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自由>和平 人权>主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在北约轰炸科索沃的同一天,英格兰的最高法庭裁决,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将被以反人类罪名引渡到西班牙。尽管按照智利法律,对他在自己国家中犯下的罪行,他拥有起诉豁免权。这两起事件都表明:国家主权地位受到削弱。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新闻分析说,科索沃战争的一种催化剂是,欧洲和北美许多地方的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为,人权比国家主权重要,任何领导人,不论是民选的,还是自己任命的,都无权屠杀其公民。但是,对人权新的热情,还没有发展到不顾一切的地步,很少有哪个美国或欧洲家庭愿意让其子女大批地在地面作战中冒生命危险。

从这种意义上看,战争并不是由打下一架或几架F-117战斗机为限度,而是以伤亡人数为限度——强调民主和人权的国家能够允许多少人阵亡。实现北约打击南联盟目的的最佳方案是地面进攻,但它同时是最差方案:代价太大,风险太高。

一场以人道主义为名进行的战争将把自己人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否则,人道主义就成为一种空洞的信仰。

俄罗斯《生意人报》就普里马科夫取消访美一事发表评论说,对普里马科夫来说,与本国的需要相比,支持在精神上接近的米洛舍维奇更为必要。只是返回莫斯科后,总理再无颜面对那些在秋天就听信他要发足退休金诺言的老人们。该报称,为了只有他和昔日苏联共产党党员才能理解的国际主义,这位布尔什维克因为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使俄罗斯失去了150亿美元。

然而,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更要命的问题在于国家主权这一概念的削弱,米洛舍维奇在过去10年中丢掉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他无法舍弃科索沃。人权这一概念——不管它来自于事实的判断,还是某种借口,都足以使某些国家感到担优。

科索沃战争:自由>和平 人权>主权?0

  布达佩斯的塞尔维亚移民集会抗议北约军事行动,一位塞族妇女怀抱女儿,无言低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