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大哥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张晓莉 施华)

过时的“大哥大”0

装电话还是买手机?

如果你刚刚分了一套房子,正准备为新家添置一部现代化的通讯设施。那么是去市话局排队等号,还是去买一部手机?仅仅在一个月前,这对相当多的人并不成为问题。现在却有人在正儿八经地考虑了。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前两天,北京无线通信局打出了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最新价格表,其中摩托罗拉D628和飞利浦TCD312的裸机价格十分显眼,仅为2650元,加上入网费等其它费用,总价格只有4980元。

现在去北京市电话局安一部普通电话,初装费要4500元。这两个数字已经很接近,所以有人想是不是可以只要一部,家里家外都能用。

降价风潮

自从10年前中国电信引入移动通讯技术,移动电话就成了一个话题。当初它只有3200个用户,用现在的眼光看,不论技术、功能、式样都很难称得上称心如意。但这种“板砖”式的模拟移动电话被人们冠以一个透露着丰富信息的俗名“大哥大”。毕竟,任何一位手持移动电话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人物都有着一个“大哥大”量级的身价。

去年底,移动电话用户达684万。在从几千到几百万的演进过程中,移动电话吸引的已不仅仅是人们的目光。过去人们感兴趣的是什么人在用“大哥大”,现在却寻思着什么时候自己也潇洒一回。

用经济学知识来分析,移动电话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起码在现阶段还具备这一特征。所以在它的普及过程中,价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年前,也在5月,由北京市电信局打头阵,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移动电话降价风潮,高档机降价幅度6000至9000多元不等,普及型也下降了近4000元。导致此次价格调整的直接原因是国外手机生产厂商为争夺中国市场而竞相压价。北京电信宣布降价后的两个月,中国联合通信公司宣布成立。它的背后是电子工业部、电力工业部、铁道部以及13家一流的大公司,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马上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

今年1月21日,北京无线局公布了最新调整后的移动电话价格。北京联通反应敏捷,并与无线局保持了相同的最大降幅。3月10日,无线局23个品牌的裸机价再次下调,并仍保持了千元的最大降幅,8天后,联通作也回应,取消1000元的预收电话费。无线局立即采用相同的对策。4月烽烟再起。无线局动了入网费的心思,3000元降为2500元。联通公司则第一次在降价幅度上超过了无线局,入网费一次到位,降至2000元。5月12日,无线局再次降低入网费,与联通公司持平,并大幅调整了频占费和SIM卡费。

经过几个月的短兵相接,北京无线局与联通北京分公司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取消1000元的预收电话费;入网费由3000元降至2000元;频占费112.5元减至50元;数字移动电话的SIM卡费则由480元变为280元。裸机价格则在各自大幅调整的基础上略有差异。

还能再降吗?

作为回报,5月份,不论无线局还是联通公司的营业部门都异常热闹。但是“买涨不买落”是市场的普遍心态。许多人耐心地等待。手机价还会不会再降?

移动电话价格构成的5大部分中,目前人们可以指望的是硬件价格和入网费的再次调整。

国家邮电部规定,入网费上交国家和股东,用于国家无线通讯网络的建设,收取标准为2000元至3000元。目前两大网络的入网费都已降至下限,没有回旋余地。随着通讯网络的逐步完善与充分利用,2000元的底线可望突破,此是后话。

这样,移动电话的单机价格便成为问题的核心。无论3年前还是近在眼前的大幅降价,都一边让人们尝着甜头,一边慨叹生产商、经销商及网络经营者的巨额利润。消费者也许曾经认为手机价格成千上万元地往下掉有些不切实际,可现在已经成了事实,而且吃惊地发现产、销方仍有赚头。

当然今昔利润已不可同日而语。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经销商施乐事达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李勇先生表示,两大网络经营者的价格战已使经销商倍感压力。批发商的利润目前大致在一二百元左右,零售商也只有二三百元的调整空间。而网络经营者更明确指出,裸机已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利润。

这是否意味着裸机价格已降无可降呢?据《北京青年周刊》透露,目前市场上单机价在6000至7000元的高档机,其成本不超过200美元。其中元器件成本在120—130美元,辅助材料、设备折旧费、人工费及广告费70—80美元。而技术的进步及规模化的生产必将导致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今年3月1日,北京无线局开放自备机入网,为手机零售市场的全面开放创造了条件,在这一进程中,制造商的产品价格变化会越来越多地反映在零售价上,无疑会刺激生产者的降价欲望。

从电信局的报价单中可以看到,摩托罗拉D628和飞利浦TCD312的2650元的价格并不是降价的结果,它们是厂家推出的新型低档机。经营者们意识到,他们必须在迎合低消费人群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据有关人士透露,8月份市场上会出现单机价在1900元左右的低档数字机。

网络经营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网络来赚钱,裸机价格其实只是他们手中的一个砝码。

改换规则

有专家作过测算,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拥有720—865万部手机。事实证明,这一估计太过保守。去年底的数字是684万户,今年可望新增400万用户。新的估计值为,到2000年我国将有1800—2000万移动电话用户。同样,1992年时,德国人认为8年后自己将会有250万部手机,而5年后,他们就达到了每千人70部的水平。倒不是专家们的工作不够出色,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让自己也感到吃惊,商人们则竭尽全力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有资料载,80年代初移动电话在美国刚刚问世时,联邦通讯委员会仅允许两家公司在同一地区营业。通讯技术的进步导致联邦委员会放宽限制。现在在同一地区,可以有5家公司提供服务。所以纽约地区的老霸主大西洋贝尔一纽新电话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新近推出了200—1000分钟的免费促销活动。

新加坡,新进入这一领域的一家公司把两万部电话借给了用户,并许诺他们可以免费使用一段时间。

我国香港地区,通信管制条例取消后,开放的市场上有了4家公司,其中香港亚洲无线通信线路控股公司每月从每个用户身上获取的平均收入已比1993年下降了40%。

中国联通的介入打破了中国电信的一统天下。电信并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中国消费者已经并将继续享有竞争带来的实惠。

如果真的需要,你现在就可以去买一部手机,“大哥大”已经过时了。

世界上地价最贵的商业街编译

一年四季,纽约第五大街繁华热闹:各式橱窗琳琅满目、争奇斗妍,俊男靓女服采鲜美,一切令人目不暇接。

在蒂法尼(Tiffany)珠宝店的橱窗里,所展示的银质耳饰别出心裁地绕在一个自行车车轮放射状的钢丝上,人们在此驻足留连。在华纳兄弟艺苑商店(WarnerBros.Studiostore),各种喂鸟器正处在旺销之中。

连续3年,纽约第五大街在一项权威调查中荣居世界地价最昂贵的商业零售街榜首。在49街至57街之间,每平方英尺的年租金为575美元(每平方米6200美元),可谓寸土寸金。紧随其后的是东57街,麦迪逊大街以及东京的银座。

作出该调查的是位于曼哈顿的一家零售业经纪人事务所海希费尔德(Hirschfeld)集团。该调查显示,纽约最主要的3条商业街的租金已于去年弹回到1990年的水平。57街至69街之间的麦迪逊大街每平方英尺年租金的平均数是350美元,位于麦迪逊大街和第五大街之间的东57街平均年租金是每平方英尺500美元。

第五大街目前的年租金575美元已超过了1990年每平方英尺500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房地产经纪人和市府官员把这条大街的成功归于旅游业的增长和新商店的涌入。涌入的新商店林林总总,既有昂贵无比的佛赛丝(Versace)又有相对平民化的华纳兄弟艺苑商店和迪斯尼商店。

房地产行情看涨的另一因素是第五大街得到了整顿。特别是该市打击了非法街头小贩,并且关闭了电子商店和假古董店。而源源不断的巨大客流似乎是导致租金上涨的最大原因。有关人士估计,第五大街的年客流量不下5000万人次。

海希费尔德公司的总裁迈克·海希费尔德说,此次凋查所依据的数据来自地产主、租用者、银行家和其他经纪人。

纽约在这次调查中雄踞榜首、连占3强。旧金山的波特街和斯托克顿街也榜上有名,占第七位。美国以外前10名中还有东京的银座、日内瓦的罗纳河大街、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以及香榭丽舍大街、香港的NathanRd.和伦敦的邦德街。

过时的“大哥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