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制,消解温情的婚姻面纱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AA制,消解温情的婚姻面纱0

索罗斯并不愿意把他尘世间的一切都交给年轻的妻子

获取财富的最佳捷径除了继承,可能就是婚姻,正因如此,人们倾向于不轻易与人结婚。在中国,引出的观念叫门当户对。

若问美国人以何标准择偶,绝大多数的回答是爱,是浪漫,甚至很多人会说爱是唯一。在《约会、择偶和结婚》一书中,社会学家马丁·怀特把它概括为爱情征服一切模式。大量调查表明,这种模式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中。实际上,绝大多数美国人遵循的仍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类匹配模式。白人配白人,富人配富人。即使在黑人与白人的结合,所谓异类匹配上,学者们也发现男白女黑的占3/4,仍是特殊类型的社会交换的产物。白男人通常穷,黑女人富,肤色与金钱成为交换的商品。

既然婚配以等价为原则,婚后为什么不能各自保有婚前的价值,不彻底交换呢?

戴维与伊莲是一对中年夫妇,双双拥有博士头衔。每月,他们都会坐下来,例行一套会计公事,事毕彼此拥抱,说声“Welldone”,俨然办公室里一对同事。

这和他们的经济独立有关。结婚前,伊莲已经有过一次婚姻经历,戴维则是单身已久。他们已经到了有产者的年龄,各有银行账户,各有住房。当然,婚后他们仍各自保有薪酬稳定的工作。于是便有了进一步保有各自财产的愿望。

戴维搬到伊莲的住处,自己的用于出租。在伊莲家,他同样是房客,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因而每月他得向妻子交纳房租。如果他在本月内为家里做了任何修缮工作,则可依工折价,抵销租金。每个月,总有一天,他俩心平气和地坐在客厅里,按着计算器,计算着共用的水、电、气及外出请客吃饭等各式开销。戴维科学家的条理派上用场,一张支出明细表严谨清楚,两人依此结算,由负债的一方开出支票给另一方。然后,万事大吉。

这是一位中国留学生转述过来的真实故事。该留学生在这家做房客,以每周三次中式晚餐兼打扫室内卫生换取免费食宿。不知为什么,该留学生想起他的房东,还总想到20年前马玉涛唱过的歌:“星儿闪闪缀夜空,月儿湾湾挂山项,老房东半夜三更来查铺,手捧着一盏灯。”

此房东非彼房东。贫下中农是无需考虑家庭分账式的,第一,财产很少,不值得分;第二,无离婚之虞。留学生离开房东家不久,女房东也离家出走了。

财富无疑使人变得更自由,也更自主。当然也带来保有它的欲望。在离婚率大增的时代,很多人已不满足一次离婚而追求“系列婚”,从一而终的社会基础没有了,男女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问题。

在中国,很多新型的知识男女也开始实行家庭AA制。一位女士很兴奋地解释,AA制增加了距离感,因而使爱情更牢固。这显然与爱情压倒一切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婚前协议也罢,AA制也罢,都伴着婚姻由传统向平等型的转化,表面上,夫妇们更平等、更自由,其实,本质上仍是等价交换的延续。 婚姻aa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