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是人的实验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何西风)
对普通人来说,现代高科技实验室在揭示“自然之谜”的同时,又制造着许多新“秘密”。比如,在一块方寸之间的电脑芯片上,居然可以嵌入数百万个晶体管!在正在研制的“弹道晶体管”中,晶体管的一次开关时间将减少到1秒的1/1000000000000000!当这些高科技产品进入人的生活时,人们似乎觉得我们离神话并不遥远,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和产品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
在我们的印象中,以往的实验产品都是“物”,它们与人自身似乎没什么关系。即使人工智能专家研制出与人的智能十分相近的“机器人”,它仍然是人的代理者或代用品。然而,“克隆羊”突破了这个界限,使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遗传学家的实验室了,现在似乎真的到了“人是人的实验品”的时代!
生命的良种站还是潘多拉的盒子?
有趣的是,随着各种克隆动物的问世,各种媒体也在不断“克隆着”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两种不同反应。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副教授黛安娜·巴特尔斯说:“伦理学家们多年来一直问:‘如果出现克隆人,将会出现什么后果?’科学家们却总是说:‘不必为此担心。’”
确实,近来新闻界一再以“你是一个克隆人?”这样的标题来暗示这项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前景,当法国农业部长警告将来可能在市场上看到许多6条腿的“克隆鸡”时,哲学家们则问道:如果有一天从实验室中跑出一个背上长着双翅的人,我们是否还可能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总之,在大众舆论看来,生物工程实验室显然是潘多拉的盒子。难怪当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听到杰里·豪关于人体胚胎复制的消息时会打电话说:“这个消息令人毛骨悚然!”
相比之下,对科技进步情有独钟的科学家特别是生物学家则持有另外的看法。中科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杜淼研究员说:“撇开伦理方面的后果不说,‘克隆人’可能做到。至于它(带来)的后果,我觉得,科学的发展应该离造福人类越来越近。”
对这个问题,还是暨南大学的林剑教授说得更透彻:“科技进步是双刃剑,就像我们一面充分地利用着核电厂的电,一面受着原子弹的威胁一样。”就克隆技术而言,当科学家论证它可以在细胞水平上攻克一些人体顽症、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他们当然也深知,一旦把这种技术运用于生物武器制造,那么实验室中的25克大肠杆菌就可以毁灭一个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良种站同时可能是潘多拉的盒子。
极乐境界:一边是幸福,一边是……
在科学家为克隆技术进行辩护的言论中,我们一再听说“进步”这个词。问题在于,科技进步是否天然地等同于人类幸福?科学家在把自然界和人都当做实验品和产品时,是否能保证这种实验和生产都受到人类“善良意志”的控制?这正是大多数科学家避而不谈的问题,正是人类最没有把握的地方,也正是所谓伦理学家和科学家的根本冲突点。
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中性的,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强大后果决不是中性的,它直接决定着当代人类命运的吉凶休咎。在当代社会中,强大的商业动机、激烈的政治或文化对抗、日益增多的恐怖主义,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使现代科技成为魔鬼的手段。卡辛斯基在邮寄了15颗炸弹之后宣称,人类应当利用自己掌握的现代技术成果来毁灭现代工业文明。他的一个理由便是,既然科学家可以因为“人是有缺陷的有机体”而发展生命复制技术,那么像他那样的“革命者”也可以因为当代社会的缺陷而消灭当代社会。
恐怖分子大多是一些破坏狂,然而麻烦的是,某些作为人类良知化身的科学家在某种情形下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笔者曾读到一个新闻记者对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采访。奥氏坦率地承认,正是他们这些人在二战末期为美国轰炸广岛提供了技术论证。作为技术专家,他为这一行为感到严重的“道义上的不安”。他最后说:“我们物理学家长期以来就生活在这种精神分裂中,……我们科学家这几年已经接近狂妄,我们已经认识到罪恶了。”
崇拜科学的人歌颂高科技的发展,怀疑论者批判高科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科技的加速度发展是别无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命运已经成为科技社会的最终实验品!中国佛教中有“极乐”之说,在那里,人们离至福最近,也离死亡最近。同样,当人类期待着在科技发展能够给他带来巨大幸福时,他同时会面对那个不断增长的未知数。这或许就是人类境况的辩证法,也是智慧人类无法参透的最后一个谜底。 生物技术