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停止地向前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周勇今年29岁,平时干干净净,身上散发着“阿迪达斯”香水的味道。他是中国汽联选拔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拉力赛的少数车手之一,在1997年世锦赛印尼站的比赛中,他取得第25名的成绩,是目前中国车手在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最好名次。
周勇心里时不时要冒出一些尴尬;媒体和人们希望更快、更刺激,而他在山间很滑的、碎石横飞的羊肠小道上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仍让大多数人感到失望。“我应该怎么向人们解释赛车的真正含意呢?告诉他们,追求速度以及它所带来的一切感官刺激并不是赛车精神?观众会失望,赞助商会撤掉广告……”
对赛车“爱得无法形容”的周勇在训练场、在山里时比他在城里要酷得多:花了100多万人民币改造赛车、头盔、运动服及赛车专用手表。但取下头盔,头发里一股馊味;飞扬起来的尘土钻进肺里,无休止地咳嗽;一个小疏忽,飞驰的车突然在地上翻滚四圈……“刺激吧?如果一年中有半年天天这样……”
8岁,周勇有了第一辆小汽车,用线轱辘、硬纸壳做的。刚过完青春期,他考到了驾驶执照。1992年他开着向老板借的“昌河”面包车参加中国第一届汽车场地赛,被要求与“夏利”车一组,“你说这怎么比”,他取得了平生第一个名次:小组第五。
“刚学会开车那段时间,我的个性被汽车骄纵得愈发狂放。乏味的生活陡然增添了快感,那种突如其来的自由和喜悦让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许多行为。我在公路上超车,大公共别我,我来个180度大掉头直对他开过去。我的父母支边去了,他们让我从8个月起就和祖父母生活。我家住在北京西单,但驾驶汽车使我第一次真真切切体验到什么是现代化的生活。没有人教我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我处于癫狂状态。”
很快,一位叫欧廷基的澳大利亚教练改变了周勇对汽车的看法。他说没有危险的路也没有危险的车,只有危险的人。随之一位队友的撞车事故令周勇的心怦怦跳了很久,他终于明白了“赛车不是用生命下注的赌博”。
周勇
“赛车没有人们想得那么危险。我不会挑一个只知道‘快’的人做我的学员,我对学员们说,是人开着车动,不是车带着人跑。如果认为自己不怕死、勇敢,就能当好一名车手,那是绝对错误的。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丝毫不为车轮上肤浅的速度迷醉,我这样要求自己。我懒得回答别人向我提出的‘快不快’这类问题。他们不理解我和车之间的感情,不懂得驾车在路上的感觉。
“纯粹追求速度我会去跑场比赛。拉力赛更能吸引我,因为沿途充满了无数不可知的神秘的东西。可能是危险,有个弯道,前面的车把石头撞到路中央,突然有辆车翻了。也可能是芭蕉林,路边灌木丛中惊起一头小兽。一次比赛中我的车掉了个轮子,只好用三个轮子跑完全程。途中的一切这一生中我可能只遇见一次,没有人为安排,全部是突然的巧合。前方的路,车窗外变幻的风景永远令我着迷,引诱我向前跑,向前跑。
“赛车能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它是要用智商、技术、经验去应付的游戏,妙不可言,男人味十足。”
周勇总是在纠正别人对汽车的态度:“不是控制汽车,是去爱。我爱我的车,了解她,体贴她像对待女朋友。”
今年7月,周勇供职的公司解雇了他,理由是他领12个月的工资但却有4个月在训练、比赛。他现在某驾校赛车队任教练,没有签合同也不要工资,一怕“条件提得太多干不长”,二怕“对不住把我拉扯大的中汽联”。
闲了,周勇听EAGLES乐队的歌。这支乐队在70年代红极一时,后来四分五裂。90年代重又聚在一起,唱年轻时的歌。周勇反反复复听一支歌,唱的是发生在汽车旅馆里的故事。所有的情节让他伤感:“再过几十年,淘汰了烧油的车改用电动车,人们还会不会想起我现在从事的这种‘古老’的赛车运动?” 赛车手周勇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