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与原初态的“游戏规则”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1997年,中国股市最大的题材是绩优股的价值回归;1998年,市场上的明星让位于资产重组;而1999年市场人士却无法给出新的热点,股市被冠之以热点散乱,为什么?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正是凭着对信息的全面的掌握,再加以科学的处理,得出结论,预测趋势正是计量方法的精华所在。所谓“股市如妻局局新”。海通证券兼有数学及经济两种背景的王永宏博士说,模型的运用极可能在热点的形成阶段发现苗头。投资的最高境界恐怕就是先人一步上轿,饱享他人为己抬轿的乐趣。到目前为止,投资人只有依靠大脑里的联想功能,找题材,选板块。电脑革命与模型的结合正可取代资本市场蛮荒状态下的“感觉”炒股。

并非所有的业界人士都认同此类观点。

北京融正证券咨询有限公司股评家陶冶认为,国内证券市场离成熟还相距太远,计量统计方法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国外经济领域完全市场化,公司间的竞争有规则可循,诸如现金流量、市场份额、特许经营权等一系列量化指标基本能概括出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而在国内,甚至没有一位股评家敢于为3年后的企业打保票。

制度风险在国内A股市场上最令人头痛,处在转型期的经营机制、组织机制都是不可定量的。一幅市场走势图最说明问题,关闭期货、三大政策、《人民日报》社论等外部原因对短期行情的影响超出了正常范围——计量模型只有在市场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但模型对中国股市的确有用。王永宏举了个列子——β系数。这种经由诺贝尔奖发明的指标本来用于测量风险程度,但在国内市场,那些“风险”极小的,往往正是庄股,主力护盘或托盘出货时股价波动很小,这与风险理论中的波动与风险成正比的假设正好相反。

组合理论的理想状态在国内显然不存在,但若将国情与之结合,其预测能力比国外股市还要强大。毕竟,不成熟的市场并不是就没有游戏规则,不管规则合理不合理,只要有规律,就可制出模型,加以利用。

“模型”与原初态的“游戏规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