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雾水索罗斯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一团雾水索罗斯0

东南亚金融危机尘埃落定,现在,又轮到了这些饱受创伤的国家重申继续金融开放的时候。不过,此时人们最关心的似乎不是森林大火破坏了环境,以及为平抑物价泰国将从中国大量进口生猪的行动。人们更关心的是谁在灾难中赚了钱,赚了多少以及怎么花,诸如此类的问题。

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此时又成焦点。既然不能从他的口中套出实情,为什么不猜一猜呢?

《商业周刊》的一猜成了众猜测中的权威观点。

去年是量子基金的灾年,尽管华尔街风调雨顺,道—琼斯指数上升了22%,量子基金却亏损了1.5%,非但不能分享经济的发展,连保值也谈不上。这当然与索罗斯的判断有关,他认为经济过热,股价已超出了应有的价值,于是卖空,招致惨败。今年上半年,索氏显然调整了战略,开始谨慎买进,半年盈利率达14%,与同期道—琼斯26.4%的上涨相比仍然逊色不少。

或许这就是大师的过人之处。股王巴菲特1996年的业绩也很糟,以至在《福布斯》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三。面对历史上少有的大牛市,久经沙场的老将们表现出相当大的自制力,这也正是他们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的原因。数字上的变动显示出索罗斯的耐心,终于,一条大鱼游到了眼前。

泰国政府不堪于维持稳定汇率的大笔费用,7月2日,宣布铢与美元脱钩,一场危及东南亚的金融动荡由此而生。索罗斯的确承认他曾在泰铢上卖空,但是是在6月16日,价值相当于1000万美元。这自然不是人们期待的数据,因为量子基金于6月底到7月底短短1个月内总资产从150亿美元激增到170亿美元,增长率由14%一下子上升到27.1%,1个月赚了半年赚到的钱,1000万本金绝无此效力。铢贬值了25%,泰国中央银行行长宣布辞职,此前,泰国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已辞职。

尽管索罗斯低调处理,他还是成了众矢之地。泰副总理曾说过,如果索罗斯来泰国,他就派当地黑帮盯上他。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更把他叫做白痴。“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的经济体系,就被这个带着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给搞垮了。”《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指责他给黑钱以新的定义。这恐怕是索氏始料未及的。一个索罗斯,区区150亿美元怎么能够搞垮几个国家的经济呢?况且这些又不是非洲小国,索罗斯的财产在美国富翁里还暂时排不到前边,据乐观估计有50亿美元,而盖茨和巴菲特分别上了300和200的台阶。论起可调遣资金的规模,量子基金也算不上航空母舰。

但大家只认得索罗斯。1992年前索氏还在华尔街享有盛名,却不自量力地想施展政治抱负,柏林墙倒塌后,他妄想去说服布什总统和撒切尔首相制订新的马歇尔计划,帮助东欧国家恢复经济。结果是倍受人微言轻的冷落,谋一面而不能得。这时,他意识到要做一名公众人物。很快,他就以扳倒英国银行家喻户晓,也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坏孩子”的恶名声。

英国银行大赔其钱,这些钱当然是纳税人的钱。按理说,他到英国当如过街老鼠,可他却在伦敦购置了房产,从容出入,颇有荣归故里的感觉。在英国读书时未能读到博士,出名后牛津授予他荣誉博士。仪式上,有人问他愿以什么样的名号面世,他的回答是:叫我金融的、慈善的、哲学的投机者好了。

成为公众人物的索罗斯用投机挣到的钱回馈社会,仅1996年就捐出3.6亿美元用于慈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相对于比他更有钱的美国人。历史上,只有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卡内基有过如此慷慨的举动,而那时他们都是最有钱的人物。以1996年的价格水平,洛克菲勒一生中共捐出56亿美元用于教育、宗教和保健。安德鲁·卡内基的45亿美元则多集中在图书馆。除了他们之外,第三号的慈善家、报业大王沃尔特·安伯格则只有20亿美元。人们预计,按索罗斯财富的增长速度,他的捐献只会越来越多,过不了多久,他将跻身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慈善家行列。 量子基金索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