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帮你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请个家庭健康顾问

今年5月,北京柏年阳光家庭健康顾问开始正式吸收会员,到6月下旬,已有近5000人入会。

做财会工作的赵陆红女士几天前刚刚入会,却已经多次就家人的健康及保健问题向“柏年阳光”的专家进行咨询,她现在的感觉是“比上医院好”。

在航空公司做空勤人员的林茜小姐嗓子疼并伴有发烧,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向大夫请求尽快控制住病情。医院大夫开出了包括华素片、阿莫仙和3针耐特的处方,划价为490元。林小姐打电话给“柏年阳光”,那里的专家告诉她,耐特为美国进口针剂,疗效好,但她的病情事实上不需要这么好的药就可以控制。

“柏年阳光家庭健康顾问”这一名称已明确了它的服务内容——为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有关健康的问题提供专业建议与忠告。这些建议来自10位从北京各大医院退休的主任级医师和留学归来的心理医生。

“柏年阳光”的项目助理王玥介绍,他们主要提供咨询服务,会员可以打电话,也可以预约专家面谈。会员可以在身体不适时获得就医指导或者因此而省去上医院的麻烦。对有特殊问题的会员,比如准备要小孩的夫妻,被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困扰的家长,有特殊病人需要看护的家庭,“柏年阳光”可以在咨询之外提供书面的指导方案或安排专门培训。

在家看病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生病时才会想到医生,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保健意识的淡薄,但也不能忽视长期以来健康服务的不完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关于自身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困惑,当它们无法呈现出明显的病态时,医院似乎帮不上忙,而且医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允许他倾听每位病人的离题稍远的诉说。人们渴望有一位全面了解自己的医生,就像外国人看病时不提去哪家医院,而是找自己的私人医生。私人医生不仅有临床医学知识,还具备预防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是简单疾病的诊断者和健康常识的咨询者,他们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服务的个性化。我国已经是成立于1972年的世界家庭医生组织的正式成员,但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医生还未出现。

可是敏锐的商人已经捕捉到人们对个性化医疗服务的需要,开始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来填充这个空白的市场。比如柏年阳光家庭健康顾问,再比如更早一些出现的北京点灯健康俱乐部。

北京点灯健康俱乐部成立于去年底,于今年初开始正式运营。与“柏年阳光”着力于健康咨询不同,“点灯”的侧重点在提供具体的医疗服务。“点灯”俱乐部总经理詹文维介绍,俱乐部与北京友谊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等二十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专家队伍包括教授、主任级医师39名、主任医师42名、副主任医师28名、主治医师80名、专业技术人员290人。会员只要拨通电话,就将得到家庭医生外诊,预约专家门诊、家庭会诊、专人陪同导医或是手术住院提前预约的服务。俱乐部有自己的桑塔纳出诊车队,车内配备200种以上的常用药,以保证会员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詹经理承认,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完全采用国外的家庭医生模式,但他们力争提供深入到每个人的医疗服务。

与“柏年阳光”和“点灯”相比,正在筹备阶段的北京友邻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许诺则显得平实、朴素。6月中旬,他们在朝阳区呼家楼北街选择两栋居民楼分发《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在您感到身体不适,但又不愿拖着疲惫的身体挤车去医院、挂号、等候,才能得到医生的关心时,您只需在家中拨打帮助热线,很快就会有专业的大夫上门为您免费诊治,无需挂号及长时等候”。“友邻健康”筹备人于洋的着重点在于提供方便。例如为小外伤免费消毒、包扎,为慢性病患者代买药品,定期上门检查,帮助进行急症病人在救护车到来之前的急情控制工作等。他们依托北京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疗力量,出诊大夫没有专家头衔,却都接受过全科医生的培训,完全胜任常见病的诊治。

健康自助餐,各取所需

社区居民的反馈令于洋深受鼓舞,他感到人们的确需要这些服务,并且乐于为此支付费用。现在于洋手上有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费用表,按年龄和交费方式分为若干档次,例如年龄在19至30岁之间的年轻人,采取每月交费,则会费为10元钱,如年交则只需100元。交费最多的是年龄在61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费需200元。交过会费之后,可享受免费出诊,免费代购药品,甚至一些常用药也在免费之列。对于不常得病的会员,还会有年终体检等回报。于洋对这份费用表还不是很有信心,防患于未然虽是老话,却仍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消费心理。

“柏年阳光”在短短 一个多月的时间吸收5000名会员,与其价格策略不无关系。前5000名会员享受优惠会费,即三口 之家年会费120元,夫妻二人100元,单身60元,三人以上每人增加50元。5000名之后,各档次会费均有一定幅度的上调,三口之家增至200元,夫妻二人则上涨了50元。即使如此,“柏年阳光”会费也算不上高。但他们提供的专家见面咨询费用则被它的会员表示“难以承受”。主任级医师和心理健康顾问的咨询费每小时100元,不足一小时的按25元一刻钟收费。王玥表示,他们会尽力以电话咨询的方式满足会员要求,电话中谈不清的,还可以由专家出具书面报告。

“点灯”俱乐部的策略是一天1元钱,但会员在支付了365元会费后,每次享受医疗服务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出诊费90元,专家外诊则需150元。最近各档出诊费均下调了30元,但对习惯了花几元、十几元挂号费看病的人们,60元还不是个小数目。

对此,詹文维经理认为,人们接受一种新鲜的服务需要 一个过程,60元和几元钱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服务品质,并不具有太大的可比性。“点灯”的一些附属服务收费则不难被人们接受,例如摩托快递送药收5元钱,赴院专人陪同服务15元,赴院接送会员服务30元。从1月正式营业至今,“点灯”已拥有3800名会员。詹经理把自己的会员定位在那些自己掏钱看病又比较讲究服务品质的人们。

丰富的服务形式和价格层次,对于那些越来越关注自身状态的人们无疑是一件好事。现在人们有多种理由,比如说为了方便、省时或是更好的治疗效果,在生病时不去医院,没病的时候也可以和自己的保健大夫聊聊。人们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选择最合适的家庭健康服务方式。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