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面地坐着

作者:王珲

遭遇“生命彩排”

生命可以彩排吗?

先来看一份文字吧!

“作为一个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又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社会阅历比较广的37岁男子,我自认为已经早就失去了感动的功能,也就是说,已经很难再有什么东西能够打动我的心了。但这一次,我分明感觉到,已经久违的那种对心灵深处最脆弱部分的拨动。曾有数次,课堂内的一些功课内容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然后禁不住像孩子那样号啕大哭,或无言地流下感动和感恩的泪水。然后我知道,自以为已是心如磬石的我,可能还是有救的。”

这样的心得体会比印在纸上关于“生命彩排”的宣传来的精彩,它出自一家大报的记者,他在1998年12月25日走入“生命彩排”课堂之时,内心还有着排斥与不屑。

是什么样的课程?“生命彩排”说,这个最具震撼力的生命学课程将改变你的一生,解决生命中的难题,唤醒逝去的爱,带来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课程的主办人,北京牛宅保险顾问有限公司的经理杨晶说:“它像排演话剧一样,把人生必经的生与死、爱与恨、得与失都预先演练一番,让你在设置的情境中体会真正的人生。”

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参加“生命彩排”。1280元的收费、迄今为止在中国才有的3场课程,以及只招收保险业务的学员,令很多人既无法揣度也无从知道“生命彩排”的内容。也并非人人都愿意参加这类课程,魔鬼训练、潜能开发、野外生存……各类向受挫折者、追求上进者开办的激励、磨砺培训,早已从各方面对人的那些生存本能或强化或抑制地打点个够,一个创立于1995年的“生命彩排”又能改变些什么?

49岁的马来西亚人黄雅烈博士,用积累了26年的保险业经历创建了这个课程。他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有时会因为做的准备不够,而付出很大的代价,有些事的来到甚至要遗憾终身。对于没有办法重来一遍的生命,彩排就像在真正上场之前,给人充分体会、演练的机会,以期在真实的生活中有最好的表现。

被彩排的生命

好奇、怀疑、期待、观望……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1月22日在北京龙庆峡,国际第六十一届,中国北京第三届“生命彩排”,58名来自各地被编上号码的学员,及14名被称作天使的工作人员(有志愿者),3天将演绎一个生命重建的过程。

厚重的窗帘隔开阳光,灯光和音乐在多功能厅内制造出或忧伤或热烈的气氛。北京的杨红说:“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一种奇特的、意外的学习空间展现在我面前,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这与众不同的教学是怎样一回事……”每天都从早晨9:00开始,直到夜里11:30,课程以外,午夜还需完成作业—写信—这是博士布置下的功课。人与人的交流被固定在课程内,被称作“分享”的谈话形式只可以说或听,禁止对话。

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47岁,年龄的差异决定了诉说者诉说的爱情话题少之又少,略显高尚些的隐痛是事业与亲情。来自马来西亚的课程总协理苏于雅告诉记者:“对生命的价值观念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学员们投入的程度就会不同,有些人带了很强的防备,自我保护,就会对课程有抵抗心。人的坦诚与真实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效果,58个人组成的就是一个小的社会缩影,你以何心待人,别人即以何心待你。”

很多人到最后一刻才明白这一点。新疆的周玉奎一直抱着看客般的冷漠与警戒,游戏他不参加,唱歌和跳舞是别人的热闹,他的左手先天残疾,认为虚拟环境的苦乐无法与现实相比。然而喊《生命合约》—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的时候,周玉奎被众人围住。几十双手抵在身后,许多人大声喊着:“周玉奎,我们支持你!”一下子使他激动异常。此后,哪怕是需双手举人的活动,他也不再放弃。

人近30的施磊在课程结束的典礼上,泪流不止。父母过早的分居,母亲在他15岁时的离世,相依为命的妹妹惹事生非,生意场上的辉煌及衰微,出国的妻子最终离去……施磊对苦难的习已为常,甚至连彩排中母爱亲情的忏悔也不能打动他。但最后一刻施磊因大家的拥抱哭了。在给黄雅烈的信里,他写道:“今后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我都会把这次活动作为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永远不会忘记有很多的人在支持我,我是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从彩排回到现实

驾着大巴把学员们从都市载向远郊又载回的司机,亲历着他们去时的彼此冷漠,返回时的彼此亲切。他向牛宅申请下一次也参加彩排,“体会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还有刘志的同事们。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中保”办公室主任,周一上班便有1个小时滔滔不绝,兴奋不已地回述3天的所感所悟,令同事们惊讶不已。因课程深感轻松的还是那些平日背负压力过重的人们。闫嘉是第二次参加“生命彩排”,她因懂得了“红、黑牌”游戏中给予与无谓的牺牲之间的差别,这一次干脆把几个月来一直难与下属之间化解的矛盾带到了“生命彩排”,她请她的同事们参加“生命彩排”,自己来体会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在彩排中互相拥抱的那一刻,同事们把她围在中间失声痛哭,他们真诚地说,“我们错怪你了,原谅我们吧!”

3天的彩排核心是抚慰人们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白什么将是必然到来的,什么应该更加珍惜。从3天的课程里,要启发人们看到自己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自己生命中的弱点是什么?

“生命彩排”毕竟只是“彩排”,它对人的影响只是经历了人生的某一种也许有些戏剧化的排练。第三届的学员康霞就认为,“为了生存人们想到的首先是‘钱’,希望使自己过得更好些,而得到钱的机会并不是对等的,竞争是残酷的,有时并不适于‘双赢’,尤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家都为自己想的更多,人情淡了,所以在达到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大家才会想到更多的‘给予’和‘奉献’。”

石炜的话也有代表性,他说:“生命彩排让我在两天时间感到了人生中的某些温馨。让我觉得我在社会上,在家庭中,我的价值是存在的,是无人取代的。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影响,我又会渐渐穿上我虚伪的外套,但在我的内心中,这毕竟是一种哪怕是短暂的启迪。”

也许更应把“生命彩排”只看作一种体会人生某些方面的游戏,这种游戏或多或少能对我们的人生景况产生某种撞击,我们缺少的也许是这种用游戏来认识人生的心态。 生命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