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与排行榜:从《美丽的托斯卡纳》到《20世纪的“奥德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武夫)

畅销书与排行榜:从《美丽的托斯卡纳》到《20世纪的“奥德赛”》0

本期上榜新书不多,从《纽约时报书评》畅销书榜来看,其实只有两部。《美丽的托斯卡纳》是一部游记式的作品。托斯卡纳位于意大利中部,从亚平宁山一直向西延伸到海边。文艺复兴时期,这里曾是意大利的文化中心,至今标准意大利语仍以当地发音和方言为基础。著名的罗马式建筑的圆柱中有一种柱头就以该地命名;当年那里艺术家云集,自成一画派,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位于该地区的著名城市有佛罗伦萨、比萨、锡耶纳等,单单这几个地名,也足以说明托斯卡纳地区是旅游胜地了。

《大赛事》则是一部写体育运动的书。高尔夫球被视为西方的“绅士运动”之一。场地占地面积大,而且地形要有起伏,常常还要有树有水,构成相当优美的环境。近年来美国有人反对这项运动,理由是育草的化肥对地下水有副作用。至于像我国这样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适宜不适宜占用大量可耕地供少数“绅士”运动休闲(无论如何这不是一项可以普及的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当然,“室内高尔夫球”是另一回事,或许值得提倡),那是专家们要讨论的问题。就笔者在美国亲历,高尔夫球场都附属于某个富人俱乐部,住宿、餐饮、桑拿浴、售货厅等等都是配套的;球场上每人都配有一个驾着微型电瓶车随侍左右的“球童”,非一般人的财力所能享用。

世界级最佳高尔夫球手的地位,是以四大赛事中的战绩为基础的。这四大赛事是:明星赛、美国公开赛、英国公开赛和(美国)职业高尔夫球手协会冠军赛。一名球手无论在其他比赛中拿到什么成绩或赢得多少奖金,如果在这四大赛事中一项冠军都没取得,仍是缺憾。

历史上的最佳高尔夫球手是杰克·尼克罗斯,曾有过18次大赛冠军的记录:6次明星赛,4次美国公开赛,3次英国公开赛和5项协会冠军赛,此外他还夺得过两次美国业余赛中的冠军——美英两国的业余赛亦属重要赛事。鲍比·琼斯在1930年那一年,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在两次公开赛中击败了职业选手,并在美英两次业余赛都拔了头筹;在其球手生涯中,冠军记录是:4次美国公开赛、3次英国公开赛、5次美国业余赛和1次英国业余赛。如果只计美英两国业余赛的冠军数字,尼克罗斯有20个,琼斯则有13个。

想当一个合格的高尔夫球迷的人,能数出12名最佳球手就足够了。因为大赛中虽然偶爆冷门,但最佳球手总是在最佳场地上取得大赛的最佳头衔。

作者约翰·费恩斯坦是位体育记者,自1987年出版评述印第安纳大学棒球队教练鲍比·奈特的沉浮的《边缘上的赛季》(Season onthe Brink)以来,已有多部体育题材的作品问世,其中以写高尔夫球手的职业比赛的《煞风景的散步》(A Good Walk Spoiled)为最佳。这次他重写高尔夫球,则侧重1998年四大赛事中最出风头的几位球手:马克·奥米拉、泰戈·伍兹和大卫·多维尔。由于多数高尔夫球迷对四大赛事的进程和结果都了然于胸,费恩斯坦便另辟蹊径,写球手们的心理、友谊等等“弦外之音”。此外,也写了协会官员为大赛做的准备工作。

下面我们就简介《玛德琳·奥尔布赖特——20世纪的“奥德赛”》(Madeleine Albright:A20th-Century Odyssey)一书,认识一下这位现任美国国务卿。

说起来也奇也不奇,位于美国政府各部之首的“国务卿”,负责的根本不是“国务”而是外交事务,可见从当初设立这一职务开始就已“放眼世界”了。现在在任的是第64届,也是第一位妇女任此职,其姓名便是玛德琳·奥尔布赖特。

奥尔布赖特于1937年5月15日生于捷克的布拉格。父亲约瑟夫·科尔贝尔和母亲安娜·斯培杰尔都是犹太人。1938年,在纳粹占领捷克西部之后不久,约瑟夫便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部门遭到解雇。未出一年,全国都被德军所占,全家遂逃至英国,而其余的亲戚,包括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中的三位老人和至少23位姑姨叔舅和堂表兄弟姐妹,全都死于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

在英国时,奥尔布赖特的父母改信罗马天主教,1945年返回家园后,其父更去掉了姓氏拼写中的圆点(K■rbel→Korbel),读起来更不像犹太人了。3年后共产党执政,他们又举家迁往美国。

奥尔布赖特儿时并不知道自己是犹太人,对于那些遇害的亲属,也只知是死于战争。后来她从职业兴趣上研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但仍未过问自己的家世。直到1997年2月,《华盛顿邮报》的外交记者迈克尔·道布斯(Michael Dobbs)写出新国务卿的传略,她说才知道真相。但作者认为她不老实,因为她1967年回捷克斯洛伐克时,曾遇到她的一位表兄,他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并自称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他把他们各自家庭的遭遇全都对她讲了。1996年她收到捷克外交部信函,证明她的双亲都是犹太人。作者分析她讳言血统是因为早年对父母过于密切使她沮丧,加之她后来成了圣公会教派,嫁了富有的报纸继承人,并一心追求自己的事业。

她投身民主党,以资金征集人的身份支持该党的竞选活动。她野心勃勃、有头脑但不善反思,她长于演讲却拙于制定政策,在这一点上都不如她的犹太移民前任: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美国国策的制定者是权力集团,但当政的要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也绝非无足轻重。

法国《快报》周刊5月23日畅销书榜

1.《名义上的寡妇》 UNE VEUVE DE PAPIER

约翰·艾尔文 John Irving

2.《心之动》 BOUMKOEUR

拉奇德·德贾 Rachid Djard

3.《法国的命运(第六卷):光荣与危难》 FORTUNE DE FRANCE(TOME Ⅵ):LA GLOIRE ET LES PERILS.

罗伯特·梅勒·德·法鲁瓦 Robert Merle De Fallois

4.《冬布可图》 TOMBOUCTOU

保罗·奥斯特 Paul Auster

5.《我以前在那里》 J' ETAIS LA AVANT

凯瑟琳·班考尔 Katherine Pancol

6.《献给激情的果实》 AUX FRUITS DE IA PASSION

丹尼尔·贝纳克 Daniel Pennac

7.《布吕吉的孩子》 L' ENFANT DE BRUDES

吉尔伯特·西努 Gilbert Sinou

8.《一个男人,真正的男人》 UN HOMME,UNVRAI

汤姆·沃尔夫 Tom Wolfe

9.《美国牧歌》 PASTORALE AMERICAINE

菲利普·罗斯 Philippe Roth

10.《奇迹》 PRODIGE

南希·休斯顿 Nancy Huston

《我以前在那里》已连续4周始终保持第五名。这个爱情故事里,女主人公以同样快的速度吸引和抛弃男人,那么多的男人依然接二连三地爱上根本不爱男人也不能忍受男人所爱的女主人公。缘何如此?作者一边叙述过去,一边回答读者的疑问。她让主人公从小就跟母亲对立,母亲是她和三兄妹幸福的障碍;将他们抛弃的父亲更成了日后她与男人相处不欢的症结所在。作者还把主人公写成了仇视人类的人,让她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没法让自己爱上男人,这比过去已经好多了;我以前什么人都不爱,没谁在我眼中有魅力,他人的不幸丝毫不能打动我。”

这是女作家凯瑟琳·班考尔的第7本小说,《快报》周刊给它的评价并不高:“作者保持了一贯的‘生’、‘野’风格,一下子就把小说写进了敞开的坟墓,她猛地冲进小说的背景,与她遭遇的人物丢盔弃甲,满面颓然地朝读者走来。”

始终保持第8名的是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歇笔11年后的重出江湖之作《一个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这本小说去年秋天一在美国出版就引起了轰动,目前已售出200万册。美国一些评论巨头曾说它不值一读,厄普代克说:“这本小说只能是消遣,写得比新手还差。”诺曼·梅勒说:“读这本小说就像跟一个体重150公斤的女人做爱。”(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