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君梅)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0

娄林伟 摄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1

戈尔捷香水和男模戴维,他有着数学和物理天赋,参加过海军,退伍后学习公路和桥梁建设,为范思哲、阿玛尼作广告模特儿  

35岁的张小岩先生现在在“杜邦”公司任部门经理。90年代初,张小岩写过一篇关于西装袖子上的商标的文章,登在《经济日报》上。那时,他在“杰尼亚”公司任职。他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我们的店员在顾客付款之后都会替客人剪掉袖子上的商标。有的客人不让剪,我们会说服他。西服出厂时,左袖子上都有商标,那是便于商店销售时展示,橱窗里的塑料模特一般都是左胳膊朝外的。但消费者袖子上的商标不拆是不能容忍的。我的一些朋友还向我要过‘杰尼亚’的商标——说用它把自己西服领子上的商标换掉。

“衣服领子上的商标只有爱人能看到。这比袖子上带着商标给所有人看要含蓄一些。

“我也没让朋友‘得逞’。其实大家都是人,谁没虚荣心?穿了名牌希望别人知道、认可。但要有分寸,会合理炫耀。‘登喜路’的西装一般钉金属纽扣,上面有明显的品牌标志。‘杰尼亚’的纽扣是以贝壳为原料的,和西服同颜色,看上去很普通。店里会单独出售有‘杰尼亚’标志的金属纽扣。有的客人会再多花点钱换扣子。有的客人声称就喜欢贝壳扣子——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不张扬,内行的人也会看出来他穿了一件好衣服。”

这都是90年代初的趣闻。那时,一些国际名牌进入中国北京的“王府饭店”和上海的淮海路。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买得起高级成衣却没有相应的“服装文化”素质,一时间让“有知识有文化”的工薪阶层贻笑大方。现在,这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阶层也开始面临尴尬——以前的收入太微薄,国际名牌根本可以不想。现在,紧紧腰带似乎可以消费一下那些“大牌”了,何况名牌会打折。

张小岩说,如果那件衣服原本不是给自己这个消费层的,即使打折他也不会去买。

在杰尼亚任职期间,张穿的西装是公司发的“杰尼亚”。

“你的‘胃口’是不是被吊起来了?”

“是啊。公司不会发袜子和内裤,刚进公司时,我只好自己花100多元买一双‘杰尼亚’的袜子,当然不止一双。

“我的很多朋友托我给他们买打折的‘杰尼亚’。我劝他们不要买,‘那不是你该穿的’。”

这么说也许会伤朋友的自尊,但这确实是苦口良言。在现代社会里,你的衣服是你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在国外,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给自己的服装准确定位。首先是价格定位。在美国公司里,部门经理级的人会穿300~500美元一套的西装,他们一般不会进“杰尼亚”、“瓦伦蒂诺”的专卖店,路过时可能会进行“Window Shopping”,感受一下流行趋势。“他们的薪水不是买不起‘杰尼亚’。但他们觉得没必要——那不过是工作时的服装。”张小岩说,“而且,你总不能只有一套‘杰尼亚’或‘瓦伦蒂诺’西装吧!春夏和秋冬,换季自然要换装,每季至少应该有两套可换洗吧,还有衬衫、领带、袜子、内衣……你开什么车?所有这些都应该在一个消费档次。一个成熟的白领是不会攒几个月的薪水买一件高级时装或高级成衣的。即使这些高级时装打折,他们也不一定会动心。”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2

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他曾经是多个牌子的设计师:夏奈尔、卡尔·拉格菲尔德、克罗耶等,同时他也是摄影师与舞美设计师  

是的,如果你穿着两粒扣的高级西装,那个层次的消费人群一看便知道这是“过时的”,他们已经在穿“三粒扣”、“四粒扣”了。这就是时装。不只是消费一件衣服的问题,它意味着你的生活方式会因此被勉强“吊起来”。

衣服从来是有阶级性的。在过去,它的消费层次和政治地位紧密相连。在今天这个商业时代,它和金钱结合得更紧密。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级时装店和高级成衣店都是非常势利的。据说能买得起高级时装(女装)的顾客,全球大约只有300人。在美国,高级时装店和成衣店会按门铃,有些顾客会被谢绝入内,有的虽然被“客气”地请进去,但富有经验的店员迅速打量一下,就知道你是不是他的目标顾客。如果不是,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在等级观念很强的英国,现在,一些高级消费场所的店员也脱下围裙和黑蝴蝶领结,换上名牌时装——店方借以提升自己的档次,这意味着去那里的消费者只能穿得比侍者更好。

“衣服有阶级(或者说阶层)”,很多中国消费者没有这个概念。在今年早些时候举办的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国内一家知名的服装企业在时装发布会前发了一份新闻稿,描绘了一个“国际同步”的场景:“北京、上海、纽约同一时间,不分白昼和黑夜,白领丽人们在写字楼往来穿梭,分不清谁是老板谁是雇员……”最后这句话让记者都乐了——老板和雇员都分不清,这衣服究竟要卖给谁?

离开“杰尼亚”公司后,又在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任职的张先生换装了。“改牌子后,我买的第一件西装是中意合资生产的,中文名很俗,‘圣人梦’。我知道这个牌子的生产工厂里有不少意大利技师,产品质量很不错,一套西装售价2000元~3000元,很适合经理级的人穿。如果我的上司是中国人,或东南亚人,他很有可能穿‘金利来’,我不应该比他穿得还讲究。一个成熟的白领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为什么不穿Cerruti1881和‘登喜路’(Alfred Dunhill)这个层次的国际名牌?”“国际名牌通过经销商或分销商进入中国市场,有些卖的是其在本土销售后剩余产品,即过时的时装。还有一些名牌不是在原产地生产的。我去日本时看到一套‘登喜路’西装在‘西武百货’的售价合人民币15000元,离这家百货公司不远的一家大货场里,它的售价是10000或8000元。都是真货,只是前者是在意大利生产的,后者是在日本生产的。为什么那么在乎原产地?运动服在哪儿生产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面料。但皮具和高级西装一定要穿(用)原产地的。名牌需要时间,单就生产来说,没有几十年、上百年代代相传的经验,产品就没那么高的含金量,就不值那么多钱。”

“为什么不穿‘皮尔·卡丹’、‘鳄鱼?”

“这两个品牌和‘梦特娇’的名声被假冒货给毁了。这样的牌子我认为最好别穿了。‘皮尔·卡丹’还有另一个问题,他没有后代,他的企业是个人企业,他大概是要在有生之年赚更多的商标使用费,所以把商标使用权卖给很多生产厂。”

张先生是个成熟的消费者。在这个时代,谁也不能真正摆脱社会为你确定的消费层次,我们能做的就是寻找与自己生活方式吻合的消费模式。

为谁穿衣?

“高级时装削价,你会买吗?”面对这个问题,29岁的储炯也给了否定答案。他是中信公司技术分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强调自己在休息日从不穿西服,“那只是工作装,公司不是比美的地方。你所在公司的实力和你在公司的位置——是CEO(首席行政长官)还是白领,这些客观事实不会因为你穿了一件昂贵的衣服,打了一条名牌领带而改变。”

一个“白领”穿西装的目的应该是很明确的,那件衣服帮助你展示职业素质,也会自然地透露你的自信心和工作态度。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衣服穿舒服——这种穿衣的观念促使订做中高档成衣的风气在北京等城市兴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道,有不少律师在“观奇洋服”订制西装,价位2000元~3000元一套。

储炯先生也在去年到著名的“红都”时装公司了解行情。“确定了价位之后,质地和版型就是最主要的了。工作装也要顾及个人的感受——名牌成衣的版型不一定适合你。穿订制服装比穿成衣,在概念上是提升了一个层次的。”

教油画的青年教师周星很少为一件名牌衣服一掷千金。把自己打扮得“很艺术”这才符合她的社会角色。她做到了。她会在衬衫的领子、袖子和下摆玩点小花样,把一件衣服弄出好几种穿法。“我的学生中,画画得好的都是会穿衣服的。普通高校的学生,会因为穿着印有‘名校’校名的T恤衫而彼此认同,艺术院校的师生应该用自己的衣服展示艺术主张。”

她前几天和一位自诩“标准白领”的朋友开了一个玩笑。据说那人非常喜欢时髦又显示身份的装扮。“那天,我得到一份英国叫《风格》的时尚杂志(《Style》,隶属《星期日泰晤士报》),上面有一篇文章介绍英国的白领,说这群人下班后去一个叫‘K’的酒吧,文章称这群人为‘the K team’。我把杂志拿在手里,在那个白领朋友眼前晃了晃,骗他说:现在英国的高层白领中流行在身体上打金属环。最流行打在肚脐上。他好像真信了,感叹了一句‘那多疼’,接着问:‘穿上衣服不是看不见了吗?’我忍着没笑,说:‘那才是真正的白领呢!注重的是自己的体验,干吗非让别人看!’他点头称是。哈!哈!”

笑过之后,周星说:“时装和种种流行都是蒙骗无知者,点拨有心人。这个‘知’跟‘科学文化知识’可不是一回事,那个朋友老是看别人穿什么。白领的生活和我们搞艺术的相去甚远,但在穿衣服上可以互相借鉴——前者应该给自己留一定的创造空间,后者别太孤芳自赏。大家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上,既要借助服装进行交流,争取认同,还应该不时地看看别人的脸色。”周星特别强调着装时要注意周围群体的趣味和自己的身份感。

一个现代人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太多,服装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且还被附加太多的文化涵义,穿衣实在是一件复杂的事。

能彻底改变“衣服”的是生活方式。崇尚运动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兴起后,运动装、休闲装在“名牌服装”中占有很大比例。人人都能穿Nike、Puma和Adidas,在这一点上,老板和雇员真的“人人平等”了。

现代通讯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这会不会对时装业构成潜在的威胁?把这个怪念头告诉卡通作者李铁,他居然颇有同感:“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对连环画中个性身份鲜明的衣服印象很深。至今记得最清楚的是三毛的‘高领衫’:三毛没有上衣穿,城市的街上又禁止赤膊通行,三毛用碳条为自己画了一件黑色高领衫。在现代社会,衣服的作用不仅是遮羞,还参与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现在正在‘新新人类’中流行的一次性刺青贴片没准将来会取代衣服呢。如果将来因特网真的取代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人们足不出户,还有什么必要穿时装?顶多把高科技制作贴片往身上贴就可以了,它不也有覆盖的功能和变化的乐趣吗?”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une Westwood)“不破不立,我所追求的就是与众不同”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4

部分国际名牌档案

夏奈尔(Chanel)

风格综述:“当你找不到合适的服装时,就穿夏奈尔。”它本来是一个反叛传统的传奇,但现在成了传统的象征。

类型:高级女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13年)

创始人:夏奈尔

历任设计师:1913年~1971年,夏奈尔;1971年~1983年,设计师群;1983年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rgerfeld)

品牌线:夏奈尔

品类:1913年,开设女帽及时装店

1921年起开发各式香水,No.5、No.22香水、Cuirderussie香水、No.19香水、Cristalle香水、COCO香水、Egoiste男用香水、Allure香水其他各类服装配饰、化妆品

目标消费群:主要为高消费层

切瑞蒂(Cerruti1881)

风格综述:有意大利时装之父称誉的切瑞蒂说:“当男人穿上西装时,他应该看起来像重要人物。”我们可以从电影《费城故事》中那些经他“包装”过的律师证实这一点。他曾预测男装的未来:更加精炼,也更加日常化,具有传统优雅、威严的简洁风格。

类型: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67年)

创始人、设计师:尼诺·切瑞蒂(Nino Cerruti)1930年出生于意大利

品牌注册地:法国巴黎(1967年)

品牌线:Cerrtuti1881:男装 Cerruti:时装、香水

目标消费群:中高收入消费层,以男装为主,品类延伸至女装。

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

品牌综述:该品牌注重裁剪、质感及整体结构。对于皮尔·卡丹的成就,设计界记住他了的“建筑风格”和“太空风格”,商人记住了他开发成衣市场赚来很多钱(他是第一个关注这个市场的高级时装设计师),时尚中人记住了他的迷你裙配长靴、无领夹克衫配高领羊毛衫。也有人什么也没记住,还忘了把“皮尔·卡丹”的商标从袖子上剪下来。

类型:高级女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50年)

设计师:皮尔·卡丹

1922年生于意大利,早年在法国学习建筑

品类:高级女装、高级成衣,以“卡丹”为名的面料、童装、电影服装、便装、休闲装、运动装、配饰、香水、化妆品、室内装饰品、家具、日用品、香烟

风格综述:这个曾经英俊的设计师把历史、文化和艺术融进他的衣服,你能在其间找到毕加索的线条和蒙得里安的色彩,60年代的左派银行家、“富有想象的农民”以及莎士比亚舞台剧里的王子。他的“贴纸法”设计至今被年轻设计师效仿。80年代后,他的设计趋向平和,人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六旬老人再愤世嫉俗。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5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 

 

由于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广告的成功,那些广告中的男模特终于使人们对美男子的态度有所改变,模特安得烈亚·博卡莱迪(左)与亚历克斯·伦奎斯特  

类型:高级女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62年)

设计师:伊夫·圣·洛朗

1936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1957年~1960年为迪奥公司总设计师:1962年建立自己的公司和品牌

品类:高级女装、香水系列、高级成衣系列、男装。此外,还有电影、戏剧服装、首饰、鞋帽、化妆品和香烟

目标消费群:“品位高雅的绅士、淑女”

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

风格综述:该品牌的衣服是中性的,可评论界都说“很性感”。

类型:高级时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美国纽约(1968年)

设计师:卡尔文·克莱恩

1942年生于美国纽约

品牌及目标消费群:

1.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高级时装

2.cK Calvin Klein,高级成衣

均面向中等以上消费层

3.卡尔文·克莱恩牛仔(CalvinKlein Jeans),二线品牌,年轻风格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7

卢契亚诺·贝纳通  

贝纳通(Benetton)

风格综述:年轻人中名声最大的意大利品牌。

类型:成衣

创始人:贝纳通家族

注册地:意大利贝卢诺(1968年)

品牌线:1.“全色彩的贝纳通”(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

2.希思莉(Sisley)

3.“012”

品类:最初是手工编织衫,后推出休闲装、泳装、化妆品、玩具、眼镜、手表、文具、家居用品

目标消费群:以青年、儿童为主

纪梵希(Civenchy)

风格综述:该品牌被法国人称为“优雅的园地”。“窈窕淑女”奥黛莉·赫本最爱此品牌。1995年后“英国小子”约翰·嘎里阿诺和亚历山大·麦克奎恩先后出任首席设计师后,那里不再平静。

类型:商级时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52年)

设计师:纪梵希

1927年生于法国

1952年~1995年创立并主持设计该品牌

1995年~1996年7月,英国设计师约翰·加里阿诺(1960年生)任首席设计

1996年7月起,英国设计师亚力山大·麦克奎恩(1969年生)任首席设计师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8

爱马士(Hermés),“香水瓶”丝巾  

爱马士(Hermès)

品牌综述:“皮革制品、运动和极其优雅的传统”是这个以马具起家的品牌的写照,它发展到本世纪初,已成为法国式奢华消费品的最典型代表。该品牌产品中最著名的是丝巾,女王不戴王冠时就戴“爱马士”围巾(英国邮票上的伊丽莎白二世所系丝巾正是“爱马士”)。

类型: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837年)

创始人:蒂埃里·爱马士(Thierv Hermés)

设计师:设计师群

品类:1837年皮革、运动用品

1926年推出丝巾产品

1930年后,品类扩展到箱包、高档服饰等3000多种物品

目标消费者:富裕阶层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9

拉尔夫·劳伦  

马球(Polo by Ralph Lauren)

风格综述:从诞生之日起,它就超越了服饰的形象,成为美国东部生活方式的象征。

类型:高级成衣

注册地:美国纽约(1968年)

设计师: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1939年生于纽约

品牌线:

1.马球(Polo by Ralph Lauren)男装

2.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女装

3.双RL(Double RL):非正式服装

4.经典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 Coassics):二线品牌,较便宜的上班服及休闲装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10

詹尼·韦尔萨切  

范思哲(Gianni Versace)

风格综述:该品牌在强调功能性的今天仍坚持华美奢侈的风格,征服了全世界最虚荣的人们。

类型:高级时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詹尼·韦尔萨切(又译范思哲Gianni Versace)

1946年生于意大利,1997年意外身亡

品牌线:1.范思哲(Gianni Versace):时装——针对皇家贵族、演艺明星

2.纬尚时(Versns):二线品牌——针对“对时尚敏感的年轻人”

3.范思哲经典V2(Versace Classic v2):男装

此外还有丝巾、领带、包袋、皮件、床单、台布、瓷器、玻璃器皿、羽绒制品、香水

巴黎世家(Balenciaga)

风格综述:该品牌精于裁剪和缝制,非“理想身材”的人穿上“巴黎世家”立刻光彩照人。创始人巴伦西亚加的西班牙背景使他的服装“非常西班牙”。

类型: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37年);设计师:克里斯托瓦尔·巴伦西亚加(Cristobal Balenciaga);1895年生于西班牙;1937年~1968年主持设计;1968年后为设计师群

品类:高级女装、香水、玩具娃娃服

目标消费群:上层社会妇女、影星

尼娜·里奇(Nina Ricci)

品牌综述:经历65年风雨,它始终是法国“豪华工业”中最响亮的名字之一。

类型:高级女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32年)

设计师:尼娜·里奇(1932年~1954年)

品类:高级女装、香水系列、男装、化妆品

目标消费群:“富有的淑女、绅士”

拒水(Aquascutum)

品牌风格:代表不列颠的传统形象

类型:高级成衣

注册地:英国伦敦(1851年)

设计师:设计师群

品类:男式羊毛风雨衣、外套、女装,饰品包括伞、帽、围巾等

目标消费群:英国皇家成员、贵族、绅士、淑女

瓦伦蒂诺(Valentino)

风格综述:“瓦伦蒂诺”这个词意味着豪华富有、甚至奢侈的生活方式。

类型:高级时装、高级成衣

注册地:意大利罗马(1960年)

设计师:瓦伦蒂诺·加拉瓦尼1932年生 于意大利

品类:除服装外,还有室内装饰用纺织品、礼品,1978年推出香水。

目标消费群:富有阶层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11

瓦伦迪诺·加拉瓦尼  

鳄鱼(Lacoste)

品牌综述:30年代法国的标准网球服是卷起袖子的布衬衫。绰号鳄鱼的著名网球选手首次穿短袖针织衫比赛,上面绣着鳄鱼——这是他的绰号。60年良好的市场销售为该品牌引来杀身之祸——仿冒者把它的标记倒置。

类型:成衣

注册地:法国巴黎(1933年)

设计师:①创始人雷恩·拉科斯特,著名网球选手,1904年生于法国

②设计师群

品类:衬衫、童装、钢架球拍、太阳镜、镜框、男用化妆品、网球鞋、休闲装、高尔夫球用具

目标消费群:中产阶级

包博瑞(Burberrys)

风格综述:它很好地保护了风雨中的绅士,也保护了英国传统。

类型:高级成衣

注册地:英国贝辛斯托克(1856年)

设计师:托马斯·包博瑞,1835年生,1856年~1926年主持设计制作风雨衣,1926年后为设计师群

品类:风雨衣、女装、精细食品、童装、箱包、表

目标消费群:1.皇室及传统英国绅士

2.崇尚传统的年轻一代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12

乔治·阿玛尼  

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

风格综述:是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典型。他曾把休闲性注入时装,这位大师钟情于夹克,认为它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适合各阶层人士,是服装史最重要的发明。

类型:高级时装

注册地:意大利米兰(1974年)

设计师:乔治·阿玛尼,1934年生于意大利

曾学习过医学、摄影和橱窗设计。

品牌线:乔治·阿玛尼:高级时装

目标消费群:较富有阶层

爱姆普里奥·阿玛尼:成衣

玛尼:女装

阿玛尼牛仔:休闲服和牛仔装

目标消费群:大众

业内人士点评国际名牌服装

点评者:樊其辉,青年服装设计师,’98“兄弟杯”时装设计大赛银奖得主。甄祯,北京服装学院青年教师,新近出版了《服装设计表现技法》(中国纺织出版社)。

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

甄:这个品牌的整体感觉一直保持稳定。自1947年该品牌的创始人老迪奥推出“新外观”之后,历任设计师尝试过各种造型。前人把造型玩尽了,现任设计师嘎里阿诺就玩文化,在“非洲”和“东方”之后,今年的秋冬女装又玩“印第安元素”。但无论怎么变,业内人士和该品牌的消费者一看便知:“那是‘迪奥’。”

樊:在有消费高级时装能力的人群中,它的覆盖面非常大。我听很多人说:“我穿‘CD’。”无论男女,谁穿上“迪奥”后都觉得自己特有“特色”。它的设计师是玩家,把你玩于股掌间,你还感谢他。

纪梵希(Civenchy)

樊:这个品牌现在不适合进入中国。在亚历山大·麦克奎恩担任首席设计师之前,这个牌子的衣服款式太老、太过时,但现在又太前卫了。中国的高级时装消费者不容易接受这样的品牌。

缪格勒(Thierry Mugler)

甄:他学过舞台美术,他的衣服总是充满戏剧性。

如果说“迪奥”把凡人变公主和王子,“缪格勒”把人变妖精。

让·保罗·葛迪埃(Jean Paul Gaultier)

樊:这个品牌走“游戏”的路线,把高级时装平民化。那些衣服看上去“与生活有关”——很多高级时装一看就是“高级的”,对待“生活元素”,要么把它升华,要么干脆砍掉。葛迪埃却让“生活元素”在高级时装里尽情表现。

把传统的、保守的和现代的、前卫的很通俗地融在一起,谁都能看懂。就看你是否喜欢他的主张,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品牌应该铺得很广。但它的设计成本附加值高,比如一件“街头”感觉的圆领衫售价近千元人民币。恐怕没多少人会为看起来“不像名牌”的衣服花那么多钱。

你以为你穿名牌我就不认识你?13

迪奥时装帝国的新人——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  

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

甄:卡尔文的衣服很简洁不离奇,但这也很“酷”啊!

瓦伦蒂诺(Valentino Garavanni)

甄:他永远在潮流的浪峰上,但不在浪尖,总是上面有几个人,身后有一大堆人。这是个好牌子。他的衣服制作手段特别完美,整体风格不出圈。完美得像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声音,有时候你听不出是谁的声音。

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

樊:现在谁穿嘎里阿诺的衣服是被他蒙住了眼睛,穿圣·洛朗的衣服是自己蒙自己的眼睛,或者是出于对这个品牌“过去的辉煌”的留恋和敬意。

甄:我希望消费者都意识到,大师也会有过时的时候,他不能永远主宰流行。巴黎设计师排行榜每年都在变。“圣·洛朗”曾经属于所有的人——在过去的时代,尤其是60年代,他是有生命力的。现在他好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但说不定明天,所有人又为他自豪了。圣·洛朗是个跳不出自己圈子的设计师,他的个人风格注定只是在某个特定时期受欢迎。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

甄:难得她那么大岁数了还像街头少年一样喜欢尝试新事物。外表“性感”些也不见得是坏事,它表明了一个人精神是年轻的,生活状态是“在追求”。

古奇(Gucci)

樊:古奇不会出现在公司里,因为它是要炫耀个人的,和爱马士(Hermès)、路易·威登一样,这种炫耀不像范思哲那么张扬,是含蓄的、克制的。

甄:古奇现任设计师是美国帅小伙汤姆·福特,出身于得州一个生活优越但家教很严的家庭,自1994年他上任以来,这个老牌子大受年轻的成功人士欢迎。古奇的服装服饰给人的感觉是贵族扮“酷”,扮不像,至少还是贵族。 香水品牌巴黎杰尼亚服装风格迪奥香水皮尔·卡丹品牌女装高档女装时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