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逐流行的游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晓莉)
很多东西在这个夏天大行其道,比如,姑娘们足下对脚后跟不管不顾的凉鞋。这种凉鞋大多简洁明快,同时在设计上避免了拖鞋的拖沓散漫。是不是这些特点造就了它的风行?也许不这样简单。商品生活包容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制造流行的过程中,很难分清谁在引导,谁在追随,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吧。不过,越来越注重个性的人们偶尔会对流行嗤之以鼻。商人们却并不因此减少对这一概念的热爱,风水流转,一季有一季的风景。
滑水运动在美国大陆风行了几十年,90年代初渐趋消沉,加利福尼亚的新生代厌倦了庸俗的花花绿绿的滑水服,他们的服装变为了暗色,音乐也安静了下来。他们甚至不再欣赏被晒成古铜色的肌肤,他们向往滑雪,喜欢苍白。这一切对于全美最大的滑水服制造商——水银公司来说是个灾难,1992年他们丧失了1/3的订单,销售额只有区区60万美元。
一夜之间世界就发生了变化,60年代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晒太阳的小妞现在拿起了滑板。姑娘们复兴了滑水运动。这太突然了,水银公司好像什么也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水银”的合伙人罗伯特·麦克耐特和他的首席设计师坐在夏威夷的海滩上,一位姑娘从他们眼前走过。她穿着比基尼,外边套着一件水银公司为男人设计的滑水服。“那衣服显然长了些,”麦克耐特回忆说,“但是她穿着很性感,真是棒极了!”
水银公司引进了一条名为“罗克茜”的女性滑水服生产线,并立即获得了成功。不论在加利福尼亚还是堪萨斯生意都很红火。现在水银公司销售额的20%来自“罗克茜”,这一比例将继续扩大,预计在2000年达到50%。去年受到“水银”的启发,大大小小的同类企业都开始设置新的生产线。1995年面市的女性滑水杂志“Wahine”开设专栏,为滑水者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这里没有严格的统计数字,但是看一看加利福尼亚的海滩,你就不会再有怀疑。轻型滑板的回归,以及使人容易站在上面的加长滑板,都使女性更容易投入这个运动。这个新兴的市场不仅仅包括十几岁的小姑娘,还有仍想保持体型的上了点岁数的成熟女性。3年间,全球女性滑水服和用具市场从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数目增加到了300万美元。
权威的《滑水者》杂志不能再无视这种潮流的出现。它打破传统,女性上了一贯被男人霸占的封面,并打出了这样的标题“利萨·安德森滑得比你好”。
37岁的生物学家伍德一直是位滑水爱好者,她开了加利福尼亚州第一家专卖女性滑水用品的商店。与此同时,一些只为男人服务的商店也腾出铺面摆放女用服装和滑板。
商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机,不管他是不是生产滑板的。最近,一些大公司,像摩托罗拉、太阳微系统公司以及卡西诺在促销活动中都使用了女性滑水者这一形象。
如果说水银公司的成功是迎合了潮流,那么下面这两位印度人则有如天助一般开创了一种新的饮食时尚。
在纽约曼哈顿东46街,一家名为“Nusty”的小店,供应12种家制汤。这种汤可不是随便花3美元在熟食店或咖啡馆里就可以买到的鸡丝面的调味汤。他们可能是雪利酒蟹肉浓羹或是泰国风味的椰虾汤。12盎司一杯要6美元,最大杯的要17美元。一碗汤卖到这个价钱可是大有赚头。这家店的老板哈桑若玛尼和合伙人麦瓦尼说,从去年6月开业到现在,他们共卖出70万美元的汤,纯利21万。
去年一年,曼哈顿区共开了6家汤店,起着各种各样的名字,供应具有遥远热带国度风味的坚果鸡汤、冰冻椰菜花汤。
今天是纽约,明天就会出现在全美,这是哈桑若玛尼和麦瓦尼的梦想。他们很高兴和别人谈起他们的利润,他们要把“Nusty”概念在东北地区复制,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以自营或特许经营方式开60家分店。他们开列的投资者名单中包括“波士顿鸡”的创立者乔治·那达夫。赞助者买下了80%的股份,两位合伙人因此拿到了100万美元,并继续控制20%的股份。新的主人要设法筹到600万来开新店。
两位合伙人是来自印度孟买的丝绸商,80年代在新泽西办了一份邮购丝绸的买卖。但他们一直都在寻找新的机会。两年前,直觉告诉他们,喝汤会变得时髦起来。
直觉来自于1995年11月份播出的一部电视剧《Seinfeld》和一个态度粗暴的卖汤的小贩艾历·亚克汉。《Seinfeld》播出后,亚克汉在曼哈顿西55街拙劣地模仿剧中的卖汤小店“Nazi”,开了自己的店铺。从此他有了宁愿排上一小时队等着买汤的顾客。麦瓦尼至今对此耿耿于怀,“他一个人就把生意全都揽过去了。”
在3个月的时间里,两个印度人把所有亚克汉卖的汤都买回了家,一位在饭店工作的朋友帮助他们在厨房里研究配方。他们发现亚克汉卖7美元一杯的炖肉汤实际上只需要2个美元的成本。
不久,在筹集到20万美元后,两位合伙人雇了一位会做500种汤的法国厨师,在亚克汉的店不远处租了一间铺面,并承袭了轻率鲁莽的纽约人的服务方式。很快,人们就在他们那里排起了长队。
乔治·那达夫说:“这简直是个奇迹,看电视就建立起个品牌。”在印度人提交给投资者的报告中,他们提及“我们看好‘Nusty’,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潜力”。“‘Nusty’也会成为奔驰,微软!”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想特立独行,他们期望和别人一样,只要多少有些区别。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追逐游戏永无终结。不论是沙滩上的姑娘,还是室内剧的布景,在有心人眼中,它们就是制造流行的契机。
两位印度人的“Nusty”每日供应12种汤羹,他们相信喝汤会成为下一个快餐时尚
1995年11月播出的《Seinfld》剧照 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