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丽的珠宝面前,我不会动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何文是某珠宝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公司中的宝石“买手”,国际钻石分级鉴定师。他说自己悟性好,“要做就应该做最好的,即便去拉板车我也会比别的车夫挣得多。”
何文从地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原国家地矿部某机关工作。上班前,母亲告诫他,在机关里棱角不要太明显。但何文的个性注定他根本不会在机关里一年年熬下去。80年代末,他和几个同伴在前门附近开了北京第一家珠宝首饰店。
在与宝石打交道的过程中,何文为宝石的魅力倾倒:“宝石的颜色、形状太诱惑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它,它都会展现出极端迷人、神秘的资质。宝石象征的是人类的权力和欲望。恺撒大帝一挥手,能指挥千军万马为他血战沙场,因为他的手上戴了只大钻戒。我曾拜一位缅甸老师学习宝石的分级和鉴定,他的养子为一块拍卖价为100万的宝石背叛了他。老师告诉我,在漂亮的宝石面前,佛也会动心。”何文称自己的人生在珠宝中得到修炼。
“做这行我的悟性很高,我记得住2~3年前、甚至10年前买的宝石价钱,记得住它的颜色和级别。在交易场上,没人会告诉你这块宝石以前卖多少钱。宝石买手需要有数字和颜色概念上的天份。”
作为一个著名“买手”,何文去香港和东南亚买宝石的装束是一身休闲服,提一个普通的包——有他的一双眼睛就够了。
“场面没有影视剧中渲染得那么神秘,很安静,双方把手藏在袖筒中捏手指谈价钱,这个过程倒挺刺激。……要听激动人心的故事?一次买钻石,卖家送上一包,我看了看,把钻石分成三堆,一声不吭,一铲重新把它们混在一起装回袋子;对第二包钻石照样做一遍这个过程;送上的第三包钻石就是很均匀、级别高的好货。我用动作让对方知道——我的眼睛很厉害,你骗不了我。”
何文带徒弟。他给徒弟们上的第一节课是:宝石就是石头,加工好了便是产品。占有欲强的人是不能做这一行的。“要当一个好的买手,道德品质是最基本的条件,我们的境界必须比佛还高,这样才能客观评价宝石。眼睛不过是视物的器官,躲在眼睛后面的是心灵。”
每一块宝石后面都有一个血淋淋的故事。“我在缅甸看到‘赌石’的场面,众人全成了赌徒,红着眼为一块可能藏有价值不菲的宝石的石头下注。高价买来的石头切开后可能身价百倍,也可能一钱不值两个结局都会带来暴力和鲜血。佛为宝石动心,这句话不过份。人爱美,见了美丽的东西心定不下来。我们能定下这个心,是修来的造化。我们喜欢这个行业,愿意为它牺牲,就只能克制,拼命克制。宝石后面是财富,看多了,就淡了。”
一旦徒弟们明白了这一点,何文训练他们挑选、分级,“每个宝石企业销售宝石的方法不同”。宝石的颜色如同人的皮肤,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将带来价格上数以百倍的差异。还有谈价的艺术,预测市场走向的手段……”由于宝石有正、邪两方面的力量,所以我认为买手要一眼高一眼低。”
“相对其他宝石,我更迷钻石。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讲,目前最先进的科技也不能把钻石产量提高,上百吨被采掘出的矿石中,只能生产出1克拉可打磨的宝石级钻石,所以每一颗钻石都是独一无二、珍贵无比的。钻石的成分是碳,但它在真空中的熔点是4000摄氏度,又是最坚硬的天然物质,这些特点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何文希望在销售钻石的同时,推销出浪漫爱情恒久婚姻的概念。古罗马时代,钻石被看作是依罗从天空射下来的星星碎片;古希腊人把钻石看成是天神的眼泪;爱神丘比特的箭端,镶满了钻石,因此具有爱情的魔力。“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失去爱的能力。”
“我不愿意把人和宝石的关系弄得那么复杂。宝石对人类而言,无非是显示财富、权势、喜好或特定的纪念。便宜或昂贵,是根据其稀有程度来定位的。一个买得起宝石的人在他这个阶层的人群中显示他的财富,当然要买最好的。我不愿评论虚荣这个话题。
“我不戴宝石首饰,因为我买不起,不属于这个阶层。我建议我的每一个客户,不要盲目追求克拉重量,而应注重宝石作为一种物质所具有的内涵,乐于欣赏宝石的设计和款式,真正理解‘美丽’的哲理。” 宝石珠宝行业钻石鉴定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