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双周股评 另一个微缩景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老庄)

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股价的走势经常会重现历史。近日的行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4月初,大盘突破了近一个月的整理格局,人气一度为之沸腾,但热气没有持续几天,就迅速冷却。

这很容易使人忆起去年10月11月间的市场,上证指数即是在1300点无功而返的。两次行情具有一个颇为相似之处,即蓄势时间巨长,而突破后却几乎没有多少上升空间。股市像一量负重的牛车,蹒跚举步。

其实,一个技术分析者完全可以通过局部的形态判断市场气氛,判断大行情的趋势。去年,市场突破1260点后尚有50余点的上升空间,而这次,上证指数突破1170点瓶颈后只有30余点的爆发余地。从这点看,市场的弱势特征仍在延续。

同样佐证市场疲弱的证据还有海外市场的状态。道-琼斯指数也跃上12000点,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恢复到1997年时的水平。内地市场却感受不到周边市场的热闹,依然在支撑、压力之类的技术区域内玩着进一步退一步的游戏。这不能不说是令全体投资者不快的事。

市场疲弱的主要原因是资金匮乏,从交易金额看,在活跃期,单一市场往往能释放出过百亿的成交量,但在近期1200点的交锋中,沪市只有73亿的成交。

炒作题材过于单一也制约了人气的聚集。在我们指出市场热点在重工、建筑、水电等板块两周之后,战火仍在这一地点燃烧,只不过,从名字上看,诸如中国武夷、天山股份等难以令人联想到“工民建”的公司也加入战团。其实,这些公司是典型的重工业企业。

4月末,上市公司1998年年报即将公布完毕,通常,赶末班车报告的企业多有不得不出之嫌。当此时,投资者回避风险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事。一连串惨不忍睹的年报正可当作市场承受力的试金石,如果市场不被坏消息打得七零八落,5月后自然可以重整河山。

其实,在进一步退一步的市场,根本用不着费尽心思地去揣磨市场,低买高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