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追踪:还是炮声隆隆的春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于勒)
“春节能放鞭炮了!”是洛阳市民奔走相告的头条新闻,也是杭州市民的头条新闻。两地政府的通知都是“有限度”地开禁。洛阳市政府在1月14日做出开禁的决定一周之后,媒体才公开报道,因为主禁派的理由也很充分:禁放鞭炮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恢复烟花爆竹燃放是“文明的倒退”、“历史的倒退”。
主禁派的主张得到了验证:洛阳46号街的李女士刚出生两个月的孩子被轰天作响的土雷子吓得哭闹不已。除夕夜在青岛海洋游乐城燃放的烟花爆竹甚至造成了意外的后果:毗临的海豚表演馆内的海豚明显烦躁不安,不断发出尖叫声;4只海狮则钻入水底不敢露面,其中的3头后来拒绝表演,让驯养员大伤脑筋。危害更大的是伤人:北京市各大医院急诊从除夕18时至初六6时共收治被烟花爆竹炸伤、烧伤患者198人,有6人丢了眼球,最小的年龄才8岁。河北一位14岁的男孩右眼视力也将不保,他的爆竹在一个玻璃瓶中爆炸了。这些人分别在禁放区和非禁放区遭遇不幸,可见鞭炮不认人,缺乏管理的燃放其危害显而易见。
北京依然禁放鞭炮,但是天津从来没有禁止过。当年北京禁放后,天津也曾有禁放动议,据说因考虑当时天津烟花爆竹的库存量很大,禁放将造成极大的浪费,故推迟禁放时问,同时对燃放爆竹进行管理,其措施立竿见影。故此后也未实行禁放而在管理上做文章。事实证明,通过管理既可以给市民一个愉悦的节日气氛,又可以把燃放的危害降至最低。过节是市民自己的事,放鞭炮又是节日里的大事,不让放炮就像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不让泼水一样,这也是中国特色。况且天津各区县制作烟花爆竹的企业既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缴了很多的税。所以,天津禁放的理由并不充分。天津市公安局负责监管鞭炮的生产,由市供销总社统一经销,杜绝了劣质超标的产品上市。春节前公安局特地提醒天津市民一定要采取“正确的燃放方法”,以保障安全。
天津的节日爆声隆隆,2月I日“破五儿”那天,环卫工人从街头扫出的炮皮是210余吨,但是春节期间天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恶性火灾事故。静海县独流镇义和庄的农民做得更细致,设专人在地头守夜,因为这里是鞭炮的批发地,鞭炮贩子经常在田间燃放鞭炮,爆炸的鞭炮洒下的化学品等于给土地铺上了一层盐碱,影响作物生长。
北京的禁令是明确的:划定的城区内不准燃放。但是今年违禁的人比去年明显增多,各个城区都有举报,公安局说已经抓了300多不守规矩的市民,去年是82个。一个偷买鞭炮的家伙把鞭炮带上了302路公共汽车,汽车走到安贞桥附近鞭炮提前响了,引起一阵混乱。另外一个守规矩,除夕夜装了一后备箱的鞭炮开车刚冲出房山区禁放界线就迫不急待地要过瘾。结果他真的过瘾了,全部鞭炮都在汽车里炸响,最后一响是汽车的爆炸声。看来新年他首先要做的是买一辆新车。可见,简单禁放并不能杜绝不安全的隐患。
作为弥补禁放鞭炮的缺憾、增加节日气氛的一个动作,北京市政府尽力为市民装点更多的节日气氛,在天安门广场设立了三道景观:第一进是国旗护栏两侧各有一个直径6米的大红灯笼;第二在广场的东西各有一条对称交叉拱形灯廊,灯廊用直径1米的发光柱支撑;第三是在纪念碑下有4个巨幅灯箱写着“欢度春节”。这些灯景本来打算是延续到农历正月十五作为过元宵节的一个好景致。没料到春节以后北京刮了一阵六七级的大风,用竹子做的灯箱不堪风力倒了几个,给节日留下一点遗憾。有关部门提醒说以后做类似的事情要考虑到风力的因素。但市民难以从这些颇具匠心的设计中真正感受节日的气氛,因为过节毕竟更是老百姓自己的事。
今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比去年低,看情形明年会更低。北京的市民觉得今年的春节更冷清,几个大庙会不比平时多什么内容,倒是在庙会旁边的福利奖券的抽奖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禁放鞭炮,堵流不如导流,政府的工作没有变得简单多少,有很多的违禁事件等着处理。显然,春节里抓人是警察和市民都不愿看到的。 春节烟花爆竹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