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睡不着》的智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倪震)
导演黄建新在拍摄现场
《睡不着》剧照
电影生产的投入和回报,可以用资本含量、技术含量和智慧含量3个指数来概括。高成本的商业片,通常在前两项投入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以求市场一搏,获取高额利润,有时也形成巨大风险。低成本的艺术影片,必须以智慧含量的丰盈来弥补前两项的不足,以求特定观众群落的欢迎,取得资金回报。智慧含量和艺术技巧,就成为小制作、低成本影片不能回避的一项重要投资。
黄建新导演的新作《睡不着》,就是一部有智慧启迪快感的影片。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悲剧,但却不乏欢笑和莆笑的剧场效果。它叙述一个民警除暴安良的故事,主人公自己的女儿却受到暴力的摧残:明明是一个令罪犯丧胆的优秀刑警,却被命运的小公搞成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模范;凭着一身胆识和英勇擒获了,杀人的罪犯,却被反咬一口诬陷为知法犯法的恶棍。前因,不导致后果。悬念,总是出人意外。期待,不但没有使你失望反而引出更新的期待和超额的惊喜。这是叙述者智慧高于观众的表现,也是智慧的含量产生审美快感的效果所在。
导演和观众是一对矛盾,也是一双游戏的伙伴。设伏和跌宕,悬念和解扣,误会和释谜……“就像一次无险的历险”中导游和游客之间的游戏规则,游客既要在轻车熟路的自信中享受旧地重游的快感,更要在另辟蹊径的意外中获得惊喜。前者保证着对观众的控制,否则将失去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后者提供着每一次欣赏体验的新鲜性和启迪感,否则将陷入重复的厌倦和乏味之中。它虽不如商业巨片的视觉盛宴和奇观轰炸来得刺激和惊险,但却因旅途中的峰回路转和豁然启迪而回味无穷。
叙事中的幽默和诙谐常常是引发观众兴味的一个可贵元素。幽默是自信的表现,幽默也是智慧的象征。黄建新的电影里历来不乏幽默。《黑炮事件》本身就是一大幽默,略略带点黑色风味。近期的《埋伏》也让人看了之后哑然失笑。在《睡不着》这部新作里,设置了许多短小的片断,加了情节之中的种种细节,使幽默的惊喜和欢笑,弥漫在全片的故事推进之中。比如:一对不孕夫妻在汽车内寻找激情,被误认为乱搞男女关系拘进了派出所,主人公吴济堂为息事宁人将他们留住在派出所,怒气冲冲的夫妻却由此体验了一番新鲜的经历;民警们把从色情业中查抄到的一面特殊镜子装在派出所内,目的是为了审案时观察嫌疑人的表情。无意之中却窥视了吴济堂夫妻在悄悄谈心时的绵绵情意。“本非原意,歪打正着”所带来的惊喜,是叙事机制中蕴涵的幽默,为了保护女儿不再受骚扰和伤害,组织上决定批准吴济堂调离这个派出所,欢送会也举行了,却受到一群居民代表的执意挽留。人民不让走,人民需要你,这对于一个一心为公的模范民警来说,是崇高的奖励,又是神圣的召唤。吴济堂感动地当场保证留下来为民服务。可是笔锋一转,当这群居民代表走出派出所来到小街上时,谈笑间相互夸奖刚才的表演是如何的逼真诚恳,众人指着其中的一位老太太说:你当年就是一个专业演员嘛……在这里,幽默不只是引发一种情趣上的快感和调侃而已了。幽默进入了多义的反思和意义的自我解构的层次之中,产生了叙事和意义转化的特殊功能。
《睡不着》以温馨的语态,凄然的欢笑写出一个民警英雄的特殊的人生。英雄无畏、英雄无眠,尤其是英雄无奈。无奈,是人生的一种尴尬。而在无奈之中奋起反击,以身殉职,这种英雄就使人体味到不只是抗击暴徒,更是抗击命运的英雄行为,平凡,由此豁然转化为不凡。而人物形象的刻划和描写越是平凡,意义的升华就越是闪现着不平凡。
低成本、小制作是离不开智慧的投资、智慧的含量的。日本影片《情书》的扑朔迷离;香港影片《甜蜜蜜》的峰回路转;杨德昌的《麻将》,通篇不见麻将而又见“麻将”;法国电影《第八天》弱智人尊严的光芒四射……丰厚的智慧,人生的内涵,在一首歌曲的反复低吟或一盒巧克力糖的辗转递送之中,处处闪现,处处芳香。 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