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谈:美国电视上的谈话节目

作者:娜斯

(文 / 娜斯)

无所不谈:美国电视上的谈话节目0

ConanO'Bnen

无所不谈:美国电视上的谈话节目1

大卫·拉特曼节目设在纽约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一个朋友开车在西部漫游,有天晚上开迷了路,跑进一家廉价的汽车旅馆胡乱住下,也不知那是什么地方,准备第二天早上再看地图作打算。打开电视,正是NBC晚间脱口秀(talkshow)主持人约翰尼·卡森的最后一夜——他横亘美国晚间电视数十年的生涯终于结束了。

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一个让我感觉特美国的时刻。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不知名的歇脚点,电视机上的约翰尼·卡森……

美国人是一个需要不停地哇啦哇啦说话的民族,所以他们电视上的清谈节目之多,恐怕世界堪称之最。这可能跟他们好运动有关——如果说话也是嘴皮子的一种运动的话。最近的好莱坞电影《Contact》把这种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至:发现外星信号的消息公布后,只见电视上从各色新闻播音员到脱口秀主持人个个都有一套一套的说法,影片把他们放在同一画面里,此起彼伏,争先恐后——事实上,外星人真来了,情况也恐怕正是如此——人们一只眼睛看外星人,一只眼睛盯电视。

娱乐有娱乐的谈话节目——以晚间CBS和NBC两大电视台的大卫·拉特曼秀和杰·列诺秀两分天下。这一行做到炉火纯青的倒还不是大卫·拉特曼和杰·列诺,而是上面提到的约翰尼·卡森,他的冷面铁嘴,是上一代人电视记忆抹不掉的形象。NBC以杰·列诺代替了卡森,又以30岁的ConanO'Brian填补杰·列诺原来的位置,以吸引年轻观众。从登陆火星到政治人物,脱口秀节目都得马上编出些段子来让人笑。从布什到克林顿,都没少受喜剧笑匠们的调侃,他们不但不能生气,而且还要见到笑匠们笑脸相迎,以示幽默感。克林顿夫妇一上台,就知道这事是免不了的,先跟媒体打招呼:说我们什么都行,只是切尔西还是个孩子,请放她一马,这一点,媒体倒也同意,达成了共识。

晚间的谈话节目倒也罢了,白天的谈话节目就更离奇——晚上的节目一般是看名人,听笑话儿,白天的节目就特别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常常是请普通人上台讲他们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男朋友被好友偷啦,女儿乱交男友啦,美女俊男大约会啦,隆乳手术啦,等等,是蓝领阶级当主角的时刻。前两年,这种日间脱口秀的内容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它对世风日下大有责任。

白天的节目,以奥普拉·温芙瑞秀最为知名。白天节目对象主要是妇女,奥普拉·温芙瑞的风格平易亲切,节目内容温暖健康,其号召力从她新添的读书节目讨论一本书就能把那本书推上畅销书榜就可见一斑。最近则有RosieO'Donnell以女笑匠身份开辟日间访谈节目新战场,RosieO'Donnell也是有名的铁嘴,既有晚间节目的喜感,又有奥普拉·温芙瑞的友好亲切,一时之间,大获成功,名人爱去,观众爱听,是女喜剧演员主持此种节目最获成功一例。

不以搞笑,主要是访谈新闻焦点人物的则有CNN有线电视的拉里·金,CBS的“晚晚间”TomSnyder,公共电视台针对知识分子话题的“查理·罗斯”。前二者是主持人和来宾一边谈,听众可以一边call-ing——打电话提问,号码免费,而且是国际的,创造一个所谓电视大圆桌。“查理·罗斯”则是靠基金会资金,不插广告的文化性节目,邀请各种文化人士讨论新书、电影、话剧、歌剧,等等。

专门谈时事政治的也有一大堆,最著名者如“交火”和“麦克米伦小组”,这些节目尤以周末为多,“畅谈国事”,大鸣大放,主持人和来宾都是跟政事时事有关的新闻记者、学者、政客等。现代政治与媒体的密不可分从这种节目上特别得到反映。尤其是美国政界人物从政务转为电视时事评论员的例子多多,像竞选总统屡屡不成功的右派布坎南,竞选不成,摇身一变,在电视上说法,成了时事讨论主持人。克林顿的年轻顾问GeorgeStephanopoulos在克林顿连任后,激流勇退辞职,其何去何从引人议论纷纷,结果他选择了在哥伦比亚政治系教书兼任电视时事评论员。最近更有共和党后起之秀中备受瞩目的纽约斯丹顿岛地区众议员,在上届共和党大会上因受聘担任主要讲演人的SusanMolinari以照顾孩子为由,辞去众议员职务,也担任了CBS星期六早间时事节目主持人,也让人议论纷纷。显然,在电视上议政,成了政界人物们进可攻,退可守的最佳阵地。当年的约翰·肯尼迪,如今的副总统戈尔,从政前干过的唯一差事可就都是记者。

最近引人注目的一个新节目是ABC电视比尔·马尔(BillMaher)主持的“政治不正确”节目。比尔·马尔也是一位说笑话的,号称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他那一代的约翰尼·卡森。现在他梦想成真了,更成功的是,并没有人认为他是约翰尼·卡森的克隆.因为他的风格不是约翰尼·卡森的亲切随和,而是更尖锐,更边缘。他出身新闻世家,毕业于康乃尔大学英语系,在此节目前当过演员,写过一本关于当喜剧演员的小说。他的节目也不像大卫·拉特曼或杰·列诺的只是穷开心,而是结合开心与新闻话题的讨论。大卫·拉特曼或杰·列诺的节目主要是轻松娱乐,有乐队,有演唱,马尔的节目则是真正的清谈,由他讲一段开场白,然后收集四位客人,展开圆桌讨论,各抒己见。这个节目最出名的是客人的挑选——四重奏式的组合,通常要有一个喜剧人物,一张“著名面孔”,一个死硬保守派,和一个未知数的黑马(最好把局面搅得更乱)——至于他们的行业和知名度倒还在其次。讨论的内容,从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是否隐瞒了犹太人身份,到共和民主的政见之争,到老虎伍兹因为没参加总统为伟大的黑人棒球运动员杰基·罗宾逊举办的纪念仪式而引起的议论,等等。你能看到喜剧演员DannisMiller向前得克萨斯州女州长AnnRichards发起关于死刑法的尖锐进攻,也能听到前总统肯尼迪的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跟共和党筹款人激烈辩论竞选资金的问题。观众喜欢看到有时客人之间互不感冒,或者有人让主人气得要命之类。“他们喜欢那种未加操纵的感觉,那种随意性。”马尔希望这个节目是“时下最出色的机智和最出色的心灵组成的鸡尾酒会”。可是他自己并不甚满意,因为他说他“并不总是在节目上得到最出色的机智和最出色的心灵。人们到了电视上,就客气起来。极端的话都不敢说了”。

马尔本人号称是“不怕说出自己观点的人”。这也是他的节目成功的一个原因。比如,有一次共和党支持者老牌明星CharltonHeston随口说里根在他当政的最后几年“赢了冷战”,马尔眼见着就激动了:“他赢了冷战?Please!……我该说越战是赢得冷战的最大因素……(他这是反话,因为越战是美国输了)”

事实上,马尔的节目也未必能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它是一个喜剧节目,它是以争议性问题为素材的喜剧节目。时不时我们会碰上点有意思的事,说出点人们在别的节目上不会说的话,因为在这个平台上,人们经常是放下架子的。”所以,可以说马尔恰好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的节目不是“交火”、“麦克米伦小组”那么专业化的时事节目,也不是大卫·拉特曼和杰·列诺粗浅逗乐。它是糅和政治与喜剧。观众喜欢它的争议性话题,客人观点的天南海北以及由此进出的火花,同时,这也是唯一一个明星上电视不秀面孔而是谈观点的节目,让观众可以看到他们打开包装的形象。观众的反响已使得模仿者开始出现,ABC更是抓住苗头,将把它挪至黄金时段播出,届时不知还有什么好戏。

无所不谈:美国电视上的谈话节目2

RosieO'Donnell

无所不谈:美国电视上的谈话节目3

比尔·马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