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教育意味着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不久前,深圳市统计信息局的一项调查向人们证明:文化素质高低已成为影响人们收入高低的根本因素。该市中专以上文化程度阶层与高中以下文化阶层的收入比为3.42∶1。上海、广东、江苏对辖区内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进行调查,同样发现“高级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进入这一群体的速度在加快”。

“书中自有黄金屋”,老话重提还颇有时代感。读书与挣钱孰先孰后,很多人都不再把它看成个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在个人发展的任何阶段能够受到真正有帮助的教育。从目前来看,这可是个难题。不过,对某些人难题却意味着一个颇有前途的市场。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华尔街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他曾是80年代泡沫经济的象征,现在又成了慈善家,忙着做诸如辅导城中心小孩数学的善举来弥补他的形象。他的最新形象就是前两者的结合:既对美国糟糕透顶的教育水平忧心忡忡,又为传授小孩子以及商人们21世纪必备知识所能挣到的钱激动不已。

为了追求他的理念,米尔肯新近创立了一个公司,取名“宇宙知识”。他的弟弟罗维尔——一个国际不动产投资商,以及拉里·埃里逊——Oracle的执行总裁,都加入其中。腰缠数十亿美元,无需一步一步来。短短两年时间,“宇宙知识”营业额已超过10亿美元,由于兼并,去年其营业毛利几近100%。然而“宇宙知识”并无任何宣传材料,没有漂亮的公司标志,总部是加利福尼亚州伯林冈一座其貌不扬的建筑物。他们不想显山露水,却要“从已做的周密思虑中占点先机”。

米尔肯早在1996年就告诉《财富》杂志,他的下一个大动作是考虑从两岁儿童的学前教育到为中学生而备的存在CDROM上的数学教程、高级职员的培训乃至退休人员的再教育,无所不包。这是个大市场,米尔肯试图把这些互不关联的事情捏合在一起。不远的将来,“宇宙知识”希望能提供一整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服务,不妨称之为摇篮至坟墓教育。其中,“宇宙知识”已经选择了31个想涉足的企事业部门,包括出版社、职业培训和玩具制造。

“宇宙知识”不会披露其盈利情况,但其总裁汤姆·科林斯克称所有的投资者有利可图。1996年8月,斥其资本金的1/3,购买一家名为CRT集团的英国培训机构的48.3%的股份,这部分投资现已翻番。蒙哥马利证券公司的分析家迈克尔·摩伊推断“宇宙知识”的市场价值为40至60亿美元,至少是最初投资的8倍。

尽管“宇宙知识”是迄今为止第一家试图包罗各个年龄段教育的公司,调查和社会趋势与之不谋而合。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注册入学率正在不断上升。知识经济如火如荼。美国每年在国民教育的投资——从学校教育到在职培训——已达6650亿美元,超过国防费用。

美国最佳商学院毕业生排名  

投资教育意味着什么?0

投资教育意味着什么?1

用点美元的方式教孩子们数数  

尽管如此,民意调查表明,公众认为政府的教育投入大部分被浪费掉了。美国的大公司被迫面对生产力下降和昂贵的职工在职培训的情况。对熟练工人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紧迫过,1/10的信息技术工作没有合适的人选,众多的公司对擅长被称为“软技术”,如员工协调和其他形式的管理人员的需求同样迫切。

这类缺乏对华尔街而言是种机遇。很多分析家相信,广义上的教育在今后的20年中会崛起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之一。蒙哥马利公司的摩伊先生认为,教育可与20年来的医疗事业相提并论。近年来已有些投资公司涉足教育,但可供金融投资和基金投资的大型、有声誉的教育机构还寥若晨星。

“宇宙知识”有意成为第一个龙头老大。它已经搜罗了一支熠熠生辉的管理队伍。与米尔肯和埃里逊共事的机会吸引了像科林斯克这样的人物,他曾担任Mattel和Sega的执行总裁。“宇宙知识”还挖走了迪斯尼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一些高级职员。“宇宙知识”利用其天才的管理层形成了一个潜在的致命武器。Bear Stearns的分析家戴维·拿德尔评道:“他们将改变营利教育的面貌。”

“宇宙知识”早已收购了“高级职员班”——一个专为执行总裁们而设的教育和深造机构。它还拥有跳蛙公司大约8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生产帮助儿童阅读的发声玩具的制造商。除此之外,培训信息产业技能的PPI(Productivity Point International)公司的绝大份额也归于其名下。

培训是“宇宙知识”驾轻就熟的事。很多公司极需要帮助,特别是在信息与技术方面。但成立并开办自己的培训项目的成本往往又是惊人的,现在的趋势是向能提供此种服务的公司寻求帮助。培训也是“宇宙知识”初创者埃里逊熟知的事。虽然Oracle 的主业是开发销售网络和数据库软件,该公司已建立起相当规模的信息技术培训业务,其年营业额为4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二大信息技术培训者,仅次于IBM。

然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职业培训这一行仍然四分五裂,仅在美国就有53000家提供这方面服务的公司。如果所有为人父母者能在PPI接受培训,“宇宙知识”就会更加声名昭著,甚至会世界化。更加方便为像戴姆勒·克莱斯勒这样的跨国公司提供培训业务。

“宇宙知识”似乎已在300亿美元的儿童早期教育市场中建立起滩头阵地。公司以超过8000万美元的巨资买下一家儿童日托机构——“美国儿童发现中心”。与职业培训服务一样,早期儿童教育对“宇宙知识”的意义也非同寻常。现如今,80%的家庭是双职工或以单亲为主的家庭。但开办一个正式的日托中心是很费钱的,所以很多公司也向外界寻求这种服务。

现在,有些难题已不成其为难题,如语言教学和退休人员的教育。大学教育也是,“宇宙知识”已有成立在线高等教育机构的计划。对“宇宙知识”来说,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大举进军幼儿园和小学六年教育。这部分构成了6650亿美元教育经费的一半。“宇宙知识”已经表现出兴趣,收购了“诺贝尔教育动力”21%的股权,后者除了经营着100家学龄前机构外,还拥有差不多30个私立小学。

这一块曾是禁地,不对营利者开放。但人们逐渐把私人企业当成医治公有部门瘫痪的一剂良药。如果盈利性的医院连锁店能削减它收购的非盈利性医院的日常开支,为什么公立学校不能如法炮制呢?这主要涉及到特许公立学校——对诸如校董会等公众机构负责的独立学校。共有800多所这样的学校分布在全美各地,其中有1/5由私有机构经营。“宇宙知识”的“诺贝尔教育动力”将在明年接管其第一个特许公立学校。

“宇宙知识”填补教育系统的实用技术需求是再合适不过,资金也不成问题。一些州已把实用技术部分在最近的教育经费中所占比重提高了10%,另外,培训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技术的市场也几乎是块处女地。Edu投资机构的分析家阿·斯坦内说:“尽管有那么多的钱花在应用技术上,各级教师中仍有畏技术如虎者和墨守成规者。”

随着学校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化,推销其他种类的教育服务的机会将会猛增。教育软件和CD-ROM的市场份额已有6.4亿美元。同时,因特网上的教育服务也形成了一个只有1000美元的不大的市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上网,这个市场可望迅猛扩大。

“宇宙知识”的下一步是什么?米尔肯两年前曾对《财富》杂志兴致勃勃地说起过教娱相长的事。市场很大,投资教育是一桩好买卖。

受教育者已经不会对此产生怀疑,事实上正是因为他们才会有“宇宙知识”及其他一些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那些为医学学位、法学学位、管理学位奋斗的人们,当有人因此而付给他们薪水时,开始了解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负债累累。26岁的詹尼弗·盖泽尔在决定读研究生之前在纽约市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年薪超过10万美元。由于不善应付大场面决定到达特茅斯大学阿莫斯塔克研究生院工作,为此她欠下两万美元的债务,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绝对不会成为学习的障碍。

据预测,今后每10年将发生一次全面的“职业大革命”,重大变化每两年一次。技术性工作将是21世纪社会的职业主体,个体受教育程度提高是首要要求。看来促使人们重又走进教室的不仅仅是动力,还有压力。从1994年开始,我国大学生就业社会需求量呈现出递减趋势,到毕业时未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待分配大学生越来越多,1994年有600人,到去年已达3400人。大专生、职高、中专生的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难怪民办大学成了众多落榜生的重点选择对象。

另一方面,白领阶层的收入却不断看涨。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的调查显示,1997年北京外资企业员工薪酬平均增长了近11%,预计今年的增幅会在11%以上。同为白领,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大。财务总监平均年薪13万元,经理级别为9.4万元,主管6万元,一般财务人员只有3.7万元。事实上那些获得世界著名大学学位的高级职员年薪要几倍于平均值。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与美国福坦莫大学联合举办MBA教育,毕业生被授予美国学位。该项目拥有许多突出特色,收费便是一项,每年费用高达4000多美元。1999年北大国际MBA计划招生60人,读书、受教育与经济利益的正相关效应已越来越明显。不管在哪里,不论对谁,教育的需求者还是供给者,投资教育都是件有利可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