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手术服的玩具娃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王剑南)
迈尔斯从娃娃那里又学会了笑
患癌症掉光了头发的乔丹有一个光头娃娃
“你害怕做心脏手术吗?”“不,早就不怕了。”9岁的迈尔斯回答起来相当从容。这位来自堪萨斯城的金发男孩完全有理由害怕。出生后3天,医生就在他的肠子上开了刀,14个月时,他已经历过两次心脏手术。现在他9岁,做过34次手术,马上又要经受下一次手术的考验。医生要把他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与心脏分离,调换位置后再缝合起来。迈尔斯会害怕,但他最好的朋友会帮他赶走恐惧。这位朋友同他一样,有一颗生病的心脏,胸部和腹部满是伤疤,而且日夜陪伴在他的身边。
这位被迈尔斯称作“伙计”的朋友其实是个玩具娃娃。“3年前他又要作手术时,我给他缝了这个娃娃,”母亲马蒂说,“这样迈尔斯就不会感觉太孤独了。娃娃有一张笑脸,迈尔斯通过它学会了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无论请医生诊病,作检查还是在手术室里,“伙计”都守候在他身边,同他一样戴着口罩,穿着手术服,同他一起打针,接受医生的检查,到了晚上就睡在他的床上。“以前,当妈妈晚上回家时我可难过了,”迈尔斯说,“现在好了,(伙计)在这里。”
医院里有许多孤独的孩子,于是迈尔斯妈妈的玩具娃娃缝了一个又一个,后来她的一个女朋友也来帮忙。她们缝的都是些生病的娃娃:有的胸口插着导管,没有头发,这是因为,得到它们的孩子由于生癌症接受化疗,头发都掉光了;生艾滋病的娃娃则戴着防止传染的口罩,扎着标志艾滋病的红色蝴蝶结。“这些用布料做成的伙伴使小病人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什么另类人物,尽管疾病使他们与其他孩子有了区别,”马蒂说,“孩子们同娃娃讲着心里话,虽然得不到回答。”
堪萨斯的儿童慈善医院规模很大,现在,由医院出资,这里每一个患心脏病和癌症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个玩具娃娃。越来越多的医生允许孩子把娃娃带进手术室。那里父母不在身边,灯光亮得刺眼,陌生的面孔藏在面罩后面,小孩子需要有一个可以拥在怀中的朋友。
迈尔斯和他的母亲每周能收到约100封信,都是些订制玩具娃娃的私人来信。小沙伊安一出生就换了心脏,还得到一个生心脏病的娃娃。一个母亲送给女儿一个同她一样患癌症的娃娃,女儿死后,娃娃随她长眠于地下。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名叫“会走的盾牌”的印第安酋长在信中写道,要是印第安孩子也能得到同自己一样肤色的玩具娃娃就好了,这样,黑色或白色的娃娃们就会有红棕色的兄弟姐妹了。
有些娃娃没有脸:“它们是为那些遭到强暴或打骂的孩子准备的,”马蒂说,“他们可以亲手给娃娃画上一张脸,悲伤的、羞怯的或是快乐的,依心情而定。”
现在马蒂和她的女友用不着再亲手缝制玩具娃娃了。威斯康星的一家工厂去年为全美的孩子生产了14000个生病时的伙伴,另有100个娃娃被送给了赖莎和戈尔巴乔夫创办的俄罗斯儿童基金会。
体现13种不同疾病,3种肤色,5种头发的颜色,有的秃顶,有的戴眼镜,这些大约35厘米高的娃娃伴随越来越多的孩子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刻。“我们确定了10美元的低价位,尽可能让每个人都买得起一个娃娃”,马蒂说。
这些小病友看上去非常不起眼,远不像巴比娃娃那么漂亮,也比雄健的玩具男子汉瘦弱得多,可它们的作用却大得惊人。马蒂说道:“即使是极小的孩子,当他撩开娃娃的长睡衣、发现里面的伤疤、导管、腿夹板或是人工肠出口之时,他都会说,‘这就是我,这就是我’。小家伙看到娃娃在笑,他也会笑的。” 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