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狂不仅仅是说话的形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孟苏)
李阳简历
大学时曾连续3次英语考试不及格,经过反省,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英语学习方法。后他辞去英语新闻播音员职务,创办李阳·克立兹国际英语推广工作室,并在全国各地演讲,推广“疯狂英语”学习法
记者:你如何定义“疯狂”二字?
李阳:“疯狂”不仅仅是一种说话的形式。“疯狂”是全身心地投入,是不断地超越自我,是疯狂地发挥上天赋予他的潜能。
记者:你要求跟你学英语的人大声喊英语,“疯狂”是不是你推广语言教学商品的标签?
李阳:我要求学生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地朗读英语,是要他们通过“疯狂”克服羞怯、虚伪,同时在心理上也是一种发泄。我把英语学习从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把笨嘴拙舌变成伶牙俐齿。
记者:那你的英语训练似乎更多地成了一种技术操作。
李阳:汉语字典中对语言的解释是“口语”。中国人对口语教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以为教口语就是教日常用语。但克林顿的演讲也是口语,经济谈判也是口语。我的教学目的是,学生能用英语口头表达出他所能写出的一切。当然也可以通过阅读找到感觉,但谁又愿意成为哑巴?
记者:你说你是传统语言教学下的失败者,你认为传统语言教学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李阳:翻一翻这20年的语文、英语课本,现在还在学“打猎”,现在还在说“地主对佃户进行残酷剥削”。这样的教育怎么能适应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反对学生学莎士比亚,反对学18、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名著,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语言是不断前进的。中国的外语教学失败在用文学作品去教一个连起码语言交流都不会的人。母语教学可以这样,用在外语教学上未免太滑稽,注定要失败。
记者:我曾看到过批评你的教学法的文章。
李阳:这很正常,因为有人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失去了平衡。我们已经到了端正学好英语态度的时候了,应该给半死不活的英语教学注入强心剂。全国开了那么多英语培训班,目的是什么——赚钱养活那么多老师?不,是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国际战士。
记者:从你的措辞和语气上看,你不仅仅是在教授一门语言?
李阳:我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了爱国主义精神,那就是把英语学好。我带着学生在严寒酷暑的天气里大喊英语,用英语来传播一种精神。现在人们似乎不知道该相信什么。相信钱吗……
记者:雅尼音乐会,薄涛时装发布会,地点选择了太庙,你也将你的头几场演讲放在了太庙,这是否包含了很多商业意味?
李阳:选择太庙,是希望融合两种时代的气息以震撼人的心灵。用教育来扶持教育很难。如果说我商业化运作不光彩,那么又是谁不厌其烦五六次引进同一本朗文字典,赚了中国人多少钱?这是帮外国人占领中国市场。争论的背后是许多人的利益。
记者:你很会宣传你自己。
李阳:知识分子、知识都应该进行包装,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知识分子应该做超级知识分子、超级文化操作者。
记者:你在演讲时很善于展现你的个人魅力,并鼓动起听众的热情,跟前几年的气功现场会表面上很相像。你练气功吗?
李阳:我不懂气功。前面说过,疯狂喊英语,是训练口腔肌肉、释放内心压力。这和气功是两回事。
记者:你对你的生活、为人是什么要求?
李阳:我的生活就像一只快艇,我不会为浪花停留。我把多余的精力放在将自己锻造成一个英雄上。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