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左右日元的升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历史上,日元的一次大升值是在美、日等西方五国的预谋下开始的

每当日元下跌,描述这一惨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创下多少年的低点。8年前的低点是160∶1,再往前,不可回避的就是1985年9月召开的广场饭店五国财长会议,以及会议之后,日元开始的大规模的升值。

1985年前,在里根的第一任期,美国财长由华尔街巨头唐纳德·里甘出任,里甘奉行不干预市场政策,面对巨额赤字和债务,里甘在1985年初的总统经济报告里写有“美元升值表明对美国经济信任的提高,表明世界投资家们对美元的期望”。里根总统在他的第一个任期里也表示,只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决不能消除决定美元价值的基本因素,强烈反对干预国际货币市场。然而,正是在这一期间,美国贸易赤字由1983年的674亿美元骤增至1984年的1126亿美元。

里甘的继任者、现实主义者贝克在上任的第二个星期就明确宣布要对美元升值采取抑制措施,但秘密地卖出美元收效甚微,反而是口头的表态会引起市场波动。一系列穿梭外交在西方主要国家的财长间进行,抑制美元的见解基本一致,但细节上分歧颇多。

广场饭店会议是个秘密会议,但会议一结束,贝克就将协议公之于众。其中最明确的一条是:部长和行长们认为,从基本现状与展望的变化来看,(非美元)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相信是会在某种程度上,更有秩序地上升。他们认为这样做有利时,打算促进对美元的汇率有秩序地上升,更为紧密合作做好了准备。

广场饭店会议点燃了日元升值的导火索,汇率以惊人的速度变动,连始作俑者也始料未及。会前,日元对美元汇率为240∶1,会后,短短4天时间日元已升值10日元。又过了3天,汇率已达220∶1。从240∶1到200∶1,仅用了18天。在日元的这一疯狂升值过程中,美国动用了32亿美元,日本30亿美元,西欧三国相加为30亿美元。

1986年3月18日,日元汇率突破了1美元兑换180日元大关,达到1美元兑175日元。日本政府再也不敢怠慢,开始就反干预与美联储磋商,却遭到拒绝。日本银行只得单方面在纽约外汇市场反向买卖。日元在突破160∶1后虽有放缓,但升势直到150∶1才遭扼制。值得一提的是,日元从1971年的360∶1升到1985年的240∶1用了8年,而本次巨幅升值历时不足一年,市场与政府的力量结合,塑造出世间少有的速度与幅度。

对于这次协调行动,诺贝尔奖得主弗雷德曼曾有论述:“通过五国财长会议,虽然加强了政策的协作,但是围绕协作而进行的协商不过是为取得一些实际性的政策而已,日本当局虽对美国采取了协调的态度,但仅限于与本国利益相关的时候……相反,对美国来说,也会是同样的。”

谁在左右日元的升贬?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