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有利?有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申宇红)

“加薪”——有利?有弊?0

李晓超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指数  

“加薪”——有利?有弊?1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指数  

“加薪”——有利?有弊?2

城乡居民存储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

单位:亿元

“加薪”——有利?有弊?3

记者: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在这时作出准备给公务员加薪的决策,基于什么考虑?

李晓超:财政方面的出发点:1.提高公务员工资;2.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提高退休金标准;2.提高下岗职工补贴;3.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之所以采用这种措施是由于这部分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较高。例如,每增加100元给低收入阶层用于消费的份额比增加给高收入阶层的消费份额更多。这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记:从哪些方面表示市场供给与需求失衡?

李:现在是需求小,生产过剩。大批企业开工不足。据统计,1998年中国的价格指数中消费品是负2.6%。

记:消费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李: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有:1.居民收入增加慢,从居民收入角度看,1986~199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比GDP年均增长率少4个百分点,比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少2.6个百分点。这种状况造成了在这一时期中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2个百分点;1998年这一比重为41.4%,比“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下降近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逐渐积累,成为阻碍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严重障碍;2.居民预期支出过高。例如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改革等需要老百姓做预期支出,需要存钱养老;3.体制性因素。有些制度限制了居民消费,例如原来电话初装费较高,老百姓安装不起,现在正在改进中;例如汽车税费过高,买得起养不起,干脆不买。这些都会阻碍消费,阻碍经济增长。

记:这次加薪的幅度预计是多少?

李:原计划增幅50%,现决定在原有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增加30%。

记:加薪会不会给财政造成更大负担?

李:负担肯定有,但加薪后,消费增大,带动经济增长,长期看也不会成为负担。政府还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1.增加税收额度,出台利息税;2.1996年后多次降息;3.发行600亿国债用于投资。

记:一般来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都是通过减税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有利润可图,企业才会再投资、再生产,为什么我们却实行加税政策,这会不会导致经济环境更加紧张?

李:你说的“减税”主要指减生产环节的税,当前中国不具备大规模减税的条件,而且从目前企业税收负担和国际市场购买力因素看,也没有必要那样做。出台利息税主要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记:加薪部分是否转换为消费如何检验?

李:事先只有根据消费倾向来判断。

记:按以往的统计数据看,中国人通常拿出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用于储蓄?支出结构和工资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李:大概20%~30%,日本大概16%,美国6%。

记:用加薪刺激消费,用消费来解决消费问题,符合不符合健全的市场经济的规律?

李:即使居民把加薪存入银行,转化为贷款,也会活跃经济;如果投入股市,则更会带动经济增长。

记:政府可不可以拿财政直接投入股市?

李:那样的风险太大,而现在这种风险被分散了。

对于依靠加薪来启动消费需求的策略,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教授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增加工资就要增加财政支出,挖掉企业一块利润进而增加税收来进行平衡,在目前经济过冷的情况下更会抑制企业投资。如果不设法引导其投资,会成为更多储蓄,加大总供给过剩局面;如果不在扩大投资上努力,盲目加薪,等待我们的可能是既发生了通货膨胀又不能刺激企业投资,结果将会导致更加难以治疗的滞胀局面。因此,正确的办法是,降低利息水平,减少企业税赋,企业相对减少职工,工资增长的速度要放慢甚至要下降,才能使企业度过萧条难关。

针对目前的通货紧缩现象,周天勇认为,一是要降低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二是要鼓励社会投资,银行放松贷款,扩大一级资本市场和财政扩大投资联动。

上一篇: 减肥与基因
下一篇: 如何面对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