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迫转学的李遥岑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李遥岑是标准的好学生,她现在读初中二年级。
李遥岑的父母基本上没有为她的成绩操过什么心,也没有为她的调皮操过什么心,如果她的父母到学校,那一定是去接受老师的表扬。
李遥岑平常与父母怄点小气只是在早上,她一般6点过5分就要起床,收拾好一切后,6点50分骑自行车去上学。而这一段时间,她的父母都还在睡觉。因为他们上班用不着这么早。她觉得不平衡,晚上就命令爸爸或妈妈,“你明天早上陪我一起起床,帮我做早饭。”但第二天早上,爸爸和妈妈谁也没有听她的命令陪她起床。久而久之,李遥岑对付父母偷懒的办法就是每天早上把他们吵醒了再去上学。
而这学期刚开学不久,她的父母却下定决心要把她从武昌转到汉口读中学。做过8年老师的父亲破天荒地亲自为她补习,并且还请了一个家庭教师,以使她可以通过汉口接收学校的考试。
要转学的最直接原因是李遥岑初一期末考试总分离最快班只差了半分,被分到了次快班。而次快班的师资配备就比最快班差多了,学习环境也因此掉了一个档次。同时,这个班上的数学老师动不动就没头没脸地大声喝斥……
其实,这些原因按李遥岑爸爸的说法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想让女儿离开她的死党离开这所学校。这个故事说来有点长。
李遥岑进这所中学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是全年级前10名,自然分到了最快班,不仅可以在教室的前排找座位,还可以挑同座,她挑了住在这所中学附近的一所大学里的女同学为同座。不久两人就成了“死党”,经常是形影不离。
而她的父母在女儿刚进这所中学时,就听过高一些年级的家长们的忠告,千万别让孩子与这所大学里的子女玩,他们特别喜欢放烟幕弹,在学校里装得很轻松,说没有什么好学的,但回到家里,就拼命学习,好超过别的同学。
看见女儿选了这么一个同座,父母当然也就提醒她种种放烟幕弹的事例。但女儿却总是嘲笑他们多心多疑。女儿的这一指责,让父母反倒觉着自己太小人之心了。虽然如此,李遥岑的父母却没有忘记对这位“死党”的观察。他们的观察加上李遥岑期末考试从先前的前10名一下掉到23名的事实,证实了别人种种的传说并不是谣传。而她的那位“死党”却依然在最快班。
新的一学期开学,对女儿分到次快班,李遥岑的父母并不特别在意,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再上来。而他们认为孩子再冲上最快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再与“死党”来往,于是强令要求李遥岑不再与这位朋友交往。但是女儿并不听他们的命令,依然与“死党”打的火热。这下坚定了他们搬家转学的决心。
李遥岑的爸爸说,他真的想不到现在的孩子为了竞争超过别人竟达到这种程度。
这个故事其实很让我半信半疑,但从结果来看,无论李遥岑爸爸所认定的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都足以说明当下的一种离奇景象。
李遥岑的爸爸是我采访的家长中对孩子最为宽松的一个,她的女儿每天晚上10点钟就上床睡觉,就是他执意的坚持。李遥岑曾连续两年获武汉市“楚才杯”作文竞赛的二等和三等奖,做文字工作的父亲看过女儿的作文,经常说你把某篇作文誊抄一遍就可以去发表了,但女儿却没有时间也懒得再抄写。女儿懒得抄,他也就不再坚持。
虽然觉得女儿太辛苦了,但抗不住还是不断地为女儿买课外辅导书籍,最近李遥岑的爸爸又买回了一整套“把特级教师请回家”的教学VCD碟片。但当他兴冲冲与女儿一进来看时,却发现女儿已经睡着了。但他又说,如果是看电视,她保证精神劲儿十足。
李遥岑的父亲说,他一直很矛盾,很显然,如果现在孩子学习不好,那她一辈子都要为此付出代价,而要真正地总是名列前茅,又确实太让孩子受罪了。如果现在还是老师,他说,他可能一边批评现在的教育制度,一边还会辛辛苦苦地摧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