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上空的“蜜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邹剑宇)
年轻人王昉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的汽车驾驶员,有1万元存款。1万元最好的用处是买一台电脑,王昉就打算买一台电脑,尽管他不打算用它来挣钱或成为一个刻苦的业余专家。但到今年5月,1万元不够了,因为王昉不但是一个电脑爱好者,他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航空爱好者。他想飞,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级类航空器飞行培训实验中心的飞行驾驶员培训的费用是3万元。王昉从家里又借了1万元,先交了2万元,成为中国首次飞机驾驶员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
在王昉跟家里人磨嘴皮的时候,河南商丘20岁的黄金和22岁的张明山却无需为钱操心。相反,参加一次耗费3万元的飞机驾驶培训,再成为一个靠飞行挣钱的雇员,是他们争取的机会。退伍前黄金是北京南苑机场的气象员,张明山是陆军的炮兵,他们良好的背景被商丘市商祖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自华看中了,卢自华要招两个飞行员来操纵他从北航订购的“蜜蜂4号”和“蜜蜂11号”轻型飞机。
河南东部的商丘是平原,每年到田间给农作物洒农药的时候,飞机作业是最受欢迎的方式。而作为文化商人的卢自华,他更喜欢说的是:商丘作为国家级古城,有保护完好的古城墙,城外是古护城河,河外又是土城,外圆内方。但这最好是从空中俯瞰。
所以卢自华花了42万元订购了两架“蜜蜂”飞机,选送两名年轻人到北航来学驾驶飞机,用飞机赚钱。
北航的胡继忠教授研制出中国第一架轻型飞机“蜜蜂号”以后,又陆续开发出二十几个机型,并获得了中国民航总局的生产许可证,但是卖出去的却寥寥可数,原因是他的“蜜蜂”没有飞行的空间,中国的天空没有对这种轻型飞机开放。到今年5月,情况有了转机,民航总局批准胡教授所在的机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初级类航空器驾驶员培训中心,中心将颁发中国第一本轻型飞机的驾驶执照。
民航总局的特级飞行员、首席试飞员、美国试飞员学会终身会员孟宪珍教授是这个培训中心的顾问,孟教授试飞过的飞机是中国的“运5”、“运11”民用运输机。更有吸引力的是张学理,这位前试飞员试飞的有“歼6”、“歼8”战斗机,再加上空军某部的前歼击机驾驶员赵德喜,他们三人负责培训三个小伙子,学习让“蜜蜂”飞起来。
7月5日,在河北保定郊外的江城,一个久置不用的滑翔机场,王昉、黄金和张明山坐在“蜜蜂4号”的前驾驶位,驾驶歼击机的教官在他们的身后,让“蜜蜂”飞上了天。
在“蜜蜂”飞过的江城机场的大草坪中,正闹着一场蝗灾。无数麻灰色的蝗虫在“蜜蜂”的驱赶下,从草丛中蹦出来。“蜜蜂”发动机的轰鸣声代替了原先滑翔机的悄然无声,可是蝗虫们懵然无知。 轻型飞机河南商丘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