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代表哈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哈妮是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读小学六年级。我们办公室的同事都很喜欢小哈,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她跳棋下得很棒。在我们办公室里,她的跳棋基本上没有对手。如果偶尔她下输了,她会说:“你一定下不过我爸爸。”下赢了她的同事也会跟她开玩笑说:“小哈,我要赢得你以后看见跳棋就流眼泪。”但再开战,小哈又经常赢回来,这时小哈就会抿着嘴,装着很不经意的样子说,“叔叔,你以后看见跳棋也要流眼泪吧!”

这段时间小哈很少到我们办公室来了,她妈妈说,她现在连跳橡皮筋的时间都没有了,跳棋大概已经成为很古老的回忆了。小哈现在这样忙,主要原因是她是学校数学竞赛代表队的队员。

上面我们列出了小哈一周的时间安排表,她一天大约有14个小时要应付正常的课程与数学竞赛相关的学习。粗略计算一下,她一周有90多个小时要学习。她妈妈在报社工作,经常晚上要加班,但每晚回家,趴在桌上解题的小哈总要取笑妈妈:“你好轻松哟!”按照成人正常工作日计算,我们一周大约也只有4C个小时在工作,这份时间量相比于小哈的学习时间量,她的确有资格取笑。

因为聪明,小哈如果要应付正常的课程与作业,绝不会这么长时间耗在题海里。但当她一旦成了“代表”,也就由不得自己聪明了,因为题目总是没有尽头的。她妈妈给她做了个统计:仅数学竞赛方面的就有全国与武汉市历年的“奥赛”与华罗庚竞赛试题,还有:

《小学数学竞赛分类题典》共计2900道题目;

《小学数学竞赛全真梯形训练》共三本,每本293页;

《’97小学ABC卷》每卷计336页;

《小学数学奥赛专题讲座》计399页;

《小学数学奥赛赛前强化训练试题库》计378页。

这一本本的书、一道道的题确实可以把小哈淹没。每天班上老师要布置一批题目,竞赛教练也要布置一批题目,还有学校外面请来的数学竞赛辅导老师又要布置一批题目。所以总没有可能把这些布置的题目做完的时候。小哈最高的纪录是一天做了70道题。

老师说,你们如果长大了想去踹“麻木”(三轮车),你们回家就可以睡觉。老师我当年没有12点以前睡过的。数学没有别的巧,就是你给我做题。

学校为了保证这些“代表”能够全力以赴,已经取消了他们所有的课外活动,是班干部的也不让再当了,免得“分心”。

小哈的爸爸妈妈还是心痛小哈的,规定她星期六晚上8点钟以后可以看电视,星期天也有一小时可以去溜冰。逢上每半个月一次的钢琴课,小哈还可以有半天的时间不做习题练钢琴。因为有了这些许的空闲,老师经常会批评小哈太放松。小哈学校的另一个“代表”,家里的安排则是放学回家就吃饭,饭后马上睡觉,睡到晚上8点钟后就起床.然后做题目做到凌晨两点钟再睡。像这样的“代表”就会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让另外的同学羡慕。

小哈学校的一个“代表”跟小哈的妈妈说,她好羡慕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但在学校里像这个“代表”这样还心存“异端”的,几乎再难找寻。如果老师给其他“代表”多开了会儿小灶,多布置了一些试题,其他的“代表”马上就会告诉家长,家长又要去质问老师为什么偏心了。

小哈的爸爸妈妈经常忧心,他们的信念是:“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但当他们征询小哈的意见,是不是该放弃做“代表”不再去参加竞赛时,小哈却是很自觉地拒绝了父母的“非理”要求。在早些时候,小哈的父母逼着她练钢琴,逼急了,小哈竟把茶水倒进钢琴以示罢练以示反抗。而现在小哈的这份“自觉”倒让她父母真觉着着急了。

小哈数学竞赛完了之后,还有一系列的竞赛,而且她还是学校作为上外语学校的重点对象……总之,小哈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了皮筋与跳棋。 数学

上一篇: 当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