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骚扰她了吗?也许这并不重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芳)
“莫妮卡门”事件也许会促使近年来美国过度膨胀的女权主义开始反思和自我批评
9月26日,美国三大妇女组织发表声明,坚决捍卫丑闻中备受攻击的克林顿总统。这三大妇女组织——妇女运动多数派、全国妇女组织和黑人妇女团结行动——在联合声明中指出:“我们正在目击官场内外一场残酷的‘倒克’运动。带头指责克林顿先生的一些人正是女权运动的死敌。他们有一份政治纲领,即便在丑闻报道从报章封面消失之后,这份纲领仍将危害妇女。”
依照常理,总统先生多次对妻子不忠、经常与下属调情,女权组织正应该狠狠抨击这种行为才算是维护妇女权益,怎反称抨击这种行为的人为死敌呢?如果“政治地”看问题,女权组织如此表态并不难理解。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最支持女权运动的总统,他领导的民主党政府在许多方面赞同女权组织的主张,比如给妇女堕胎权和增加家庭节育计划经费。眼看11月3日就要中期选举,1/3的议院席位即将易主,如果听任“死敌”大肆攻击克林顿,结果大伙不投民主党的票,让不支持女权运动的共和党牢固地把持参众两院,那女权组织不就亏大了吗?
这三大女权组织倒也不避讳实话实说。她们在声明中说,以保守派议长金里奇为首的众议院“一直是妇女的心腹大患”,还警告说,如果这场危机抑制妇女在中期选举的投票(指抑制她们投民主党的票——译者注),人们将看到国会被反女权的多数党控制,妇女30年来不懈斗争换来的成就将面临挑战。
妇女组织当然不可能不就总统性丑闻本身表达愤怒,但是这愤怒在声明中只有一句话:“妇女们都很气愤,不会原谅他的行为;但是妇女们要求克林顿留任,因为我们相信,总统的行为不具有可被弹劾的性质。”
克林顿绯闻至少涉及7个女人,在莱文斯基之前闹得最凶的是葆拉·琼斯。她在1994年控告克林顿对她进行性骚扰和诽谤,但是由于证据不足,起诉被驳回。总统绯闻中的女人一年年不断增多,女权组织却始终保持沉默,直到9月26日发表声明。从声明的措辞看,她们对克林顿不忠和牵涉性骚扰女性的气愤是相当温和的。
1991年,当安妮塔·希尔控告共和党人、最高法院院长候选人托马斯对她进行性骚扰,女权组织立即全力支持案件深入调查
与历史上类似事件引起的激烈反应相比,女权组织这一回温和的愤怒实在令人吃惊。1991年11月,美国发生了一桩著名的性骚扰案,中产阶级黑人妇女、耶鲁大学毕业生安尼塔·希尔控告她的前上司、最高法院院长候选人克拉伦斯·托马斯对她有性骚扰行为。尽管希尔女士跟后来的琼斯一样,也拿不出铁证,而且她在离职之后仍与托马斯法官保持着友好关系,但当时的女权组织二话没说就全力以赴帮助希尔打官司。托马斯法官最后保住了最高法院院长的职位,但是从长远看,女权组织的胜利是空前的:电视台实况转播了参议院听证会,“性骚扰”从此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罪行。
与此同时,最早提出“性骚扰”概念的麦金农女士进一步精确了她的定义:工作的“不友善环境”也可成为性骚扰的因素。从那以后,大公司立即制定各种公约张贴在工作场所,免得“不懂事”的男人糊里糊涂骚扰女同事。
但是性骚扰的案子还是一年比一年多,一旦定罪,被告将支付高额经济赔偿。日本三菱公司美国分公司就是由于性骚扰事件遭到300多名女工起诉,结果赔偿1亿多美元。VALMART超级市场的老板也因以淫秽目光冒犯女雇员被法庭处以5000万美元的罚款,CHEVRON石油公司的女雇员收到上司寄来的充满猥亵词句的电子邮件而得到200多万美元的赔偿。每个著名性骚扰案件的调查审理过程都少不了女权组织的积极参与,她们总是尽力维护女性受害者的利益。
到了琼斯这里,女权组织的行动却完全两样,尽管全国妇女组织的主席帕特里夏·爱尔兰曾经很肯定地说过:“如果他真地抓过她的手,强行放在自己的生殖器上,他就是实行了性暴力。他就是利用职权,侮辱和损害了妇女,就是性方面的掠夺者。”
有人说,莱文斯基一案暴露出美国女权组织帮谁不帮谁是要看人的,她们对共和党和民主党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女权主义也逃不开政治的丑陋。“妇女自由网络”的负责人凯瑟林·杨则认为:“总统绯闻迫使女权主义开始做自我批评,因为女权主义7年前的一大成就——给性骚扰定罪——现在已经被做得过火,正如畅销书《金星和火星,永远心连心》中所写,‘为了避免涉嫌性骚扰,美国的男人在与异性交往时必须遵守许多可笑的规定,女人则可以随意勾引同时在任何时候说不。’整个社会都在帮助女性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但是有的人,包括一些女权主义者,已经开始厌倦这种损害两性和谐关系的制度了。” 女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