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和谐”吸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邹剑宇)

热点追踪:“和谐”吸烟1

在北京博览会上展出的立体香烟雕塑

重庆市征收“吸烟有害健康附加费”的幅度是相关单位销售收入的1‰,重庆市目前卷烟销售收入是50亿元/年,相当于每年可以征收到500万元的附加费。按规定,这笔收入将专款专用于该市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用香烟产生的利润来对付香烟产生的问题,这是目前世界各地政府对烟草业普遍采取的手段。香烟自从产生以来,政府从来就没有给过它好态度。但是烟草商从来不担心自己的生意会结束,相反他们变得更加守规矩,更加合法,也更加有理由。

为解决二手烟对人的危害,菲利浦·莫里斯公司耗资2亿美元,用几年的时间研究出一种名叫“和谐”的电子吸烟器。吸烟者只有在吸烟时,“和谐”里面的特制香烟才会点燃,否则香烟会自动熄灭。这意味着如果吸烟者不想一次吸完的话,一支烟可以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而且这段时间里,不产生烟灰。“和谐”受到那些因在单位或家庭内吸烟受到指责的人士的欢迎,因为它可以减少被动吸烟的危害。根据调查,传统的吸烟方式中95%的烟让旁人吸走了。

这一理由对于英美烟草公司中国市场的推广员来说,好像并不充分。针对中国反对吸烟的浪潮,特别是媒体极力声讨的二手烟损害非吸烟者健康这一个令人讨厌的烟草形象,他们作了一个调查后得出结论:在中国,对呼吸系统有害的包括大气污染、汽车尾气、厨房油烟和二手烟等,二手烟并不是非吸烟者得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反对者声称“和谐”是烟草商力图使吸烟这样的坏毛病能被公众接受,“它可以使儿童吸烟又不让家长发现,家长如何控制孩子购买‘和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但是从烟草方面真的传出一些好消息,弗吉尼亚的一个“植物技术”生物技术公司得出结论:受到基因控制的烟草通过得到人类基因会产生治癌的成份,这类植物还可生产防蛀牙或防神经紊乱的药物。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克莱恩撰书说《香烟是崇高的》,不顾香烟已从天堂打人地狱的现实,推崇香烟是区分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的重要的分水岭。“崇高”指愉悦与危险并存,“乐到最高点,死亡悄声来”是“崇高”的通俗写照,这也正是香烟令人“又爱又恨又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特性。萨特在回答他生命中什么最重要时说:“我不知道。一切事物。活着。香烟。”这也解释了美国政府为什么一方面惩罚烟草商,一方面又慷慨补助烟农。

亨佛莱·鲍嘉是有史以来抽烟时最能展现男人魅力的人,很多青少年看了他主演的《卡萨布兰卡》后学会抽烟,克莱恩说这种魅力是阻碍男人戒烟的最大关卡,男人抽烟有一股近乎自恋的倾向。克莱恩在书中不鼓励人抽烟,却也不劝人戒烟,他一再指出抽烟会杀人(亨佛莱·鲍嘉死于咽喉癌)。在结尾,克莱恩愉快地说自己已经戒烟成功。

新年来时,重庆的烟草商要接受自己被告的位置。但是500万元在50亿元中的比例小得足以让他们咽下这一口气,就像他们的外国同行在1997年做的一样。而英国13-19岁中绝大部分青少年决定在新的一年里把钱更多地用在买光盘、服装和杂志、看电影和听音乐会上。男青年决心:首先戒烟,其次是多储蓄,努力工作,争取考试成绩优秀。女青年的决心是:首先多储蓄,其次是戒烟、戒除啃指甲习惯,努力工作和学习,少吃,少浪费钱,更加珍重自己,提高学习成绩,争取一份工作。 吸烟的危害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