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装进防弹玻璃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皮昊)
电子化管理的广安支行
今年年初,随着北京市城市合作银行广安支行迁入位于广安门立交桥南侧的新址,该行新的综合安全系统开始启用。据提供安全系统的西科姆(SECON)公司声称,这套系统是目前亚洲除日本外规模最大、最完善的银行保卫系统。
当记者来到广安支行时,初进430平方米的营业大厅,两名保安站立在门侧,五六位客户正办理业务,一切似乎与别的银行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营业柜台上立着的玻璃屏显得有些特殊:一米多高,直连天花板,将营业室和大厅完全隔成两半,顾客与营业员传递钱物和票据都通过柜台上的凹槽;而客户若与营业员交谈,只能使用柜台上摆放的麦克风。此情此景,不由让人联想起监狱里犯人探狱的情形。据了解,以前银行柜台多是安装铁或铝合金栅栏,此次广安支行装上的是防弹玻璃,目的在于防止柜台与外界空档过大,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绕到支行后门,是一个小小的传达室,墙上安装了电子设备控制后门的开启,而进入营业室的门也有电子锁,任何人进入都必须知道密码。据传媒报道,在这个银行里,营业室的空间是绝对封闭的,就是营业员也必须上班来、下班走,绝对不能滞留营业室中。该行营业员连上厕所也要按密码锁,如果忘了密码那就无论如何也进不了营业室。银行方面当时介绍说,现在许多银行是前门紧、后门松,而各种事件往往发生在不紧的后门,这次引进的设备更多制约了银行的内部。银行内部实行了分区防卫,每个区域有专门的密码锁,必须使用专门卡片才能打开。如果有人强行进入,报警中心马上就会有反应。银行内部防卫系统还包括在营业室每个营业员桌子上都有一个摄像头,可以清楚记录下钱的号码。与此同时,广安支行的铁门、灯光、空调也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到点开关,如果到了关门时间,还有客户停留,银行会广播通知,直至顾客离开才会放下铁门。
在社会治安不太好的今天,银行系统电子化最大限度上保障了银行的安全。但另一方面,充满“电子味道”的银行对老百姓来说,也会带来一种不适。家住北京达官营的一位中年顾客说:“明明近在眼前,可还得用麦克风才能说话,是不大舒服,也许慢慢习惯。银行这样做,当然有他们的道理,现在抢银行的事常听说,前不久不是才逮了个叫鹿宪州的么?其实甭说银行,咱家不也一样。原来就一木门,如今又是院里的大门,又是楼道的铁门。”他的话道出了一种生存状态。
也许,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动荡的时代,昔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潜伏着太多危机,人们迫切需要用新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就拿以银行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交换体系来说,交换手段日益符号化、电子化之中,或多或少包含了对安全的依赖。无庸讳言,追求安全感是出于人类的本能。在原始的交换手段——实物交换中,最直接体现了人与人的感情交流,但其危险性也最高。货币交换代替了实物交换,交换双方仍要见面。而现在以电子信息为载体的符号交换更安全可靠的同时,也在改变交换中的感情成份。
前几年,日本一家电子公司曾在世界范围的青少年内征集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印度的一名小学生获得大奖。画面上,两个孩子身穿太空服一样的装束并列而立,帽子上伸出天线,全身处于电子屏壁之中。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需要交流的时候,我们已经无需语言,更不必用手势或表情,哪怕相隔咫尺,也需借助媒介。在一个技术主导一切的时代,最大胆的想象都有可能变为现实。
就在今天,当我们坐在电脑前与一个不知姓名、也不会谋面的人津津乐道于某一话题时,我不知道大家交流的是信息还是别的什么? 银行防弹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