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一个需要修正的数字

前不久一家报纸刊登的消息令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颇为不满。该报纸说,上海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达10%。而实际情形要乐观许多。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住房与建筑业信贷部房改金融管理处的周天竹女士介绍,银行使用的统计指标是逾期未偿还金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上海有20万户居民使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购房,不能如期还款的有2万户,就户数而言,其比例达10%,但就严格的统计标准,银行报表上的数字反映,不良贷款率只有3%。

建行总行房贷部秘书处赵晓瑛提供给记者一份报表,显示的是各分行今年2月份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执行情况,在不良贷款率一栏中,一些城市出现高达百分之三四十的比率。为此建行总行特派8个调查组到各地进行检查,结果是银行在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协调造成的高比率,个人房贷业务逾期不还款的现象并不十分突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当月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8%、0.84%和0.35%。

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开办较早的一个个人消费贷款品种,这之后又相继开办了一些针对个人的小额贷款。时至今日,他们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借贷者还款情况良好,不良贷款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事实上,这部分贷款被公认为银行资产中的优质部分。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银行甚至用它来冲销贷给房地产开发商而产生的巨额不良资产。

银行的顾虑

今年3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今年对住房消费信贷和汽车消费贷款的投入要高于1998年的投入比例;将个人住房贷款由普通住房贷款扩大到借款人自用的各类型住房贷款,降低消费贷款的首付比例。同时还要求开发新的消费信贷品种。

6月份,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及西安六城市进行了一次消费信贷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消费者不了解什么是消费信贷。另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接受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真的就是银行这一头儿热吗?事实上,各家银行对这项业务并未抱有过高的期望,也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大。他们很清楚自己最大的风险在于缺乏严密的贷款信用评估制度和难以收回赖账客户的贷款,这两个因素加大了银行会担负更多坏账的可能。

建设银行总行房贷部曾昭宏介绍说,目前个人消费贷款的还款状况良好,不能不部分归功于银行的严格把关。而这在申请借贷者看来是门槛过高、手续繁琐。银行仍有完善服务的可能,但近期不可能把条件设置得过于宽松。因为银行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掌握申请者的个人资信情况。以前业务量小,信贷员还可能跑出去调查核实,现在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在没有完善配套机制的条件下,如何鉴别个人稳定工资收入与灰色收入?单位出据的收入证明就一定可信吗?

住房贷款在各类消费贷款中风险是最小的,因为有房子做抵押,但是由于缺乏住房二级市场,银行没收的房子很难变现。存单质押好像没有什么风险,但如果是跨行存单,在实际执行时也会遇到麻烦。过去生产厂家或是商业部门自己搞分期付款,结果无力承担占压资金和追讨拖欠余款而纷纷罢手。银企合作使企业免于后顾之忧,现在银行却没有消解风险的途径。国外个人申请贷款,通常要购买保证保险,以确保在购买人丧失偿还能力的情形下,由保险公司代还余款。国内只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一度开办过住房贷款保证保险。目前,保险公司也没有足够的信心替银行转移风险。

竞争的结果:品种增加、条件放宽

尽管面临多种困难,银行界仍然热心尝试新的贷款品种,其中一个目的是尽可能多地积累个人放贷经验,以便在日后条件成熟时进行更复杂的信贷分析。可是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每家银行都认为这是一个新机会。

抵押、质押、担保是获得贷款的3种方式,其中前2种因风险低而被广泛采用。由于很难找到为个人提供担保的单位,第三方担保中的法人担保对许多人来说形同虚设,而自然人担保又不被银行认可。今年自然人担保开始起步。建行以此作为加强竞争力的手段,总行只有一个粗略的框架,下属分行自行制定具体办法。广州分行是从担保人的职业、收入和道德风险三方面加以规范。担保人应是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的稳定职工;应有适中的稳定收入;而“道德风险”被分为优、良等若干等级,主观性强只能作为参考。除此之外,对采用自然人担保方式申请贷款的额度予以限制,通常在5万元以下。

开创新的、更符合需求的品种是竞争的又一利器。目前为止最大胆的创新莫过于交通银行天津分行推出的名为“康复之光”的医疗贷款。6月中旬,天津居民许先生已为其26岁患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子贷款1.8万元。这项贷款的最高额度为3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两年。据报载,许先生的儿子住院3个月,花去21万元,他以家里2万元未兑现的国库券为质押物,银行以90%的折扣率向他提供了1.8万元。重大疾病不仅威胁生命健康,还有可能使一个家庭的经济崩溃,银行发放医疗贷款充当的是什么角色?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私人金融业务部的倪佳指出,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发放贷款要经过严格审查以确保回收。现在天津交行正在研究将3万元贷款限额上调一定幅度。毕竟,对于一些重大疾患的治疗,3万元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出,消费信贷不能被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承受能力低和对“寅吃卯粮”的抵触思想。另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城市居民家庭扣除消费性支出后剩余的可支配收入,如果能够全部用于偿付消费信贷,那么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及最高收入户20年内可承受的消费信贷负债金额(贷款金额与应支付利息之和)分别为6240元、20880元、32400元、52800元、78000元、111840元和187200元。所以有识之士建议消费信贷应有针对性,占城市家庭60%的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成为重点。

虽然调查表明随收入增加人们对消费信贷的认可程度相应提高,但是这部分人面临的困惑也最多。他们发现向银行证明自己诚实守信并且有能力偿还贷款并非易事。美国人可以通过多一些欠债并及时偿还的记录来表明自己有着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博得银行的青睐。而我们的信用似乎还只能通过房子、存单来体现。

事实上,这也同样是银行界的困惑。但是扩大对个人的金融服务已是必然的趋势。我国银行60%的资金来源于个人存款,运用于个人业务的还不到1%。

1993年和1994年日本有65万人利用住宅金融公库的“容差偿还”政策购买了住房,他们将进入还贷的第6年。“容差偿还”政策使得前5年的负担较轻,但从第6年开始,每月的还贷负担增加,偿还额增加1倍。这使得1998年,因住宅贷款而破产的件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在日本“浪费型破产”相对减少,而由收入减少的“不景气型”、“生活困难型”破产增多。而对上海市2万户未能及时还贷者的分析也显示收入下降是主要原因。

今年,一部名为《午夜狂奔》的电视剧在日本受到空前的欢迎。现实生活中,至少有600个经营机构在互联网上打出“午夜狂奔”业务广告,他们许诺为用户编织一份行之有效的逃债计划,使客户免受逼债之苦。“午夜狂奔”使债务人免受债务困扰之苦,但之后却无法回避隐姓埋名的艰苦生活。

建行上海分行已经雇用一批下岗人员对逾期不还款者实行催缴,催缴人员的收入由追回债款中提成,济南也有一退休人员成立的“讨债公司”,他的工作方式是先微服私访,无效则穿上印有“讨债公司”的背心敲着小锣登门造访。事实表明,施加心理压力对催缴债务颇为有效。

即使人们发现从银行借钱是很容易的事,仍然需要谨慎的态度以免陷入债务陷阱之中。客观审视自身的偿还能力——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是否认真对待必须偿还的债务。任何时候,就一宗大笔长期的消费贷款来说,职业的稳定性、社会保障的可靠性、市场风险的防范性,对于借贷双方都是同等重要的考虑因素。 银行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消费信贷

上一篇: 东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