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游戏中的一年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暴利者

陈霄,福建省的一位股民,今年6月末接到了来自上海长城信托大连西路营业部的88888元奖金。相对于他在这间营业部的头寸,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去年12月18日,陈在该营业部存入了相同数目的资金,半年之后,不但本金毫发无损,还获得了162%的盈利,这88888元正是为奖励他的投资成绩而颁发的。

加上奖金,陈霄的投资业绩极可能成为股海搏击中万里挑一的人物。他是从500余名参加投资比赛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在历时半年的比赛中,参赛者通过封闭的账户在市场中实际操作,真金实银地展示他们的操作水平。从他们的业绩,可以看出股民在市场中的真实输赢。

所有的比赛都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排在陈霄后的第二名,半年的收益率为146%,第三名即降到100%之下。到50名以后,收益率低到10%以下。另外一组以18.8万元参加比赛的,第一名收益率74%,到第五名降到52%。与庞大的基数相比,暴利者寥寥。

来自北京市重庆国投证券部的一场比赛更能说明问题,当比赛进行了8个月,赛期过了2/3的时候,10万元组的60名参赛选手中,11人退出了比赛,余下49人中31人亏损。而同期的股票指数上升了10%。比赛第一名的业绩为117%。

两次比赛结果提示出一个问题:证券投资只不过是一场赢家通吃的游戏,尤其当行情偏弱时,大多数投资者面临的都是亏损的命运,而市场上的顶尖高手的获利往往能抵得上许多人辛勤炒做的总和。今年年初上海曾有人做过抽样调查,1997年200名投资者中盈亏各占一半,盈利超过150%的只有两名,绝大多数获利在30%以内,此间上证指数全年涨幅接近30%。股市是个需要众人参与的市场,人人为暴利而来,但如愿者百里却不能一二。

“派”与“牌”

邱永汉曾有一个恰当的比喻。不断上涨的股票是派,越做越大,越吃越有,而停滞不前的股票是牌,打到谁的手里谁“胡”,但风水轮转,转来转去,蛋糕还是那么大,是为零和游戏。今年的股票市场无疑是这样一场牌局,从年初到11月末,上证指数上涨仅百点,若论起成份指数,则下落一大截,与前两年一步一台阶相比,牌戏的色彩更浓了。

麻将若打得精彩也罢,今年股市的沉闷绝非以前任一年份可及,指数最高1420点,最低1150点,落差不足300点。上半年下半年各有一次获利机会,一次是突破盘局上升,一次是跌得过狠的反弹,两次市场升幅均在20%左右,它们之所以能被称为行情,是因为时间跨度长。1995年大牛市到来之前,股市也曾异常沉闷过,回过头来,投资者称那一年是黎明前的黑暗,上证指数在520~770点间振荡,前半年后半年的两次上升升幅均在30%左右。不过,平静的市场中却积聚着能量,两次小行情之间,当国债市场被关闭后,一轮被称之为井喷的行情爆发了,股指从580点冲天而起,3天内即升至920点,涨幅达59%。

今年可被用来“井喷”的契机是两次降息。但第一次,3月份,快速上涨持续了一周,只升百余点,而7月的降息之后则是一轮暴跌。3月降息后的行情可被称为今年唯一完整的行情,从3月到8月,近半年的时间内,股市升而复跌。1300点以下,升跌急速,1300点以上,行情却以异常缓慢而耐心的方式进展着,如同一场战争,在胜负未明的僵持阶段,双方都有着足够的韬晦。

两年中,上市的股票增长了一倍,综合指数也涨了一倍,市值至少是原来的4倍。有人说,股市长大了,也成熟了。但当某媒体误把TCL打印成TCI时,市场的确真诚地相信了世界第一大电信公司AT&T欲收购中国的一家小有名气的电话机、电视机的生产企业。殊不知TCI是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网,收购的目的也绝不仅是减员增效,优势互补等目标,而是为下一世纪电信业的整合抢夺顾客资源。TCL连涨3个停板,报纸上接连澄清也无济于事。

1300点上的股市运动最能显示今年的特色,连续的小步攀升和振荡下行暴露出市场背后一只手的作用。如果没有业绩支撑,连续不间断的上升往往意味着一场阴谋,价格不停地上涨,再一棒一棒地传下去,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得到好处。发财神话四处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赴汤蹈火,直到最冷静的旁观者去接最后一棒。投机炒做最忌回挡,一旦泡沫破裂,逃命者加了结者将使行情迅速瓦解。这个意义上,今年的主打行情几乎是去年大行情小而微的重复。只不过,1300点上,没有了管理层声色俱厉,做市主力的调控颇为从容。

蛮荒与成熟之间

临近岁末,全球市场再度升温,道—琼斯指数已突破了7月高点,香港股市的上天入地般的振荡也使人领教到新兴市场的活力,而国内市场却是一场闷局。在不成熟与成熟之间,股市已进入了长久的休眠期。

理解股市的成熟并不难,1990年6月,上海发生第一起炒股者跳楼身亡,这是我国第一例因股致命的事件。半年后,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开市第一天,炒国债已积聚百万的杨百万就抢先买进,这一天一共成交1000股,杨百万一人吃进500股。当时的交易量有100万,他一抛就跌,一买就涨,股民买卖不看别的,就看他的脸色。不久,出现了38位股民集体上告杨操纵市场的事。1992年5月,仅5天,上海股市就狂涨803点。直到6年后的今天,股指还未能突破当时的投机高点。

理论上,股价理想的上升模式是价格围绕着上升增值线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代表着经济发展,而周期性的人为炒做和景气因素引起股价的振荡。但在市场呈未成熟时,过分的投机炒做却会预支未来的经济增长,1992年的炒做不能不算是对未来的恶意透支。环球股市,透支最狠的要算80年代末的台湾市场,不到两年间,加权指数上升10余倍,高达12000点,随后的时间里,尽管经济健康发展,直至今日,指数才8000点。

纯粹从图形上看,上海股市8年来的经历更像台湾地区七八十年代的市场,那时台湾地区经济刚从人均500美元GNP起飞,且年增长率均在10%左右,那时的台湾岛内投资渠道单一,历经几年的大落大涨后,股指升到688点,随后自1978~1982年,市场陷入长达4年的盘局。与经济波动相合,上海、深圳股市似乎也存在着4年的周期,这就意味着,积攒出一轮大行情,一个社会通常要用4年的时间。撇开现行的发行机制、A、B股、国有股和法人股等诸多问题不算,仅在走上成熟市场的路上,股民们即可能再玩2~3年的“零和游戏”。

对于零和状态,另一位比赛优胜者在致组委会的信上道出了她的制胜秘笈——波段投资。正因为此,半年的赛程中大“胡”了一把。

零和游戏中的一年0

上一篇: 基因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