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违了,沙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何任 1968)
1968年,维达·沙宣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夫人,抱歉我让你久等了》,其实他来得并不晚。60年代的伦敦,充满了刺激和创造力,著名的滚石乐队已经为人所知,披头士(Beatles)乐队也从利物浦来到了伦敦。香港给Beatles的译名是“披头四”,“披头四”带来了男人的长头发表示解放,沙宣则用一把剪刀把女人的头发剪成了很“酷”的几何状,造型细致,线条利落。人们追求沙宣的发型就像期待最新的巴黎时装一样趋之若鹜,沙宣成为改变伦敦时尚空气的一分子。
本来,沙宣是一个普通的伦敦犹太区长大的小伙子,在街头和其他的小伙子一起迷恋足球。1942年,沙宣的母亲忽得一梦,梦里说她14岁的儿子维达应该成为一个发型师,然后她把维达送到了葛恩教授门下学艺。到1948年,作为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老夫人又把维达送到了以色列军队当了一年的军人。在军队里,维达学会了坚强。
当年,大导演波兰斯基拍摄电影《杀婴记》之前,维达·沙宣应邀从伦敦飞往洛杉矶,收费5000美元为主角米亚·法罗剪发。沙宣创造的发型和发型的价钱都成了媒体的头条新闻。沙宣的贡献还包括:发明了最新的电发和染发技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持电吹风机。
1983年,维达·沙宣将其公司的产品部卖给了Richardson-Vicks。两年以后,该公司被宝洁(P&G)公司收购。维达·沙宣说:“如果要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赢得更多的顾客,我们需要一个具规模的公司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研制更多元化的新产品,同时又能达到我们一向要求的优质标准。”
1998年7月,宝洁公司生产的“维达·沙宣”牌洗发、护发液在北京做推广活动,北京的消费者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个在电视中经常被名模、美女簇拥着出现,却未曾谋面的帅老头。沙宣带领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创意总监为观众表演沙宣剪发技术(Sassoon cut),他很深情地向记者提起他早逝的兄弟伊弗对他的鼓励,同时他又幸福地说:“我母亲的梦一直做到了1997年,她以97岁高龄告别我们。” 沙宣伦敦维达·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