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的变大与变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邓英陶)

AT&T的变大与变小0

经济的腾飞越来越依赖于通讯和信息的催化递增反应  

前维耳时代

至19世纪中叶时,摩尔斯电报的特许经营单位已建立起数千英里长的电报线路,一场激烈的竞争开始把美国大陆的各大城市彼此联结起来。这时,一家名叫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机构沿着铁路架起电报线,并开始吞并较小的公司。在11年里的时间里,该公司的电报从美国的一端伸展到另一端,其资本由开始的50万美元猛升到410万美元。

巨大的成功使得该公司骄横起来。1876年,一位名叫贝尔的声乐教师取得第一部电话的专利权时,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对此不屑一顾。随着公众对安装电话的需求迅猛增加,西部联合电报公司明确表示,它绝不会交出自己的垄断权。该公司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扼杀或夺取这种更新的技术。

扼制最终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实业界急切需要更好的通讯手段。这场斗争的胜利者反过来成为世界上未曾见到的最火的私营企业—AT&T。

维耳时代

从1885年至1950年,这65年是AT&T公司的维耳时代。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支配着AT&T的信念和口号是:“一个方案、一个系统和无处不在的服务。”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或服务)的要求成为AT&T成长期的活力源泉。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家庭的电话普及率不到40%,因此电话的完全供应就成为一件人事业。将标准的黑色电话机供应给美国所有家庭,是大家都能同意的目标。

标准化已渗透到公司的各个方面,其对象不仅是最终阶段的产品,甚至从生产手段、送货方法、服务,以至于程序、企业组织机构都完全趋向标准化。可以这么说,AT&T的经营者是一个简单划一、重复性操作的工程单位,他们所发现的工程标准化,使AT&T在工业时代实现最具经济性的管理。

简言之,AT&T创立了电信行业中的人批量生产方式。到40年代末,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平均每年达30亿美元,拥有50万名员工。

后维耳时代的开端

到了20世纪的50年代,美国家庭的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100%。随着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和基本电信需求的满足,需求开始多样化和非标准化。

AT&T也只能随之变化。到了1970年,电话产品的多样化程度已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这时的AT&T与往日的AT&T已人不相同,其所提供的服务种类高达25万种,贝尔生产的电话机多达2500种。

最重要的是生产本身的改变。从过去制造庞大数量标准产品的大量生产方式,转变为有多种规格的小批量生产方式。AT&T正经历着微妙的改变,开始逐渐抛弃被维耳视为理想的“极端标准化”。正是这几乎无意识的转变,使AT&T本身从工业时代进化到后工业时代。

多样化的展开与竞争

由于通信卫星、有线电视、电脑等尖端科技的出现,对特殊化的通信服务需求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这使通信的形态本身发生了改变。这种状况使得AT&T这样巨大的公司都不足以应付。

不仅在信息传输手段或接收终端上出现了多样化和市场细分化,与此并行的还有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多种多样的信息通过系统,收视者所属的团体、甚至个人的特殊需要及偏好都能得到满足的信息时代终于来临。不同种类的信息同时向不同种类的团体传递的可能性已经产生了。

所有这些趋向多样化的压力,对AT&T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化,以及整个通信市场的细分化,都是更大革命性进程的一部分。

AT&T的解体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设法以AT&T向客户收费太高为由来拆散这家公司,但没有成功。最终改变了力量对比的,是新技术和企业界用户对于更多更好的需求这两者的结合。

60年代,大量美国企业装备了计算机,他们要求得到名目繁多的资料网络服务,但这种服务在当时的市场流量太小,引不起AT&T的胃口¨。

作为一个受到保护的垄断企业,AT&T未曾遇到任何竞争,因此对新需求反应迟缓。但随着计算机和卫星的使用日益普遍,以及更多的公司需要把它们联结成网,企业界对AT&T的不满加剧.、反对AT&T的情绪在华盛顿逐渐高涨起来。1984年,公司最终被拆散。

正如企业界希望得到更好通信手段这种势不可挡的需求,在一个世纪前打败了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一样;新技术和希望得到种种新服务的难以扼制的需求,最终又击败了美国AT&T公司。然而这家老牌垄断寡头的被分解是否意味着又一个自由竞争时代的到来呢?

解体后的AT&T和“贝尔七宝宝”

经联邦法院裁定,原来贝尔系统的22个贝尔运营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业务从AT&T分离出去,纳入7个地区性的控股公司(RBOCs)。分离出去的资产占原AT&T1500亿美元总资产的3/4。22个贝尔运营公司经营本地电话业务和IATA区域内的长途业务;而AT&T公司只剩下了国际长话、国内期间长话和数据业务等,不再经营本地电话。解体工作于1983年12月31日正式完成。

解体之后,AT&T的市场份额逐渐受到MCI等公司的挤占而逐渐变小,平均每年丢失3%左右。为了争夺市场,AT&T不断降低资费,自1984年至1990年长话费共降低了10次,降幅40/%,但由于业务量增加,其收入从1984年的331亿美元增到1991年的630亿美元。

在解体之后,虽然AT&T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但它仍然是美国最大的长途电话公司,对美国电信市场仍起着主导作用。AT&T还希望到本世纪未有1/2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与此同时,AT&T1992年l1月斥资37.3亿美元购买美国最大的蜂窝通信公司McCaw33%的股份,这一行动证明AT&T准备重新进入本地通信市场。

被称做“贝尔七宝宝”的地方贝尔公司(RBOCs)接受了多达4500亿美元的资产和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市话网络基础设施。它基本上垄断了美国国内市话业务,同时还被许可经营州内长活和LATA区域长途业务。

由于“贝尔七宝宝”具有垄断地位,在资费上得到r政府优惠政策的保护,未受最高和最低限价的限制,因此表现保守,各自为政,服务质量也没有明显改进,反而使地方电信市场的垄断越演越烈。

1996年初克林顿签署了新的电信法案,美国市话长话全面放开竞争,RBOCs从此失去了市话的垄断地位,但也获得了进军长话市场的机遇。据估计从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中,RBOCs将丧失30%的市话市场,40%的网络接入市场,600/e的长途交换市场,它将只能维持52%约410亿美元的业务。

地方贝尔公司不得不迎接挑战。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办法是合并。7个地方贝尔公司中的4个公司作好了合并为两个公司的准备工作,这也是美国通信史上第二次有重大意义的公司合并行动。RBOCs阵营这两大联合得到了美国司法部和FCC的初步认可,7个地力贝尔公司现在变成了五个。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终极目的,AT&T变大与变小的故事至少能告诉我们,垄断和竞争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种并不矛盾而且总是相互转化的手段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