响,如果室外空气不好,室内也不行,但是室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实要比室外严重得多,可能是20倍或50倍,这个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80%的时间都在室内的人来说,室内环境污染的情况更为复杂。”

1999年7月26日,关于《室内空气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短短四十几条规定中,专家们一再强调对住宅及非生产性的室内场所的环境问题要从源头给予控制,一切相应的设施、用品都应定立严格而科学的卫生标准。然而真正的源头又是否真的能够控制?武汉市曾于1997年11月、1998年3月两次对一所报社办公楼的电脑网络中心做室内空气质量及人员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有9种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的症状,其发生率变动在82.1%~28.6%之间。他们并且发现,在电脑使用数量多的房间,空气正负离子总数明显高于使用数量少的房间。人类总是期望着生活能够更加舒服、更加便捷,我们既然不能拒绝计算机,不能拒绝电冰箱,不能拒绝微波炉,我们又如何对污染的源头予以控制?随着期望不断推进的物质生活,其实我们无法抗拒将更多的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带进我们的室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实在又无法抗拒污染。

上一篇: 美国世纪
下一篇: 圈地与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