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斤斤计较精算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晓莉)
保险公司为保户服务的前提是自己也有钱可赚,一位保险推销员正在用各种数据说服顾客
这是一个25人的小型聚会,其中两人正在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一个说25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日在同一天,另一个则完全不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你要下注的话,会把宝押在谁身上呢?
某人给你1000元钱,让你掷硬币来决定是否归还这笔钱,同时允许你以某个价格,把这个机会(或者说是风险)转让给别人。你该如何作出选择,并确定价格呢?
在第一个问题里,你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第一个人身边;第二个问题,如果你很理智,善于克制欲望的话,最好的方案是给喜欢掷硬币的人500元或是更多一些钱。
这两个问题问得也许有些突兀,类似于智力测验。但事实上你并不总是在刻意地练头脑时才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在陈列着小汽车、大彩电的彩票销售点前,你是否也有过跃跃欲试的冲动?或者你现在正左右为难,不知是继续投资于绩优股,还是进行几乎没有风险、且获利甚丰的新股申购,一般来说,成功的可能性比买彩票大一些。
这些问题我们都还能应付,虽然并不是人人都做得很漂亮。还有一些问题,与前面那些有着相同的本质,可又不像算计出25人中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那样简单。它们相当复杂,以至于一般人对它们都丧失了好奇心。这就像投资于一个基金,你最多只是为了回报率而关心一下它以往的业绩,而它如何在各种赚钱的时髦玩意儿上分你的钱,这是最关键的,你却并不在意。一个可以理解的理由是,你要知道怎么赚钱,就不会付佣金给别人了。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人在买飞机票时,会例行公事地再买一份飞机意外险。很少有人计较这20元钱值不值,因为人们不习惯为自己的生命定价,更不愿可怕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保险公司里不光是推销员,还有一些人整天和一大堆数据打交道,他们的工作就是看看这20元值不值。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为保户服务的前提是自己也有钱可赚。所以任何一个险种的推出必须慎之又慎。通常这里会有一个复杂的公式,公式的一端是待定的保险价格,另一端是X、Y、Z……等等诸多的相关因素,而且它们通常也是未知的。按专业人士的观点看,所有这些因素中最核心的是事件的可能性。有了这个可能性,再乘上估计损失值,就会得出公式另一端的价格。例如,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但会造成100万元的损失,一家不赢利的保险公司会把100元作为最低保险费。因为该公司也许要负担10000份这样的保险单,也会导致它平均承担一次损失,就用尽它从最低保险费中收集来的100万元。
当然这只是对这一方法的最简单的概述,实际工作要麻烦得多。因为它必须要把一般人看来无法确定的事情确定下来。比如飞机掉下来的可能性,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翻车的可能性,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在60岁前死亡的可能性,以至于航天飞机爆炸的可能性。任何一个数据的判定都需要大量的统计资料和精确的计算。航天飞机失事的概率,不能因为“挑战者”号事件就被定得很高,因为这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保险公司在为西昌卫星设计保险时,必须要听从各种专家的意见,把庞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小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综合在一起。于是,这就要求有人坐在电脑前,与数字打交道。
这些制定投资计划或是决定保险价格的人,在国外被称作精算师。词典中对他的解释为“经过数学与统计学的训练,并以计算保险费率、储备金和股息、债息为职业的人”。他们一般在保险公司、银行、投资机构以及政府决策部门任职。
目前世界上有13个著名的精算师协会。它们各自独立,并拥有自己的资格认证考试。但是它们的考试课程设置却大同小异,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数理考核,主要有金融数学、精算数学、概率、运筹学、线性代数、线性规划、分析数学等,主要侧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核;第二部分则侧重于对经济学、法律、投资、金融、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评。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精算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数学素养,更要对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相关学科有相当的把握能力。
所以获得精算师资格绝非易事,拿下英国精算师协会的资格考试,一般需要7至12年的时间,还有相当多的人半途而废。香港一直都很注重对精算师的培养,但600万人口中,直到1993年也才有不足100人获得精算师资格。
在国外,精算师一般都身居要职,报酬丰厚。就是在香港,主管级的精算师月薪也可达10万港币,这还不包括在住房、交通上的特殊待遇。从人才的稀缺性来讲,高薪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精算师是一个很可以引以为自豪的职业。
我国目前有相当一批人在从事相应的工作,但他们并不像律师、会计师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称谓,他们在介绍自己的职业时总不能一下子就让人理解。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精算处副处长张明明介绍说,他这个处是在1992年成立的,而精算部的设置则是去年年初的事。在此之前,他们的工作是由年金(一种人身保险术语)处完成的。
张处长说,我国的精算工作起步晚,理论认识水平低,但目前更突出的问题,则是精算人才的缺乏。1987年北京精算师协会与南开大学合作,开了精算师研究生班,6年后,英国精算师协会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合作培养精算师硕士级人材,除此之外,就只有湖南财大一家在大学本科设置了精算专业。由于数学素养的欠缺,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精算师的工作,而数理专业的毕业生却发现很难找到发挥自己特长又令人羡慕的职业。
目前,精算师对相当多的人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但业内人士却已经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许多人在申请北美或英国协会会员资格,一些人已获得了准精算师资格。张处长预计两三年内,我国会产生第一个拥有正牌资格的精算师。从市场对这一人才的需求来看,精算师也必将被人们认识了解,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就像律师、会计师以及工商管理硕士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一样,成为一个热门职业。 保险公司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