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紧张,吃块巧克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喜欢吃巧克力吗?相信很少有人会给予否定的回答。但到现在,我国人均巧克力消费量仅相当于西方国家平均消费水平的1%到2%。美国人在这方面也并非佼佼者,从1983年开始,全美年人均巧克力消费量已从9.7磅上升到12磅,但这仍不及欧洲年人均消费量的一半。一家位于西雅图的名叫斯达博克的小公司建议他的职员改掉早晨大嚼巧克力的习惯,而改饮一种呼呼冒泡的玩意。

撇开经济方面的原因不谈,许多人在巧克力面前欲尝又止,更多是处于对健康的考虑,通常人们认为吃巧克力会诱发肥胖症、糖尿病和龋齿。

这种以可可豆、纯可可脂、乳制品、蔗糖等为主要原料的美味真的会有如此后患吗?事实上,蔗糖不会诱发糖尿病,所以吃巧克力会引发糖尿是没有依据的;优质巧克力能迅速溶解,不易留在口腔中,也不会引起龋齿。今年4月份,在伦敦召开的全球可可粉会议上,专家指出每天吃一块巧克力,有助于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除此之外,巧克力中所含有的苯乙基胺——一种与人体内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密切相关的特质,能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且不论其对与否,巧克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壮阳物。

也许与健康无关,在萄萄酒、咖啡之后,美国的美食家开始青睐巧克力,这意味着吃巧克力是件挺时髦的事。

17年前,约翰·斯卡芬勃格对加利福尼亚的蹩脚香槟非常不满,于是他决定生产自己品牌的香槟。现在他又开始与傲慢的欧洲巧克力厂商展开较量。在旧金山南部设立斯卡芬勃格巧克力厂,然后把产品介绍给加州北部的商店,如内曼·玛卡斯和圣玛蒂奥美食店。3.3磅售价40美元。

斯卡芬勃格的目标是改变美国人被百货商店所出售的甜腻腻的条块巧克力所固定下来的口味。这可让人不敢小觑,再加上它赶上了一个好时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国人的偏好开始转向巧克力。Chocoholic.com网址差不多一年前建立,为的是销售精美的查理·H·冬尼利巧克力和波特兰大巧克力颠迷者这些新近流行的产品。

斯卡芬勃格要生产真正上等的巧克力。他的产品是由来自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加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可可豆混制外,可可的含量也是衡量巧克力的一个标准。以往典型美国巧克力糖的可可含量只有30%,其他成分,如糖的比重很大。与此相反,欧洲的巧克力厂商,如法国的Valrhona和瑞士的Lindt & sprüngli所售巧克力含量分别达到71%和70%。含70%可可成分的巧克力其苦味差不多符合巧克力迷的口味。可是法国的制造商Michel Cluizel仍然向铁杆巧克力迷恋者出售可可含量达99%的巧克力。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巧克力迷,或者至少不被巧克力迷所看轻,懂点食用巧克力的规矩是必要的:像吃酒心糖果一样,巧克力糖出厂后6至8星期内就得吃了,否则所含成份会被破坏。巧克力糖稍微存放实际上是不错的,各种味道会结合得更好,但6个月为上限,不然就可能丧失巧克力的“原汁原味”。

现在,大胆吃块巧克力吧。只要你的牙和钱包受得了。

文 / 祁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