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98全球投资:机会多多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隔岸观火

春节前,一位内地投资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香港,多家来自内地的国企股已经以硬币交易;而在内地,同样企业的A股版本却需纸币,两者相差几倍。如此一算,内地股市还有投资价值么?为此,这位投资者已空仓多日。

春节一过,香港股市大幅上升。2月21111 ,恒生指数以10578点收盘,重回万点之上。一向饱受压抑的红筹股和国企股成为上涨的中坚力量。尽管2月3日“恒指”微有调整,红筹及国企股继续上扬,两日累积升幅高达38%和25%。

此时,观察家们纷纷预测香港将带领东南亚重现繁荣,而远在万里之外的内地投资者们则更多地关心深沪股市会不会与国际股市联动。这是一个奇妙的时刻,长达两周的新年休市隔绝了投资者的临场体验,使他们无缘表白对前景的态度,而隔岸观火样的情景又不时改变着他们对内地市场的看法,促成对虎年新的愿望。

休市两周,红马甲大吉,投资者心急。不过,若以历来内地股市独来独往的行者风范,投资者的情绪倒大可不必与香港联动。年初,受“百富勤”倒闭的影响,港股曾创下日跌1860点的奇迹,而沪深市场却分别以45点和94点实现开门红,时隔仅两个月,想必乾坤仍难倒转。投资者最需算计的,仍将是什么样的价位值得投资,中国特色的投资体系中猫鼠规则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世界上最值得投资的股票

投资:’98全球投资:机会多多0

全球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李嘉诚  

每当港股暴跌,李超人脸色均不好看,这是记者们历经多年细心观察的结果。依此类推,2月2日当是半年来超人最快乐的一天,这一天房地产类股票劲涨22%。超人永远不会错,去年10月末,时当全球股市风声鹤唳之时,李嘉诚就曾拿出自己的数亿资金购买下跌中的长江实业。当然,区区数亿与他庞大的资产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与超人的姿态相比,纽约的金融专栏作者司科特与基金管理人史密斯的推介就显得更少情绪化,更专业,更科学。在即将出版的《环球100家好公司》中,两位作者向全球投资者郑重推荐了长江实业,在100家中。这只香港股排名第一。两作者的预测结果于1997年末透露出来,那时的港股与节后正处于同一水平。或许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心有余悸,在介绍香港股时,他们特别讲到了危机。

“在中国,危机往往意味着两点,一方面是危险,另一面是机遇。”司科特与史密斯深谙中国炒股之道。危险的确越来越明显,从高点到年末的万点水平,港股已损失30%到40%。但机遇呢?长江实业10年来的优异表现及当前的价位集中体现了令欧美投资者都难寻觅的机遇。

“长实”是香港最大的房地产股之一,受利率影响超出一般股票,自8月的高点到年末,“长实”的美国存股证已跌到6.5美元的水下,下跌40%,只是1998年的盈利预测的6倍。6倍的低市盈率在美国只能买到铁路、汽车等夕阳产业的股票,而且是凤毛麟角,极为罕见。而在香港,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地区,这一市盈率水平无疑对美国投资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市盈率与成长性的比值也很可人,只有70%,成熟的投资者普遍认为,100%的PEG(市盈率与成长率的比值)即是理想的投资指示。

当然,“长实”最有号召力的因素还有李嘉诚,他是全球华人中最成功的企业家,有点石成金的手段。不过,李嘉诚的成功也离不开香港的大环境,房地产价格的高企以及建筑在高昂楼价上的净资产是否含有太多的水分?

“长实”的股价只是它的净资产的两倍,对一个成长性良好的公司,这个价格已非常合理。如果1998年它不能完成赢利预期,即使只完成一半,市盈率也不过12倍,仍颇公道。就此而言,“长实”无疑是世界上最具投资价值的股票。然而,香港的利率上调使它的房地产价格损失了20%,未来的市态仍将受制于利率,如果美国进一步降息,香港的房地产岂不更受打击?

但“长实”仍有许多有利因素。香港弹丸之地,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再多的楼也满足不了新增的需求,香港的楼市下跌与亚洲其他地区的房屋积压不可同日而语,此其一。“长实”拥有大量土地储备,买价很低,公司资金充足,地价下跌时有足够的钱扩张实力,此其二。最抗风险的一点是它还是多元经营的公司,房地产收益只占到税前利润的一半。“长实”持有李嘉诚另一产业—和记黄埔50%的股份,和记黄埔经营触角涵盖港口、集装箱、通讯、石油、零售等多种行业。和记黄浦同时持有“长实”下设的CKI(长实内地基础设施投资公司)85%的股份和35%的香港电力股份。“长实”提供给投资者的是多层次的抗风险经营模式。

现在,当大多数投资者都看到摆脱危机的曙光时,股市以大涨显示着人们的信心,而此时的价位已距底部甚远,追随大众的信心显然也只能使投资者获得大众的平均收益。反观两位分析人士瞻前顾后的推论方法,或可给不敢抄底的大众以启不。

兴味盎然的数字系列

分析师在全球上万家上市公司中挑选潜力股时遵循了几个原则。一是选取那些近期在市场上受挫的公司,无论是政治环境、艰难的兼并还是严酷的竞争,都可能使股价大打折扣。不过,历史必须证明它们在类似的环境下都曾生存下来,而且繁荣壮大。过去的表现并不能确保将来的成功,但毕竟说明公司有这个能力。

其次,分析师引入了一整套数量指标,市值不足5亿美元的不予考虑,那样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范围,成交量也小,不便交易。还要排除10年来复合成长率不足12%的企业,没有成长性自然没有高回报。最后,分析师比较从收人到经营费用等一系列财务指标,100家最具价值的企业终于凸现出来。

同时上榜的还有Panam-co,国人没见过这一品牌,可在拉丁美洲,它是喝得最多的软饮料,在世界范围,它是继“可口可乐”、“百事”之后的第三大可乐厂。除了“微软”,很难想象哪种产品有如此高的独占水平,在墨西哥,Panamco的市场占有率是72%,哥伦比亚59%,哥斯达黎加89%。当地专家预期,Panamco今后几年的收入增长将达到每年20%。

而自1997年夏天,Panamco股价却下降了20%。金融危机虽未波及南美,但信心危机却使投资者裹足不前。现在,Panamco的市盈率是17.6,PEG为0.9,价格更在净资产之下,低至0.8,只要想想可口可乐以40余倍的市盈率交易,而成长性却不敌Panamco,投资者就会对这笔投资兴味盎然。

令人兴味盎然的还包括一系列来自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的公司,它们的 PEG最高的是1.1,而最低的为0.5,尽管这些指标远不敌长江实业的0.3倍,仍提供了令中国投资者艳羡的数字。

B股、H股与A股:游戏规则国际化

内地投资者虽无缘去分享“环球100家”的前景,但当务之急却不是抱怨,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1997年,深圳股市成份股指数上涨909.32点,年增长率达30.96%,而综合指数仅上升16.84%,只有“成指”的一半多一点。对1997年股价与1997年中期经营业绩指标每股收益所作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初股票开盘价与中期业绩的相关系数为0.6826,年底的收盘价与业绩的相关系数增至0.7078。相关系数增大,表明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增强。

增强的是投资者对绩优企业的信心,降低的是对绩劣企业的关注。内地在香港发行的H股有38家,多是大盘国企,截至1998年1月23日休市前,仅有10家价位超过1港元,其余的大多数股价惨不忍睹,股价跌破面值习见素闻。内地A股市场,众多企业亏损,甚至有净资产小于面值的事发生,股价却无一家跌破面值。尽管如此,三线股一年来的沉寂仍使昔日的投机者耐不住性子。一年对于成熟股市的发展只是一瞬,对年轻的中国股市却是漫长的时光,三线股一年的死寂不能不说明一个问题。

成熟股市的投资者通常把新兴市场的投资看做风险投资,把汇率风险、政治风险及不规范运作等各式各样的风险古脑加在股价之上,正因为此,才有了H股、13股与A股的巨大差价。深圳“康佳”,中国第二大彩电厂,十余年来业绩稳定成长,而B股的价格还不及A股的1/4。A、13股除不在同样的场合交易外,享有同样的权利,仅从分红的角度,B股投资者6年即可收回投资,而外国投资者却很少问津。

在深圳股市,“康佳”也很难算得上是一只活跃股投资者不炒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有B股。显然,当人们干着掩耳盗铃般的炒做买卖时,他们必须掩住耳朵,而13股的存在很难使更多的人视而不见。

品味这一切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虎年伊始的香港股市传达的是成熟的投资者的感觉,内地投资人牛年的表现也为他们赢得了几分“成熟”的名声。在中国股市走向理性的过程中,A股、B股和11股将以曲折的方式走向融合,当然,对境外投资者来说,真是机会多多。

投资:’98全球投资:机会多多1

任凭风吹雨打,李嘉诚的楼照建不误   市盈率股票投资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