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寻找青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天时)

报道:寻找青鸟0

70多位老少演员,3班倒排练2个多月,每人平均饰演3至4个角色,30段歌,50多段舞,布景17卡车,服装200多套。这个又跳又唱,从1月24日上演至今80余场迎送10万多观众并仍将继续的童话故事讲的不是小鸡小鸭,不是公主与王子,而是—“幸福”。

一对樵夫的儿女,圣诞之夜,在梦境之中,带着生命复活的面包、砂糖、牛奶、猫、狗等众精灵在光明的指引下,经历记忆之国、夜宫殿、森林、幸福宫殿、墓地、未来王国,寻找代表幸福的青鸟……它是《青鸟》,90年前,比利时象征主义大师莫里斯·梅特林克的梦幻之作。

记者:怎样想到排演《青鸟》的?怎样的演出效果?

史美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青鸟》导演):排演《青鸟》是我的荣幸。这是几代中国艺术家的梦想。60年代儿艺的朱轶老师,青艺的陈颐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但是由于经济上或意识形态上的偏见都没能如愿。这次我们的《青鸟》是1994年日本四季剧团根据梅特林克的原剧改编的歌舞剧版本。从歌词、舞段到服装、舞美、舞台布景都由日本四季剧团无偿提供。我们认真研究了录像带和图纸。

《青鸟》的主题非常丰富,那是人们要用一辈子追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很抽象,没有一个连贯的情节。观众的懂与不懂只能是相对的,与年龄、阅历有关。小学生从“夜宫殿”一场戏中知道要想获得幸福就得勇敢,中学生说那里面包涵了“说不清”的哲理,老人在“记忆王国”感叹命运……

记者:“儿艺”的《青鸟》、日本四季剧团的《青鸟》、梅特林克的《青鸟》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前者完全忠实于后者还是彼此的超越?

史美明:基本上忠于原著。日版《青鸟》对梅特林克的原著作了少量删改、浓缩。我们“儿艺”的《青鸟》基本遵照日版本。我们把基调定在轻松、愉快、欢乐向上上面,我们面向的观众多数是少年儿童,所以删除了一些宿命、神秘的东西。譬如,第八场“未来王国”,蒂蒂尔见到了未出生的弟弟,弟弟说他出生就是为了死亡,因为他得了不可救药的猩红热……孩子看了会摸不着头脑;别外,第三场“记忆王国”,蒂蒂尔死去的爷爷奶奶的对话过于冗长、沉闷,我们也根据中国“喜丧”的习俗作了修改,让它与整体格调一致。

钟浩(儿童艺术剧院《青鸟》导演):日版《青鸟》无论是布景、舞美,还是歌舞编排,对于原剧来说,都是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它改变了原来的话剧形式,以歌舞这样情绪化的样式浓缩并凸现了原剧精神。比如第八场“未来王国”,梅特林克的原剧说得很模糊,只说“在奇特的青蓝色雾气中轮子、转盘、飞轮、齿轮,以及各种尚未取名的古怪东西,在飞速旋转,进出青蓝色的火星……”这在舞台上很难表现,日版的处理是在一个纯青蓝色的、安宁的,像是母体,像是蛋壳这样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让孩子以语言诉说,以歌声吟唱,来表达他们的梦想。这个清纯的世界变得可视了,近了,令人向往。

报道:寻找青鸟1

舞台设计新颖、别致  

记者:象征派戏剧又称抽象主义戏剧。这一流派理论家一向认为:“一出戏剧念出来,对于精致敏感的灵魂,比舞台上由演员演出,更为生动。”据说梅特林克本人对他自己的任何剧作的上演都有种“失验的惶恐”,作为与梅特林克所处时代、文化有很大差异的中国导演在排演如此抽象“不适于演出”的戏剧,有难度吗?

史美明:《青鸟》既简单又丰富。至今,我们还有不少模糊、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们的排练一直是很吃力的。排练《青鸟》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青鸟》对于剧组的各个部门来说都是挑战.,就拿第一场众精灵出场来说,水缸的水涨出来,牛奶倒了,推车推出来,砂糖蹦出来,火由滑车滑出来,狗从篱笆外跳进来,猫从床底下钻出来,最后花仙一把两扇子打开……布景要变,灯光在变,表演在变,音乐在变,一出戏有这么多变化,可视性、冲击力自然比较人,这样的演出,我们的剧组人员很少经历。

钟浩:排演《青乌》最难的是进入并保持角色状态。剧本看似简单,没有人物命运,没有环环相扣的情节,就几个穿场人物,但难就难在这儿。每个演员都要挖掘、调整身心到一种剧本要求的清纯、向下、快乐的状态,郁得觉得生活有意思,活着足不容易的、幸福的。精灵出场,面包变得会说话了,牛奶会舞蹈了。就是那么简单的.“跳”吗?那“跳”的一瞬间是什么?是生的欢乐啊。作为面包,你必须心里有这样欢乐,你才能表现。保持这种状态很难,因为人是皮肉之躯,日常生活在不断地耗于我们的热情,保持热情就成了责任。

记者:《青鸟》以纯真、快乐、梦幻的形式讨论人生严肃的主题:幸福是什么?您怎样理解类似的童话之中我们生活的功能和力量?

钟浩:排演《青岛》的过程本身就是寻找青岛的过程。我们可以不谈中外音乐剧的创作差距,不谈引进,不变技术上的枝节,但我们必须谈论“青吗”。对我个人而言,它不仅是专业学习的机会,它引发了我对于生活、对于自我的反思。幸福是什么?关于生活和世界的最简单的真理我们是不是早已淡忘?

在“幸福宫殿”,蒂蒂尔兄妹发现美丽的“母爱”就是他们的妈妈。“行千里路,跨万座山,母亲温暖就在身边……”你真的用心去感受过妈妈的爱吗?你是小是习以为常了?我对演员说,就想想每次妈妈送你们出门的时候吧……沉静下来,用心感受。排演《青鸟》本身就是一个探寻、享受幸福的过程。 青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