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鞋子旧鞋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意)
在美国,示威者抗议耐克公司在亚洲的工厂实行不公平的劳工待遇
罗纳尔多的新鞋子
菲尔·耐特,耐克公司的老板,他是否懂足球不得而知,但他肯定是巴西足球队的支持者。如果巴西队在法国世界杯上夺得冠军,每个队员至少可以从耐克公司那里拿到20万美元的奖金。两年前,耐克公司花了2亿美元与巴西足球队签订了赞助合同,如今,这个合同可能被修改为4亿美元,为期10年。耐克公司还与美国足球队签订了赞助合同,费用为1.3亿美元。今夏法国世界杯,将有6支球队着耐克装备参加大赛,而在4年前的美国世界杯上,耐克鞋还没有踢进足球场。
这是另一场竞争,阿迪达斯(Adidas)是本届世界杯指定赞助商,这个足球装备领域的传统巨人要提防耐克的入侵—耐克曾试图与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队签订赞助合同,尽管这一买卖没能谈成,但迫使Adidas把给拜仁慕尼黑的赞助费提高了两倍。就像阿迪达斯要进入NBA赛场一样,耐克也要在足球天地里一展身手。负责该公司足球事务的桑迪·贝特克说:“我们的目标是在2002年前成为足球装备中的世界领先者。”这意味着耐克要与阿迪达斯、安宝(Umbro)、彪马(Puma)等足球装备上的领先者较量,他们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就是巴西队和罗纳尔多。罗纳尔多绝大部分时间会穿着Umbro产品,因为他所效力的国际米兰队的赞助商是Umbro公司,这家公司在当年从巴塞罗那队购买罗纳尔多时出力不少。但耐克也有自己的招数,他们推出一种新型的足球鞋,用合成材料取代袋鼠皮,光亮度更佳,样品名为“Merc urial”,据耐克公司欧洲部总裁麦克·迈勒宣称,这种鞋将搅动鞋子的世界。接下来的悬念是,这种足球鞋会不会以“罗纳尔多”命名呢?就像“乔丹鞋”那样繁衍至如今的“乔丹第13代气垫”。
乔丹是一双旧鞋子
成功的战略总是会被继承,耐克要想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中真正的霸主就不会忽略足球,不会放掉罗纳尔多。
以著名运动员命名球鞋以拓展其产品系列的方法还会被耐克采用—耐克用4000万美元签约的高尔夫球明星泰戈·伍兹也将拥有自己的标识,那么乔丹呢?这位耐克公司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会不会退役呢?
乔丹曾多次表示他将在今年夏季结束职业生涯,并在退休后干自己的一份买卖,—经营体育用品,乔丹品牌不再有耐克的“钩子标识”,代之以“飞人标志”或简单的“23”—乔丹在芝加哥公牛队效力时的球衣号码。这是乔丹与耐克公司一番艰苦谈判的结果。
两年多来,乔丹不停地接受过这样的指责:耐克公司住印度尼西来等地雇佣童工,而你却为耐克大做宣传,乔丹的回答是:我只是签约为耐克做宣传,而不过问他们的生产情况。他们真的在哑洲雇佣童工吗?我在退役之后一定要去亚洲实地考察一番。
实地考察云云也许只是一番托辞,但在退役之后摆脱“钩子”的阴影无疑是乔丹的英明之举,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乔丹与非尔·耐特的关系—如果乔丹足上帝,那么是菲尔·耐特将他送上了天堂。如今,退意萌牛的乔丹不想冉当上帝了,而菲尔·耐特也做好了没有上帝的打算。
耐克公司今年晚些时候将推出其新产品-Alpha,菲尔·耐特说:“我们要做的是认识自我,从产品本身开始。”
而锐步(Reebok)则加强了与著名运动员的赞助签约,这家公司以往把火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开发,如今则强调销售策略。锐步总裁保罗·福尔曼说:“我有所有我想要的签约明星。”
新鞋子变成旧鞋子
一年以前,经济学家还鼓吹经营者要多向运动鞋厂商学习,学他们怎么把一双鞋卖得很贵,同时又能卖出那么多鞋子。这的确值得学习,耐克公司1995年的全球销售额为48亿美元,1997年上升为92亿美元,它在美国市场占据的份额是47%,远远领先于Reebok的16%和阿迪达斯的16%。在上一财政年度,耐克公司销售额上涨了42%,利润达7.96亿美元。
但耐克的问题也在此时显现—股旧鞋子…价下跌、产品积压。公司裁员。这就像是泰戈·伍兹在高尔大球场上的表现,前几年一帆风顺,今年则萎靡不振。
耐克病因何在?巨人公司总会有多种原因导致它得病,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在亚洲大部分国家,耐克是一种奢侈品,这一地区是耐克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地区,但随着购买力的下降,耐克在亚洲市场前景不妙。日本是耐克公司除美国之外的第:大市场,但至少有200万双鞋积压在那里,对耐克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阿迪达斯则有好消息,下个季度,该品牌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额上升了92%,上一财政年度,阿迪达斯全球销售额上涨了42%。
亚洲工人的确因为穷才从事这种工作
运动鞋销量的此消彼长也许还小是十分严重,更严要的背景是传统的运动鞋已不再是肯少年“酷文化”的唯一象征。褐色休闲鞋正日趋流行,据锐步公司估计,去年运动鞋市场利润有15%至20%被褐色休闲鞋夺走。其中最为著名的品牌是Timberland。以年轻人为对象的服装品牌Tommy Hilfiger也将开辟休闲鞋生产线。New Blance鞋的销售额在一年之内上升了25%。“真正让我担心的是酷不酷”,Salomon(已被阿迪达斯收购的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菲亚·兰德说。
的确,运动鞋的消费者多为年轻男性,每年买10到15双运动鞋,如果他们不再觉得运动鞋“酷”,那么,这个市场将风光不再。这不仅仅是耐克面临的问题。
菲尔·耐特
Just Don't Do It
1998年初,耐克公司决定逐渐改变其全球广告口号“Just doit,代之以“Ican”,这么做的目的是强调体育的积极意义,而消除“Just doit的嚣张劲儿,但老口号太有名了,以至于反对耐克公司劳工政策的示威者也利用它,他们说的是“Justdon't do it”。
事实上,耐克公司的劳工政策是一脉相承的,菲尔·耐特60年代起家之时就是倒卖日本生产的运动鞋,那时日本的劳动力便宜。而后,耐克的生产基地转向韩国,再转向印度尼西亚,转向中国和越南。
这种政策为大多数跨国公司所使用,耐克成为反对的标靶是因为它是最大的。在亚洲,约有50万劳工服务于耐克,当然,耐克并不是直接的老板,他们与汉城、台湾的公司签定合同,由汉城、台湾的公司组织生产。
美国纪录片导演米切尔·莫罗前不久采访菲尔·耐特,他问:“12岁的孩子在印尼工厂里为耐克工作,你觉得怎么样?”菲尔·耐特回答说:“他们不会只有12岁,最低限度是14岁。”莫罗追问:“14岁怎样?那不使你感到麻烦吗?”菲尔·耐特回答说:“不。”采访结束后,耐克公司曾试图更正总裁的说法,其中包括他说的“穷印尼工人”等字眼儿,然而,更改又怎样?亚洲工人的确是因为穷才从事这种工作。去年,一名越南女工在耐克的工厂中因事故而死,她的月薪为60美元,但她的母亲被告知,一双耐克鞋要卖到100美元以上,她睁大了眼睛说:“那要比我女儿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胡志明市劳工委员会的官员说:“我们知道工资太低,但我们需要工作,越南要跟周边国家竞争。”
耐克公司亚洲区的女发言人玛萨·贝森说:“如果他们不喜欢这工作,可以去干点儿别的。”这位发言人并不承认耐克与亚洲的童工或劳工有什么关系,她说:“我们不生产鞋。”
是的,耐克不生产鞋,他们生产罗纳尔多狂热、足球狂热。他们生产一种文化,迷惑我们的生活。 罗纳尔多耐克运动鞋耐克中国乔丹体育耐克公司乔丹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