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佛之死:过去,以何种方式结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沈晹)
约翰·丹佛在德国演出
10月13日,约翰·丹佛驾驶的飞机坠毁在蒙特雷湾,终年53岁。在此之前,少年时代听丹佛的歌长大的一代已经很少想起这位最早将流行音乐传至解禁后中国的美国歌手。至于现在更年轻一代的RAP和舞曲的乐迷们,有很多根本就不知道丹佛是谁。
约翰·丹佛,成名于70年代,一曲《带我回家,乡村的路》(国内一般简称《乡村的路》)使他成为全球唱片销量最大的歌手之一。丹佛的歌兼具乡村、民谣、流行音乐诸多成分,作为唯一拥有14张金唱片、8张白金唱片纪录的美国歌手,丹佛是在全世界拥有最广泛影响的艺人之一。尽管这位长相憨厚的新墨西哥人在田园乡村的静谧气氛中保持的一份恬淡之心,无意间消弥了一位巨星的耀眼光芒,但作为一位歌曲作者、表演艺术家和人道主义者,其影响仍延续了20年之久。《约翰·丹佛金曲集》至今仍是RCA唱片公司历史上最畅销的作品,全球销量高达1000万张,这个纪录跻身整个音乐工业唱片销量前15位中的一席。
丹佛的噩耗惊动了正在拉美访问的克林顿,总统先生立刻发表声明,对这位白宫的老朋友表示哀悼,他在声明中称赞丹佛用“高亢的音乐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丹佛通过对苏联、中国和越南等地的访问演出,加深了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同样引得克林顿赞赏的还有,“丹佛创建的环保教育组织,以及他在环保方面所作的工作”。
中国观众对丹佛的熟知与热衷始于70年代末。当时,丹佛抱着一把吉它出现在美国人为首次出访美国的邓小平所准备的欢迎晚会上。丹佛自弹自唱,音乐简单而亲切,像是一位久未相见的老友和你随意聊起一些旧话题,其质朴和真诚打动了每一个人,是对经历了太多磨难的国人心灵的一种略带甜蜜的修补和抚慰。当时正重新拾级走进世界大门的中国,最先听到的大概就是这个久别重逢的亲切之声。丹佛很快便轻轻松松地踏上了中国之路。中国那一代迷恋欧美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就是从听丹佛的歌开始的,当时中国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到处可以看到穿着拖鞋和汗背心、抱着一把吉它悠悠弹唱的年轻人,它使城市弥漫着温柔感伤的情调。
后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西方音乐对中国乐坛的占领,尤其是最直接宣泄情感的摇滚乐的风靡,以及更新奇绚烂的NEWAGE音乐(新时期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兴起,人们开始逐渐淡忘了丹佛那单纯剔透的清流之声。直到中央电视台在10月13日的晚间新闻报告丹佛死讯时,让人突然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其实在充斥着雅尼之流所制造的那些浮华之声的当代,人们很可以重新找出丹佛来听一听的,因为那里有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人不会泯灭的纯真。
听丹佛的歌让你——回家。摇滚乐的撞击与喧嚣让你的心灵逃离一个概念的“家”,孤独愤怒的流放。NEWAGE音乐那些电子音色的轻触轻抚使你身心飘浮于家乡尘土之上,但约翰·丹佛却让你对一个俗世、温暖的“家”心怀向往。1969年,丹佛的成名作是《带我回家,故乡之路》,1974年又是一曲《再次回家》,而几乎所有的丹佛作品中都有“home”这个词,这个概念是在词曲作者所表现的亲和、平静的音乐和简单的配器中吟唱出来的。“家”是可以抵挡一切的堡垒,因此,与家相关,丹佛也就让你相信有一种真真实实的“爱”。诸如“爱的回忆带你回家”之类的歌词就出现在由丹佛作词作曲、与西班牙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合唱的《也许是爱》之中,这是流行音乐界与古典音乐界合作的开始。
在丹佛的音乐与歌词中另一个突出的意象是“飞”(FLY),FlyAway(1975)、TheHigherWeFly(1980)、FlyforMe都与“飞”有关,而约翰·丹佛最初作为一个词曲作者成名的也是一首与“飞”有关的歌曲,这就是1969年丹佛创作,由“彼得、保罗和玛丽”演唱组唱红世界的《乘喷气机离去》。现在想来这种意象与他的出生和死亡有着某种惊人的巧合。约翰·丹佛生于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的一个空军家庭。内向害羞的性格和家庭渊源注定了约翰·丹佛平静向上的音乐性格,内敛但不压抑,积极又不张扬,或许只有在飞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恰如其分的感觉。现实生活中,这位空军的儿子酷爱飞行,他有一架小型单引擎飞机,即使年过五十,仍乐此不疲。而这最后一飞,从科罗拉多到蒙特雷,只是为了回家,为了接近女儿的住所。从某种意义上说,丹佛似乎完成了一次梦想的重合。另一件巧合是丹佛的罹难之地——蒙特雷湾,熟知美国流行乐的人一定知道著名的蒙特雷音乐节,蒙特雷湾始终是美国流行音乐精神的集散地。看来,丹佛是真的飞回了家,这或许是比宿命论者的感叹更能慰抚死者的解释。
人们确实开始淡忘了这位一代歌者,包括他在冷战期间作为“亲善大使”与在他的歌曲中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的最后一飞将这些遗忘的过去又重新提到前台,如同戴安娜之死使自己的地位从报纸花边新闻的位置一下提到头版,与布莱尔和亚当斯世纪性会晤的新闻相并列,人们突然发现并惊叹本世纪一种清纯、典雅的美随之而去。现在,似乎要接受一种新的记忆方式,他(她)们以突然终结的方式,提醒了我们已经遗忘的东西。所不同的是,约翰·丹佛让我们记起了那个属于70年代的古典主义的理想。人们会继续着这种遗忘,还会有人用各种突然事件提醒你的记忆,但当本已不多的一些昔日之美逝去后,我们还能遗忘什么或记忆什么呢?
约翰·丹佛录制的重要唱片
诗歌、祈祷与誓言
高高的落基山
永别了,安卓美达
重归故里
我渴望生活
多明戈与约翰·丹佛:也许这就是爱
梦境快车
击碎岩石的鲜花
大地之歌
不同的方向
乡村路指引我回家
约翰·丹佛:摇篮曲般的圣诞赞歌
世界的努力:美国之声
丹佛最后驾驶的私人飞机 约翰丹佛音乐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