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不吃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三联生活周刊)

作为法国美食家协会的第一个中国会员,刘钊先生曾接受过本刊记者的采访。这次,这位高级白领(爱德曼国际公关有限公司顾问)、外表英俊健康的年轻人向本刊公布了他的健康食谱,并阐述了他在吃上的原则。

"2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每个家庭都是,吃什么不吃什么有更多的选择。我个人的饮食方式或许代表相当一部分都市的年轻人—晚上睡得很晚,早上想多睡一会儿,西式早餐更省时间。原则是吃新鲜,换花样—自己榨一杯鲜果汁,今天吃苹果汁,明天吃橙汁,夏天草莓多,吃草毒汁。另外,再喝一杯鲜牛奶加全麦麦片。中午要吃饱。如果对公司的工作餐不感兴趣就在附近选一家满意的餐馆,和同事搭伴去,轮着结帐就是了。晚餐原则上少吃一点,但对许多都市人来说这很难做到,晚餐时间充裕,丰盛的家宴和朋友聚餐都安排在晚上。我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达成平衡—这几天吃得太好了,过几天吃得素一些。

“我吃东西总的原则首先是反对油腻,尽量不吃快餐,吃自然的食品。吃农家肥浇出的蔬菜而不是大棚里化肥催出的菜,就像农家喂出的小柴鸡绝对比机械化‘批量生产’的鸡鸭好吃而且健康。第二,吃东西种类不要单一,搭配吃,这既符合健康原则又符合美食原则,尤其是蔬菜,吃得越杂越好,不要只吃细菜;粗菜含纤维多。每年冬天,我都看到人们整车整车地扔白菜帮,这些东西不见得没营养,也不见得做不出好吃的菜。另外,这是吃之外的话题:菜帮子值不了多少钱,但自己辛苦挣的钱我一分也不会浪费。”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刘钊又补充了一句:“我所说的吃得‘杂’不包括什么珍奇动物都要吃,我也不吃猫狗等可爱的小动物—我情感上不能接受。而且我个人认为‘吃哪儿补哪儿’的说法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