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卡结婚和择偶大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夏骞)
等待婚配的印度女郎
纽约的新婚燕尔们越来越把结婚当作例行公事。你在市政厅每天都能看见新娘和新郎通过转门步入,有人往他们手中塞入一束假花,并且晃着手中的拍立得相机吆喝:“拍张结婚照!”花10美元就能得到一张快照,并且镶入镜框,贴上“地久天长”的标签。这项生意现在越来越少有人光顾,而另一方面,结婚的速度却已达到平均每2分38秒一对的频率。大多数新娘和新郎不再对街头兜售的鲜花有兴趣,他们常常是为了绿卡才走到一起的。与一位美国公民结婚,早已成为非法移民逃避遭驱逐厄运的万无一失的办法。所不同的是,对非法外籍人上的法律因此而只能越来越严苛。今年春季,在剥夺非美公民部分利益的法律生效前;成千上万移民(包括非法与合法的)在全美各市政厅外排起长队,登记结婚。在今年头4个月,纽约登记结婚的人数已超过1995年的一半。因为9月1日即将生效的新法规定,在生效前6个月内非法居留美国的移民在今后3年内不许申办签证,所以,预计在8月会有一个结婚的新高潮。
虽然有关工作人员猜测,大约有一半婚姻是以获取绿卡为目的,但他们无法揭露真伪。移民官员称与移民结婚的黑市价已达1千美元。
婚姻的流水线不停流转。并非每人都为一纸空文而来。里面有许多西班牙人和中国人,有怀孕的年轻人,有请了3周假的士兵,还有穿着酷似电影《猜火车》演员的来自伦敦的度假者。
而在这世界的另一边,离美国遥远的印度,人们则至今仍还保留着由父母安排婚姻的习俗。虽人已和西方的同龄人一样,蹦迪、吃汉堡、打大哥大,但事实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年轻夫妇在结婚前握过对方的手。
配偶的选择仍遵循几个世纪以来的规矩:父母先知道。新娘的父亲要考虑新郎的教育程度和未来谋生的潜力,母亲则考察新郎的德行;新郎需品评新娘的美貌和个性魅力。而亲戚们只想吃一顿好饭。占星家们会根据需要为他们制作生辰八字,一切可能引起冲突的迹象都应尽量避免。
不过,如今在新德里,一种新的配对方式取代了生辰八字。父母们聚集在一起参加择偶大会——半似选美,半似智力竞赛。男女双方在登记个人资料后,各占一方,逐次排队,成对垒之势。由麦克风逐个召唤上场,并说明自己的意愿。如26岁的小伙子上台说:“我叫米纽·加吉,我正筹办开一个自己的电脑中心,我想要一个通晓电脑的人。”
包办婚姻的成功率一直很高。大学毕业的穆斯林妇女齐亚通过这种方式嫁给了一位卡拉奇的化学工程师,她认为:“在别人安排的婚姻中,你并无奢望,只是想去适应和一个陌生人一起生活。而在恋爱婚姻中,人总是怀着最高的期望,当它们无法达到或满足时,两人的关系就破裂了。”
当然,包办婚姻绝非万无一失的。10年前,离婚在印度十分少见,因为妇女地位低。而现在,新德里的4所离婚案法庭已人满为患了。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