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难”变简单?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芳)
法国《星期四事件》杂志12月的一次读者调查表明,70%的法国人赞成简化离婚手续,85%认为这样做能够减少离婚过程中的痛苦,70%认为离婚数目不会因此而增长。调查的结论是,显然法国人对现在法定的离婚程序并不满意,他们想要大胆改革,不惜与传统的保护婚姻的思路相冲突。
这个调查是因司法部长伊莉莎白·吉古的提议而起,她说:“当夫妻双方对子女监护和财产分割全都意见一致,还有什么必要到法官面前去办手续呢?”法国用的是1976年生效的《婚姻法》,里面定义了4种离婚情况:双方统一提出、双方各自提出、过失责任和共同生活中止,其中前两种为“优雅”的离婚,即协议离婚,后两种为“争吵”的离婚,即诉讼离婚。不管哪一种,都必须到法院办理,由法官裁决。
吉古针对第一种离婚情况提出的改革建议招致律师工会的反对。工会主席菲利普·弗朗说:“吉古的提议只适合一小部分案子,对大多数人来说,律师是必不可少的。”离婚案在民事案件中占了半数,律师们担心的是,如果事情没有得到最根本的解决就匆匆通过,最后还会回来“返工”。有一位法官说:“离婚不是买汽车。”离婚带来的种种影响,从生活节奏、社会保险到自己和子女的未来生活,其广度深度一时难以全部预见。人一旦决意离婚就想尽快搞定,法律方面的义务是让人们明白情况,给他们提建议,寻找可接受的、有持久性的解决办法。
到法庭去与丈夫协议离婚的安娜·瓦里拉说当年夫妇两人合请了一个律师,每人花费近5000法郎。她说:“我们自己已经谈妥了的事,还花这样一笔钱,其实是冤枉的。”她赞同吉古部长的提议,但是也认为“离婚过程中司法机关和婚姻咨询部门的意见总是受欢迎的”。
一些负责婚姻家庭事务的法官大力支持要离婚的人去市政府(法国的婚姻登记处)办手续。1996年2月《解放报》刊出一项提议是设定3至6个月的“离婚见习期”,给申请的夫妇每人发一个小册子—像他们当初结婚一样,告诉他(她)负有的对配偶及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另一种建议是山法官认可双方在律师协助下签署离婚契约,取消原先规定的法庭调查。
维持原状还是简化手续?有些人想走得比司法部长的更远。夫妻之间的事是私人领域,只有与社会有关的,如孩子和财产,在私人不能完全协调的情况下,法律才可介人婚姻“后事”的安排。女作家克莱尔·加卢瓦就这样看:“还是把人当大人对待好。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来,法院的鼻子就不用到处嗅了。”她还觉得去市政府办手续也是走个过场,不如“双方把居民登记卡寄去,管理部门敲个‘已离婚’的章寄回来”,昂贵的律师费也省了。
这种想法倒是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新近兴起的电脑网络离婚不谋而合。那些婚姻处于危机状况的澳大利亚夫妇如果想要分手的话,只需将信用卡插进街头任何一家电脑亭的电脑,然后将他们的离婚申请输入电脑内就可以了。整个过程只要30分钟,所需的花费也就是30英镑。
澳大利亚的大法官米切尔·科比对此持支持的态度,他预言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法律界的一大助手。但是被抢掉饭碗的律师勃然大怒,宗教界则几乎是痛心疾首。澳大利亚天主教发言人布莱恩·卢卡西斯说:“这种处理办法是把神圣的婚姻关系简化到技术的地步。同时,这意味着人们的婚姻关系可以在没有任何道德支援的情况下随便处理了。这对婚姻来说实在是一大不幸。”
澳大利亚现在每年登记离婚的比登记结婚的多,1/3的婚姻以离婚告终。这个数字与法国的相类,比欧洲离婚率冠军的英国又好一点。英国平均每10桩婚姻就有4桩离婚案。女王的4个子女3个婚姻破裂,未婚的爱德华王子与女友据说要以“革命”的方式对待爱情:只恋爱,不结婚。
英国人的协议离婚非常简便,以“感情破裂”为由,法官3分钟即可批准,离婚6周内生效。近来,英国人又开始思考他们为一夫一妻制的理念而前仆后继是否值得,是否可以找到比离异更轻松的办法。1997年初,英国出现了第一家专门介绍婚外恋的机构(Additions)。1997年底,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婚姻的危险因素可能是源于配偶的个性基因。离婚者的子女婚姻破裂的危险性比无离婚史的家庭高10倍,社会学家曾将此现象归咎于父母离婚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压力。但英国科学家的新说法是因为他们在生理学上同父母的联系。
如果离婚真的是基因图上预留的目的地,那么其手续的繁简之争岂不成了规则之外的游戏?且不说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对“离婚基因说”的反驳及众多离婚者后代美满婚姻的现身说法,当一个国家半数以上的婚姻都会曲终人散,国民们自然会审慎地对待离婚自由吧,既便那基因真地存在?
世界头号离婚大国—美国对离婚程序的民意调查结果却和欧洲人大相迳庭。1997年7月《时代》周刊问美国人是否要增加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妇离婚的难度,61%的回答为“Yes”,还有64%的人同意结婚要先上课再领证。婚姻程序方面的新规定至今没有出台,但是10月份发生了美国司法史上首次第三者受罚的案例,夺人之夫的第三者被判赔偿遭夫遗弃的受害人100万美元。原告说:“我希望美国人公开站出来,大声说婚姻很重要。”法院让她获胜,让她大声说出了这句话。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