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正影响着未来职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高昱 刘天时)

机器人正影响着未来职业0

演示中的象征意义

BH身高80厘米,体重13公斤,一身银灰,貌不惊人。他没有坚定睿智的目光,却有着一条6个关节、灵巧而精确的手臂。从今年5月5日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3例高难的脑部肿瘤手术。从搜寻靶点到瞄准再到穿刺,BH都做得迅速、干净、准确。BH是一个机器人,是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田增民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王田苗所长的脑力劳动产物。它的名字也来源于这两个单位的汉语拼音字头。田增民教授不愿对BH的成功——当然也是他的成功过分渲染,他解释说:“这不是一个奇迹。对人类来说,BH的到来自然而然。它只是一种演示。”

在今年的人工智能领域,同样被赋予演示色彩的还有卡斯帕罗夫与“深蓝”之间的国际象棋人机大战。在这场大战中,感到心力交瘁的,不仅仅是卡氏本人。合众社报道5月11日人机大战最后一局的一篇新闻稿这样写道:“当‘深蓝’将一个兵走到C4位置时,执黑的卡斯帕罗夫沉思片刻,摇摇头起身认输……棋室外观战的人们吃惊地瞪大眼睛。那一群花了20美元来亲眼目睹人类战胜机器的失业者们一齐站起身来,张开嘴,什么都没喊出便又颓然坐下,和卡斯帕罗夫一样双手抱头。”

演示归演示,其中的象征意义昭然若揭:机器人实施脑外科手术的成功,预示着人工智能已足以具体地认识三维空间,并且可能完成类似曾被认为是高难度和高经验要求的复杂工作。这些由金属和硅片拼成的东西已经可能与智慧的人类相抗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超越和替代。

“深蓝”新使用的RS一6000SP超级计算机共拥有32个节点,相当于32台电脑同时工作。目前,世界上共有2500台这种机型投入运行,少则1个节点,多则512个节点,其威力比深蓝还要大上10多倍。在“深蓝”威震世界之前,它的那些兄弟们已经在美国中西部的许多百货公司担任效率最高的库存管理员,可以从成千上万个售货单中挑选出最有潜力的顾客。此外,他们还“供职”于石油、证券、医药、邮政等部门,不知疲倦地“以一当十”。

事实上,对于那些被机器夺走了饭碗的技术失业者来说,卡斯帕罗夫的失利使他们更加绝望。

“谁都知道随着众多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被托夫勒称为‘第三次浪潮’的信息革命的兴起,人类已经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今后几十年间,这个潮流的席卷,无疑会更迅猛,造成更强烈的社会震荡”。中科院自动化所副所长马颂德分析道,“但谁也不愿意人类的这一非凡成就使自己失去赖以维持生计的职业。”人们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工业革命把大批农民赶出土地,沦为无业游民;电的广泛运用又使灯塔工、马车夫、扳道工成了只在大仲马和马克·吐温小说中存活的旧日英雄。

5000多种职业将从我们身边消失?

前不久,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大卫·帕西格教授公布了他与美国、德国的一些未来学家历时两年的研究成果,他们预计,人类的职业大约每过15年就将更换20%,50年后,当今社会的5000多种职业将从我们身边消失。帕西格教授认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外科医生。“一直受人尊敬的外科医生似乎前景不妙,因为在25年内,机器人将成为医院里的主刀医生,能够成功地治愈癌症。”

自1961年第一台应用型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以来,人们已习惯于把它们同可重复的简单体力劳动联系起来。目前世界上共有近100万台机器人,基本上都从事制造工业中的装配、切削、焊接、造模等工作。“但是现在事情发生了变化,机器人正在逐步替代部分人的脑力劳动。”帕西格预测,完全由机器人控制管理的工厂可望在2007年投入使用;2016年,机器人警察开始服役;海湾战争后美国开始筹建的机器人军队也将于下个世纪初进入战场,成为信息时代战争的一支生力军。

除了人工自动化,未来学家们认为,由电脑构成的全球化信息新媒体和虚构现实技术也将加速人类职业的更新过程。帕西格举出的例子是律师和银行职员,“15至30年后,”他说,“打官司像买飞机票一样容易;因为采用了人工自动化操作系统,人们存款、取款和购物将完全采用电脑记帐的方式。”事实上,这两种令人羡慕的职业已经在面临悄悄消失的危险。去年,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司法委员会首先提出了用计算机网络加快办案效率的设想,一个名叫维利特的电脑法官目前已经上岗受理离婚案件。那些婚期处于危机的夫妇如果想分手的话,只需将信用卡插进街头任何一家电脑亭的电脑,然后把他们的离婚申请输入计算机。整个过程仅耗时30分钟,花费30英镑。更主要的是,人们不需再去理会那些被认为是令人生厌但又必不可少的律师先生。该委员会还计划把网络办案推广到一些更为严重的案件上,如谋杀案。

网络办案理所当然遭到了澳大利亚律师界的齐声抗议,但法官们却对其持支持态度。大法官米切尔·科比说:“计算机铁面无私,快速准确。未来法律应该将电脑办案考虑在内。”相对律师来讲,银行职员可能失业得更早。1995年底,IBM在中国主管金融业务的戴维斯先生在“1995香港上海计算机国际会议”上阐发了该公司对“虚拟银行”的未来设想:“虚拟银行是21世纪的‘电子钱包’,没有围墙,没有营业时间的限制,顾客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光顾……这听起来像乌托邦,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确已进入虑拟银行的初级阶段。”他把“虚拟银行”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本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自动取款机和银行电话服务代表了第一阶段;从1994年持续到下一世纪属于第二阶段,其技术基础是个人电脑的信息在线服务,电子货币成为标准的支付方式;第三阶段将在下一个5年计划中开始,并一直持续到可预见的将来,实时的、双向的交互电视金融服务将得到极大发展,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金融业务,都可以通过错综复杂的交互网络在瞬间得到最方便的服务。

戴维斯先生的商人的精明为虚拟银行描述了商业上的光辉前景,也宣布了传统银行职业的死刑。他说:“在顾客得到实惠的同时,银行也获得了巨大回报。对每一笔支付业务来说,通过银行出纳员的成本是1.40美元,通过自动取款机,迅速下降为0.4美元,如果通过POS系统(销售点自动管理系统),则仅为0.15美元。”

面临类似命运的,还有中层经理、秘书、售货员、司机等大众化职业。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真人大小的机器人已经完成最后润色,它将操纵国家航空航天局下个世纪飞往太阳系外空间的宇宙飞船。另外,今年8月23日,将有14个国家的代表队参加在日本举行的机器人杯足球赛。所有的机器人队员都是轮式驱动,教练员通过中心电脑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场外指导。赛事的组织者称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人参加真正的世界杯。“足球只是一种游戏,机器人完全可以踢得更好。”他说:“对于那些职业球员,我们付出了太多的金钱和热情。”

机器人正影响着未来职业1

机器人正代替着人类的职业

被替代后的解放

按照帕西格和他的同行们的预测,几乎所有的体力劳动都会在不远的将来由人工智能代替,那些从事可程序化脑力劳动的人类职业也将在50年内被技术变革所淘汰。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和PC机的普及,部分旧职业即使不会消失,所需从业人员也将大大减少。但究竟哪些脑力劳动可进行程序分解,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哪些职业将消失、弱化、或者被强化,科学家和末来学家的看法很可能大相径庭。海军总医院的田增民教授就不认为外科医生会因为机器人主刀手术而砸掉饭碗,“无论机器人多么精确,它都只是工具,更确切地说,仅仅是一种新的医疗器械,它只会把外科医生武装得更加神通广大。”

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也有类似的看法,他所研制的WABOT-2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人性的机器人,不仅外形上具有人类特征,而且能通过视听识别音乐,其钢琴演奏达到了足以举办独奏音乐会的水准。“我想WABOT外观上更像一个人,”加藤·郎说,“尽管它的手指在键盘上很灵活,但它不会做其他的事情。你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儿童玩具。”

1995年秋,美国西部和北部10个州的州长宣布了建立一所虚拟大学——州长大学(CovernorsUniversity)的计划,这是一所只存在于国际互联网上的地方大学,学生可以从数据库里得到材料,在使用视频和音频链路的联机服务上学习课程,经由电子邮件上交学期论文。整个计划的费用为1000万美元,由10个州分担。

这一大胆计划遭到了全美教师工会的反对,计划的积极鼓吹者——缅因州立大学校长因此而被迫辞职。教师们担心虚拟大学将导致一个教授教几千个班,大批教师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但是很快教师们开始认同这一新的教学系统,他们发现对教师的需求反而因此逐渐增加。在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教授通过计算机专门负责全校西班牙语课程的讲授和日常测验,大部分教师则被解放出来,在课堂上提供一对一的指导、监督和讨论。应用信息学专家K·哈夫纳指出,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改变了教师作为现成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的传统角色关系,“老师不再只是个解答微分方程式的专家——那是计算机的任务,老师要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实际经验教会学生如何看待和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使他们充满信心地步入社会。”

因此,哈夫纳博士认为,教师将是下个世纪最受欢迎、报酬最为优厚的职业之一。他同时还提到了护士。尽管71岁高龄的“机器人之父”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已经把第一套帮手机器人卖给了康涅狄格州的丹伯里医院,但是机器人只是代替护士做铺床、扶病人出浴缸等低等而单调的工作,护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照顾和关怀病人。”

“谁会想得到呢?人工智能的应用肯定越来越广,但事实上人类自己就是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最高典范,”哈夫纳总结道,“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还是由人做的好。”

机器人正影响着未来职业2

机器手能人所能  

未来学家的理想

至于未来可能新出现哪些职业,帕西格教授承认,这更是人类现在的智力难以预测的。“技术变革和信息繁衍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不过他可以肯定的是,到了2005年,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80%的人将从事服务业和各种信息业务,只有不到20%的人会从事工农业生产和管理。

试图预测未来,但又知道人类现在的智力难以预知飞速变幻的时代,这就是未来学家面临的尴尬境地,但也是他们在下个世纪赖以立足的资本。正如麦卡洛夫在《放弃职业》一书中所说的:“变化如此流行,发生时间如此之长,以致我们永远处在转变之中。要么在转变中求发展,要么被遗弃。”这意味着人们必须不断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固定的工作可能将不复存在,而同时无数发财致富的好机会迅速出现。指导人们改头换面、抢先发现和利用这些令人兴奋的机会,将是一门有钱可赚的好职业,当然他们的头衔要从未来学家改为预测师了。

因此,麦卡洛夫在书的最后颇为乐观地认为:新技术正改善着生产率,但它们创造的职业比它们消灭的多。“等到机器人和自动化能做所有的工作,”他进一步预测,“我们就可以解放出来发展艺术、戏剧、音乐和哲学,就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古代所做的那样。”

“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概念,它不应是收入、道德和自我价值的基础。”麦卡洛夫预言:“如果社会有圣杯,那就是全面放弃职业。 银行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